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喜欢说“不”,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问答分类: 育儿孩子老是喜欢说“不”,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10 回复
0
心想事成4139650515328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在现是生活中,小孩子见是广。比方说父母平时叫孩子帮忙干活,一般还是挺高兴的。只是在有些事情上,叫到小孩子确实会反对的。不行就是不行?所以说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要有表达的看法,会提出它的意见来。我认为还是很正常!父母有时也要听从,我们会尊重的。

0
找心理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喜欢说“不”,应该还是比较年幼的小朋友。一般在孩子2-3岁的阶段是最喜欢说“不”的时候,可能家长给的正是自己需要的,他也会习惯性的唱反调就是要说“不”。面对孩子总是说“不”,家长要怎么办呢?

1、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2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自我”存在感,会主动、经常的反抗父母,通过说“不”的方式告诉父母我要自己做主;

2、给孩子选择权,让他自己决定。不要强制要求,“权威式”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

3、通过模仿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达成家长的要求。比如在吃饭时,孩子不愿意吃,很多家长会配合行动,假装要将孩子的饭给其他人吃或假装饭勺是火车,孩子的嘴巴是隧道,通过火车进隧道的游戏方式让孩子老实吃饭;

4、家长特别是经常陪在孩子身边的照顾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要在孩子面前总是说“不”,这也会让孩子对其的言辞进行模仿,经常说“不”。

欢迎转发、收藏或点击@找心理 进行关注,每天接受心理学,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0
小鸿儿妈妈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宝宝的出生让一个家庭增添了很多色彩,让一个家庭变得更加完整了,而且一家人的都会围着宝宝一个人转,但是随着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有些成长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因为孩子慢慢地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不会再继续听从父母的指导了,这个时期,不论家长说什么话,孩子都是有些排斥的,那么面对这个越来越“不听话”的小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这个时期并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正常经历的。之前有一个读者留言说他们家的孩子叛逆的非常厉害,结果被夫妻俩打了一顿,他们本以为用武力手段可以暂时管控住自己的孩子,但是没想到孩子越来越叛逆了,那么父母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1. 告诉孩子一直拒绝的后果。

如果孩子一直拒绝,那么千万不要一开始就采取强硬的手段,而是应该用语言警告他们这么做的后果,当告知了孩子后果之后,可以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这样不会让孩子感到威胁的感觉,也会保持双方的理智。

2. 告诉孩子不试试怎么知道。

如果父母在要求孩子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遭到了孩子强烈的反抗,那么父母就应该先好好鼓励一下孩子,先让他们尝试行动,行动之后可能会有奖励给他们,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不会那么重了,总之,对待叛逆的孩子一定要鼓励为主。

3. 让孩子体验做事的成就感

其实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还有一个心理,就是渴望引起家长的关注,更渴望可以获得家长的鼓励。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引导孩子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完成了一些事情,那么他们自己本身就有成就感,如果父母这个时候再多加鼓励的话,那孩子们的自信心会大增的。

孩子的成长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他们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于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判断,可能不会再和父母共同交流,其实这是每个孩子必须要经历的过程。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指明灯,一定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孩子遇到成长问题的时候多加鼓励和指引,才能让孩子度过属于他们的叛逆期。

0
九石讲故事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我是皮妹爸爸,一个80后奶爸。孩子总说“不”,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解决:

任何沟通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我们首先必须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表达自己立场和意愿的权利。孩子的表达权,应该得到家长的充分尊重。

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很乐意接受,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们内心会充满排斥,甚至直接拒绝服从。孩子也一样,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有权利拒绝。而且孩子的表达方式很直接,直接说“不”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如果一个孩子,对什么事情都说“不”,我们就必须找出和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我认为可能存在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模仿父母的表达方式。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他们首先模仿的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的行为。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总是不分黑白地直接拒绝,这可能就会引起孩子的效仿,因此父母说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不”。

第二,对事情认识模糊。

当然,孩子总是说“不”,也可能他对事情的认识不够清晰,他分不清好坏对错,因此一概说“不”。

第三,表达能力欠缺,表达方式单一。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表达能力欠缺,不会其他的表达方式,所以任何事情都通过简单的说“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如果孩子总是说“不”,父母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分析分析,然后对症下药。如果孩子说不,并不影响他的成长或者不会带来什么沟通障碍,父母可以不必太过于紧张。但如果这种表达方式已经影响到亲子之间的沟通和孩子的人际交往,就要及时纠正。

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充分沟通,了解孩子说“不”背后的原因,进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认识事物,并建立正确的表达方式。而且,父母更要反省自身,是不是自己的表达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总之,作为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尊重孩子,努力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及和谐的亲子关系。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如果你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
阳光下的小团团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总是说“不”,家长的处理方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判断能力作出相应的调整。


01 5岁前的孩子喜欢说“不”

宝宝1岁以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更希望有自主选择性,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还不会说“不”,也会通过行为和家长唱反调。这是孩子心理成长的毕竟阶段。即所谓的第一个叛逆期。

这个时期,是帮助孩子发展判断力和培养其独立能力的好时机。因此,在这个阶段,父母只需注意方式,正确引导孩子即可。

怎样帮助孩子更好的度过第一个叛逆期?

