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问答分类: 育儿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0
星座屋 管理员提问 3 年之前

关于孩子的教育,是放养呢?还是严厉的鸡娃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时代,一切都是多元化,我们对于下一代该如何教育呢?如果像我这们出生的年代一样放养,孩子必定无法赶上同龄人;如果各种辅导班加兴趣班加鸡娃,孩子又没有童年。所以,我们到底该如何呢?

10 回复
0
宁老师说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我是宁老师,我来分享这个问题 :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于孩子来说。都不是管理者,而是引路人。

如果家长和老师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引路人。带起孩子来,就会顺畅很多。

1,摆正位置最为重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经常发生问题,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家长或者老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因为我对你是管理者。

在前边的问答中,我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再小的孩子他也是独立的个体,他是有个性的,有自尊心的,而人的本能是不愿意受别人的管束。所以,当你以管理者的身份去约束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抵触。矛盾就自然产生了。

2,既是父母,又是孩子的引路人 。

作为父母,只不过是比孩子年长一些,其他地方,没有什么更优越的。你比他多读了一些年的书,你比他更有生活阅历,凭这些你就要去管他吗?不行的,凭这些你可以用你的阅历和你的知识去引导他,走你认为正确的道路。

就比如说我们常提的,孩子不叫人这件事情,如果你强迫他,孩子是有可能服从你的,叫他叫人他就叫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很有个性的孩子,他认为你让我叫我偏不叫,出现逆反。

如果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你去引导他,比如说,他今天叫人了,对方很可能就会夸她,宝宝真乖,那这个时候你可以顺着对方的话,去引导他,你看,因为你叫了这个阿姨了,所以阿姨很开心,他在夸你乖,是不是很好啊?宝宝受到这个鼓励,心里也会很高兴,因为有了这个正向的鼓励,他会继续做下去,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引导,这样做你的引导就是成功的。

比如今天,宝宝感冒了,但是他一向吃药很费劲。就给他讲,你不吃药。就会继续生病,严重了以后就要去医院,而现在医院的病毒很多,有可能你在医院会感染病毒回来.把这个引导做好了,t他很顺畅的,就把药吃完了。

所以。引导就好像,你开了一条渠,让水顺着渠道很自然的流向你的田地。一切都会很轻松,很自然。比起管教顺畅得多。

我是宁老师,专注幼儿和青少年教育,欢迎关注我。

0
高广银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5月9日母亲节,我遇到一位奇葩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没有送她礼物,她非常生气,我问孩子多大了?8岁!我听完之后惊呆了。想想这位母亲的孩子肯定是“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听话,然而生在这样的家庭,孩子真的快乐吗?

会遗传的“操纵孩子”

在很多家庭当中,孩子看上去非常懂事,但是这些孩子其实是被强势的父母给操纵着,他们通常会替孩子做决定,而孩子呢?逆来顺受,看上去非常乖巧听话,时常被夸赞为“孩子中的标杆”。

这些被父母操纵的孩子,看上去非常乖巧,其实会留下严重的家庭创伤,有些童年被创伤的阴影甚至会伴随终身。这些家长虽然长大成人,其实是他们非常依赖孩子,需要孩子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在孩子身上,他们能够获得成就感,会获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的欲望。

很多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幼儿时期,有很多愿望没有满足,比如学一门钢琴,成为班级第一等等。他们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孩子没有达到预期设想,他们则会把伴侣和孩子当做情绪的宣泄口。

之前有个朋友是机关单位的,常年因为排挤而没有升职的机会,可是他却把这个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讨好班主任,一定要当上班长,在此过程中不断灌输“当官”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当官的好处等等。

这些孩子在这种隐形暴力的影响下,会将这些遭受到的攻击,潜移默化影响到下一代。比如我上面介绍朋友家的孩子,一开口就有一股“官味”,时常被其他父母夸赞为“小大人”。很显然,这种“小大人”十分不讨同龄人的喜欢。

为何要操纵孩子?

如果观察周围,你会发现有很多穿着成人衣服的孩子,提臀、收腰,甚至低胸性感的衣服也会出现在他们身上。很显然,这些家长买的并不是孩子需要的东西,她们所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

有些还夸自己很民主,逢人便说:“我家都是让孩子自己选的”,可是当孩子的选择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时候,母亲便会摆出家长姿态“乖,听话,这个对小朋友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父母在小的时候,选择权常常被父母剥夺,因此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欲望,以弥补童年缺失的掌控感。

而处于弱势的孩子,此时却要对父母进行妥协,孩子不再是孩子,反而父母成为那个需要安慰的孩子,而孩子们则要照顾家长的情绪,亲子角色颠倒。

孩子因为身处弱势,像是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具,玩具不会提出任何要求,家长们可以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他们身上,根本不必担心玩偶们提出反抗。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被关爱,被倾听,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年龄大大的延后。而当他们心理年龄不够成熟,却成为他人父母,此时他们则需要在孩子身上要找到童年时期的缺憾,从而导致亲子角色的颠倒。

亲子角色颠倒有三大特征:

首先,这些父母通常欺软怕硬。生活中他们很难与他人平等相处,不是被别人欺负就是欺负他人。我们通常在办公室里看到,那些谄媚上级的同事,通常会欺压下级,或者回家后,对家人发火,把在上级那里积压的情绪,宣泄到下级或者孩子身上。

我曾经遇到一位母亲,在与孩子发生争执之后,坐在一边生闷气,在等待着一旁女儿过来哄她,似乎多年养成的习惯,这位10岁不到的女儿也非常懂事,来到母亲旁边,主动认错,而这位母亲显然成为被惯坏的孩子,依旧生着闷气。

而当这位孩子的父亲过来的时候,这位母亲又表现出小鸟依人的形象,企图讨丈夫的欢心,这种形象的反差就是心理代偿,通过“欺软怕硬”获得心理代偿。

其次,亲子关系颠倒是因为这些家长总喜欢和他人比较,他们极度关注社会地位、金钱、权力。

我有个远房亲戚,人们总夸他家孩子神童,因为刚3岁的孩子居然认识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甚至是那些非常少见的豪车也不在话下。孩子的母亲一直说没有教过孩子,可是我有一次与他们同行的时候,发现妻子总是抱怨自己家房子太小,车不好,之后就开始羡慕旁边的汽车。

这种对金钱与地位的过度追求,也是源于对过去缺失的补偿。在《人民的名义》当中侯勇饰演的赵德汉,作为一个处长贪污近亿元,然而其所受贿的所有金钱分文未动,都藏在自家柜子里,他给出的理由是,小时候穷怕了。

如果手里没有赵德汉这种权力怎么办?那就需要在孩子身上找到满足,把自己家的孩子当做“奴才”来使唤,亦或者给自己家孩子穿得异常奢华,一身的假名牌,希望在孩子身上找到社会地位的提高。

第三种是牺牲孩子的未来,以此来成全所谓家庭幸福的假象。

这种现象在高考当中非常常见,家长通常害怕离开孩子,而让孩子选择离家近的学校,亦或者当孩子要离开家很远地方工作的时候,家人也要随同而去,看似为了照顾孩子,实则离不开对孩子的依恋。

这些家庭的父母,如果离开了孩子,生活会失去重心,特别是缺少情绪释放的缺口。在电影《万箭穿心》当中,李宝莉总是抱怨丈夫的各种不是,当丈夫离开之后,她把这种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以至于母子决裂。

这些长不大的父母,之所以把所有的欲望都映射到孩子身上,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一种心理代偿,希望在过去的缺失当中,找到某种平衡。

亲子关系颠倒的危害

无论是对孩子不闻不问,还是对孩子过度干涉,都不是很好的亲子关系。在《万箭穿心》当中,儿子小宝在母亲过度“爱护”下,结果认为已经不在的父亲是最好的父亲。而有些家庭当中,尽管母亲对孩子无休止的虐待,他们依然相信妈妈是爱他的。但是他们却深深陷入自我矛盾当中,因为他们一边承受着父母情绪的宣泄,又要相信他们的爱是真诚的。