☆ 转变自己的心态

一些家长在孩子唱反调的时候,总是说“孩子不乖,不听话”。我比较反对这种说法。孩子“乖”或者“不乖”并没有一个完全适用的判断标准。说孩子不乖,其实只是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期望,做到“不吵不闹,不反抗,不拒绝我们给他们制定的规定”。可是,这种情况下的“乖孩子”,真的是对孩子好吗?有一个词需要家长重视“讨好型人格”。

因此,在孩子成长到第一个叛逆期时,家长需要先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不要想着孩子太任性,不听话,而是要告诉自己“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然后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流。

☆理解尊重孩子

不要强制干涉孩子的行动,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必须怎样,不能怎样。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者人多的时候。请维护孩子的自尊,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

☆满足孩子想独立处理事情的要求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饭,穿衣,洗漱。可以允许让他们自己尝试,为孩子提供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即使会做得一团糟。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和鼓励。

☆言而有信并坚持原则

切忌用空头支票欺骗孩子。和孩子谈条件时,不能为了一时之快而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久而久之会消磨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信任度,反而让孩子更加不听话。

同时,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孩子闹的再厉害,也不能答应。孩子是天生的谈判高手,有第一次妥协,今后能难教育。久而久之,会养成孩子刁蛮任性的性格。

02 已经有判断能力的孩子说“不”

对于已经有思考能力,可以做出理性选择的孩子,经常说不,多数情况是因为父母对其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过于干涉,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其实,越是重大的决策,父母越应用建议的方式,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建议。做到真正平等的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独揽大权,强制建议,更不能直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尊重自己的想法时,才会愿意接受父母的引导,不叛逆的对任何父母给出的建议说“不”。

那么,怎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

☆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先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和事情的经过,与孩子做高效的亲子沟通。换位思考,真正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认为“你年龄还小,懂什么是对的错的”。

☆真正的尊重孩子

虽然大家都说要尊重孩子,但实际生活中,一旦遇到事情,很多父母都会以“你还小,我是为你好”为说辞,强制为孩子做决定。这样会让孩子对父母的做法产生抱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后,给孩子提出建议,并把自由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久而久之,在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孩子才更愿意征求父母的引导,多加考虑父母的建议。

写在最后

不论孩子在任何年龄段,防止孩子叛逆的说“不”的首要一条,都是“真正的尊重孩子”。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0
Ainee妈咪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孩子的降生让原本两个人的小家变成了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一家子的情绪都被这可爱的小家伙所牵引着。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一些问题也随着而来,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到了自己人生中的叛逆期,就慢慢对家长没有那么的“唯命是从”了。

不管家长给什么建议,孩子都是排斥的,都会和父母说不!面对越来越有主见的小家伙,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开始表现的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了。

那么当家长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去正确的应对呢?既不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还能给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呢?那么今天在这里小编就要就着这个问题和各位处于孩子教育烦恼中的各位家长好好地聊一聊,分析一下其中的关键所在,希望可以对各位家长日后的教育起到些作用。

其实这是孩子叛逆期的到来!

当孩子有了自主的意识,开始对家长进行反抗斗争时,对家长的建议说不时,其实这是孩子进入了叛逆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似乎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逆鳞,有些烦躁而不服于管教,有些自我为中心的感觉,想要放飞自己。

但是各位家长不用担心,这是孩子一定会经过的阶段,这说明孩子开始长大了,有了独立思考做决定的意识了。父母这时只要注意对孩子的成长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就好了。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1. 试着换位思考

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引起自己的躁动和不安,有些事情未能顺着他的心意而发展,孩子会表现出情绪低落,脾气难以自控的局面,这时的父母不要没了耐性,急于责骂孩子,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整个问题。

多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多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释放不良的情绪,及时给孩子解压,要耐心平和的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积极地对面对困难,从而寻求最为合适的解决办法。