这些孩子在童年的时候,虽然承担着情绪的“垃圾桶”,通常都比较乖巧,因为迫不得已。他们会看父母的脸色行动,负责听取父母的抱怨,忍受父母毫无征兆地责骂。最为可怕的是,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孩子就是宣泄口。过去农村有句口头禅,下雨天,闲着也是闲着,不行就打孩子玩,其实这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心理。

这些好孩子,需要不停地看父母的眼色,负责听取父母的抱怨,忍受着毫无征兆的责骂,为了让父母高兴,通常都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用谎言取悦父母。比如明明很讨厌这款衣服,却违心地说很好看,很喜欢。

这样的孩子即便长大成人,也会经受不住他人的威胁,只要别人比自己强势,他们就会马上抛弃自己的情感,附和他人的想法。我们在生活当中,只有直率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感情才不会被压抑,才不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很多时候,一群孩子在排挤一个孩子,不明真相的会觉得是这个孩子有问题。可是这种被排挤的情绪如果一直被累积,不知不觉当中会积攒成一个庞然大物,一旦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的时候,就会成为社会当中“麻烦人”。

如果说无父无母是一个零状态,那么亲子关系颠倒就是一种负状态,这些孩子在家庭当中不但没有受到鼓励,还需要鼓励父母,在最应该被滋养的年纪里,却要抽干自己。在这种亲子关系颠倒的家庭当中,孩子成为最大的牺牲品。

总结

在亲子教育当中,人们常常把对孩子的依赖当做一种爱,殊不知这种爱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灵痛苦,而且这种痛苦会代代相传。最可怕的是,这些父母并不知情,意识不到自己在虐待孩子,孩子呢?错误地认为这是父母的爱。

每个人都在成长,即使已经成为人父人母,也需要不断成长。当我们遇到这种亲子关系颠倒,要正视它,不要粉饰它,不要包装在对孩子的爱当中。同时作为父母,我们也要克服这种亲子关系颠倒,不要把这种潜移默化的情绪传递到下一代身上。

0
小兀9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他良好习惯和有关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家长从以下几点做起,给孩子最正确的教育。

1、基本的礼仪教育

现在的孩子未来要面对的将是一个比现在更广阔、更文明的社会。教养就是细节,从基本的社会规则到待人接物的礼仪,都需要慢慢教给孩子,浸透在日常的一点一滴。

遵守公共秩序,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见人礼貌问候,尽量不给他人带来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家长也要在每一次的具体生活情境中给孩子做好榜样,用提醒、叮嘱等方式加以引导。

2、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边界

亲密的爱人、朋友之间尚且需要一定的界限感,更何况是普通人。从小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边界,培养小孩的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体现的是良好的素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拿,肢体接触先征求对方意见,不挤不抢、文明排队,做事不要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学会体谅他人和谦让。

3、教孩子管理情绪

一个有教养的人,才不会不分时间场合地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耐心、平和、懂得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仅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也是一种日后能更好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孩子管理情绪,也是一种情商教育。由于孩子年龄小,当生气、沮丧或是情绪比较激动时不懂得如何表达和发泄自己的感受,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积极指导。

当孩子通过哭闹、撒泼打滚等方式表达情绪时,家长不要立刻去哄,等他闹够了乖乖听话了再去抚慰和听听他的心声,传达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有什么事就好好说出来,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

4、家长以身作则和不纵容孩子

生活中孩子犯错了或是某些行为不妥,大人常常会以“他还是个孩子”“也挺有意思的”为借口给孩子开脱,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

再小的孩子,也要教给他正确的是非观。只有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错误的行为,如果大人不及时制止,孩子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地胡闹下去,最终甚至会酿成大祸。

我相信,你的孩子即使不成为精英,也能成为令你骄傲的人,因为你给了他正确的教育。

0
龙猫漫剪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很重要,不要想着早早的就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动画片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但是给孩子看动画片时间要严格控制,做好计划。游乐场里面的淘气堡也是不错的,能很好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

0
帛语玉言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我认为教育一定要有初心,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跟风。简单说一下:

首先,自己的孩子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这个道理不言而喻。

其次,自己的孩子要健康快乐。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孩子哪里还有时间锻炼身体,并且会压力重重,何谈健康。孩子在学校学习一周,周末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又何谈快乐。纵观那些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原因几乎都与辅导班没有什么关系,优秀的孩子大多也不去辅导班。去辅导班的孩子,去之前和去之后的学习成绩也几乎没有什么提高。道理很简单,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难道就不听辅导班老师的话?辅导班老师是专业还是自己的老师更专业呢?孩子优秀与否,不是上辅导班的多少,而是从小养成了怎样的学习习惯。

再次,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重要。这样,孩子将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冷静处理。

0
小牛仔的奶奶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教育孩子没有刻板的模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孩子出生,就有一句如雷贯耳的话: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句话指的是早期教育很重要,而且这个教育只能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这个好象是韦钰院士说的,也是我最近通过学习李玖瑾教授的课程中得到印证。

现在普遍争论的问题是,教育孩子是应试教育重要还是素质教育重要?其实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不是二元对立的。当我们无法与教育体制作对时,当然你可以换一个教育体制,但即便这样,谁也不能脱离这个仍然具有丛林属性的现实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认为最好的方法

一)家长的责任

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二者底层相通的部分。这时学生的深度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第一责任人是父母家庭,而非学校、培训机构;家长要乐于做“园丁型”父母,爱孩子,给孩子提供阳光、雨露,让孩子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二)发掘孩子的天赋

其中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掘孩子的天赋,天赋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冲动”与追根寻源的“好奇心”,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环境身上,创造一个丰富的、变化的、多样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在这种环境中很多奇迹都可以发生!

三)扬长避短,不是取长补短噢!

我举例儿子,他的文科特别好,尤其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的理科却很差。这件事从他上学开始,一直困扰着我,就是总也找不出能让他提高 数 理 化 分数的方法。家教也请了,包括上大课的,也包括一对一的都给他请了。上大课,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用的。一对一也收效甚微。

所以我想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思路,那就是扬长避短。他的特点就是做作业很细致和很沉稳的,以前因为我叮嘱他做好以后,再检查一遍,但是这个提醒很不好,反倒因为检查了以后,把正确的修改成错误了,所以他一直要埋怨我。后来我就改变了方法,跟他说,相信你的直觉!做完了不要检查。现在他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

四)用爱贯穿教育

讲个盲人姑娘海伦 凯勒的故事。她的老师叫安妮,她告诉海伦 凯勒:你不能摸到云,但你会感觉到雨;同样,你不能摸到“爱”,但是你知道温暖的情感可以灌注到每一样东西中去。没有爱你就没有欢乐。可以说是安妮用爱造就了海伦。

最终如果父母接纳自己的孩子,不管是长成一颗松柏、一朵玫瑰、还是一株雏菊,孩子也同样接纳自己,那么教育就是成功的,这就是敎育孩子的好方法。

0
清水行业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最喜欢的,又是孩子最愿意接受去学的!就是最好的!

0
一叶之所如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失败的案例和几个成功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先列举三个失败案例

案例1

父母都是智力正常的人,和人相处也很和谐,而孩子却是相当愚笨,在学校是典型的差生,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自卑和同学相处困难。考察其家庭背景,虎妈当家,妇唱父随。对待孩子严厉,这一点家长态度是一致的。当母亲呵斥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不让吃饭时,父亲则是坚决的执行者。孩子基本上感受不到父爱母爱。

分析:孩子不是器物也不是动物,心灵需要爱来滋养。

案例2

母亲不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也不相信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孩子读小学初中基本上步步跟随,读高中租房陪读。不仅如此,还自备黑板,跟着孩子同步学习,从小学到高中天天坚持检查作业,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有错题,除了严厉训斥之外,还要给孩子讲解正确答案。这样造成孩子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

分析:学会放手,相信孩子,既解放了孩子又解放了自己

案例3

家长总是唠叨,埋怨孩子没有出息,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作业做好了还责怪字迹不工整,错题多,没有别人家孩子做得快;考试成绩出来了,责怪孩子名次落后,即使是班上第一名还要责怪不是全校第一名;要求孩子收拾书房后,责怪书房不整齐,速度慢。结果是孩子高考后填报西藏某大学读书。

分析:想让自己孩子差你就天天唠叨埋怨吧,拿自己孩子与别家孩子做对比吧。

以下列举三个成功的案例

案例1

父母几乎是文盲,从事的职业是杀猪和卖猪肉,由于职业的原因,总是早起,孩子的起床凭闹钟,早饭完全靠自己买,学习完全靠自觉。中午放学后孩子就到父母肉案那接受父母背书检查,英语科目对父母来说意味着天书,只要背诵不流畅那个切肉刀就会在肉案上啪啪作响;当然考试出类拔萃,就会把没有卖出的剩肉用来犒劳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英语检查一直坚持到高中,结果这个孩子高考考进名牌大学。

分析:严厉但不打击,爱要把握温度,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案例2

这是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父母没有回来几次,那时也没有微信,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作业靠自觉,生活从小就靠自理,成绩好坏没有人过问关心,亲戚对她也很冷漠,学校放假了,大半是呆在学校不回去。后来这个孩子考上211,一路本科研究生,企业主管。

分析:这名孩子的成功就在于没有人过多关注,自然成长。

案例3

这是一名资质一般的孩子的成长经历,小学初中成绩总是落于人后,家长顺其自然选择了技术学校学习模具设计,由于文化跟不上,草草毕业打工,干过多种行业,机械制造,汽车销售,汽车修理,建筑,回家搞养殖,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现在就业于某医疗器械销售部门,已经成为部门经理,月薪也是多少万。

分析:多历练就是最好的学习。

我们要承认人才的多样性,承认了人才的多样性就看到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对孩子教育不能只是盯着分数,而应该因材施教。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远大于考试的分数。

0
素素56792842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谢谢先生邀请!家庭教育的重点就是四兄弟:扶正祛邪。

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邪恶,家长在教育小孩子之前,首先要自身品行端正,小孩子是爸爸妈妈生的,但是小孩子的小脑袋里想什么确属于自己,小孩子是一个完完全全独立的个体,家长身不正是教育不出好孩子的,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打个比方,家长要工作、养家,工作接触人解决问题,自身的情绪问题严重,回家面对小孩子的时候,就会带着自己的情绪,情绪化的家长就失去了耐心,对小孩子敷衍、盲目许空愿、训斥、打骂,加上家长自身懒惰、不修边幅、自以为是主观臆断,试想,这样的家长能做到以身作则吗?小孩子能听话都不错了。

想正确教育小孩子,就得家长先把自身毛病看清楚,才能避免家长身上的臭毛病代际传染,家长严格要求自己,小孩子从小就能从家长身上潜移默化的学到学校学不到的,有易的能量。

家长做的好,能做到以身作则,小孩子就会尊重自己的父母,小孩子犯错家长帮助扶正,娃儿会很快认知到自己的错误,改错的也快。

即便家长的知识面不足,也不影响小孩子尊重自己的父母,父母在面对小孩子,请放下家长的架子,不要给自己的娃儿当领导,家是聚集感情的地方,家里不是官场更不是小社会,家里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温度高,小孩子就会感受到温暖,听话懂得尊重父母的小孩子,是不会忤逆不孝,学习自然用心。谢谢!祝健康平安!

0
南山刘向雄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正确的教育没有,只有适宜的教育。

孩子一出生就有着独特的智商,有着未来天赋的基础,这种独特性若是没得到认识和认可,总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其实并不认识和了解孩子。

孩子出生后的家庭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是伴随一生的潜意识,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显现。“三岁看老”,不是看孩子的表现,而是表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大致随着各个学段的分布来体现,不同的阶段就应当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从命令式到商量式,再到尊重式,家长的角色也应当要不断变化。

能认识自己孩子,特别是孩子的天赋所在,并进行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这才是正确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