2. 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孩子叛逆期的这个阶段,父母绝不能强制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或者在孩子做错事情之后不分青红皂白直接给孩子一顿臭骂,甚至打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叛逆,对父母的教育更加的难以接受。

这时的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和决定,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让孩子放心大胆的去做,这样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了,对父母的意见才能往心里去,不排斥。有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孩子才能成长的更好。

3. 多和孩子沟通

沟通才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纽带,孩子虽然小,但是小心思小脑筋小想法也不比成年人少,但是有的时候由于孩子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倾诉伙伴,导致孩子一直压抑在心里,从而引发成长中的问题。

这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多花些时间去陪伴孩子,陪孩子做些课外游戏,或者出去走走,多花些时间和心思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才愿意打开心灵的大门和父母说些真心的话,包括自己面临的问题和成长中的烦恼,父母才能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

4. 处理好自己的心态

孩子在叛逆期情绪不稳定,时常会给父母制造出一些麻烦,顶撞父母,这个时候父母也容易被孩子搞得情绪难以自控,容易对孩子发火,更严重的还会对孩子实施家庭的暴力。那么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足够的包容心和耐心。

如果实在没忍住情绪,对孩子发了脾气,那么在事后也一定要和孩子好好地聊一聊自己为什么发了脾气,孩子哪里做错了,并且向孩子保证自己再也不会冲他乱发脾气,但是孩子也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5. 不要强行限制孩子

孩子在经历成长中的叛逆时期时,他学会了对自己家长说“不”,这不仅是在做独立自主的抗争,也是在对自己不断的否定之中,他也在经历着成功和失败,喜悦和难过。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强制性的对孩子的行为想法说“不”时,这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尊重和理解自己,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只会让亲情变得淡漠疏离,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再也听不进去父母的教育了。

6. 在实验中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父母总是习惯性的把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强行的灌输给孩子,孩子不但听不进去,还会故意和父母唱反调,你越让我做什么,我越不做,你越让我干什么,我骗不干。

父母也会因此头疼不已,其实与其如此倒不如让孩子适当的吃些苦头,长长记性。比如父母让孩子睡觉前把书包整理好,孩子就偏不,就要明天早上整理,这是父母大可不必强行要求孩子,等第二天来不及上学时,孩子着急时,父母在及时的说教提醒孩子,这样孩子才能长记性,才能在日后能听得进去父母的意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对父母说不;慢慢地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开始不再和父母分享,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父母在这个时候,要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包容和理解,学会换位思考,耐心的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孩子指导,帮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让孩子平稳的度过叛逆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好孩子。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0
小风车妈咪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喜欢说“不”,恭喜家长,证明孩子已经进入了“第一反抗期”。

据幼儿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两三岁时,由于自由活动能力提高,各方面知识的不断增加,自我意识增强,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主选择性,对一些事有了自己的想法,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喜欢被安排和被干涉。对爸爸妈妈的习惯性的说“不”。比如妈妈说“宝宝,我们吃苹果吧。”“不”宝宝说了一声,然后转身就去玩玩具了。

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现,是孩子认识自我,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自我独立的开始。我们会把出现这些逆反行为的时期成为“叛逆期”,也叫“反抗期”。对于父母来说,乖巧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间变成了“捣蛋鬼”“小恶魔”,让人抓狂。

这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经阶段。那么孩子在反抗期都有哪些表现呢?

一、说“不”。

乖巧的孩子,无论要求他做什么,他都会说“不”,“宝贝,我们出去玩吧”,“不,我要看电视”;“小宝,过来吃一块苹果”,“不,我不吃。”;“小宝,我们去玩滑梯”,“不,我要玩球”……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自己的愿望和父母的愿望是不一样的。父母的要求,往往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的。而且孩子这个时候会以自己的需求为主,我想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有时候好像和父母故意作对一样。其实孩子心里没有那么多的小心思。只是想自己作主而已。

二、撒泼打滚。

宝宝进入反抗期之后,会变得急躁、不听话、调皮、没有耐心。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按照宝宝的要求做,宝宝可能就会发脾气,甚至会撒泼打滚。

这也是宝宝的自我独立意识在作怪。宝宝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对自己各方面的控制力还不够。一不顺心就会发脾气。

比如走路出去玩,明明说好的要自己走路。结果一会就要抱,妈妈不抱,就哭,哭的越来越厉害,甚至会在大街上打滚。真是一个“小恶魔”,让妈妈又气又爱。

那么孩子进入了反抗期,我们家长该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呢?

首先,父母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意愿。

孩子小,并不是故意要和家长作对,只是到了孩子自我意识出现的时候,这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必经之路。对于孩子的想法和意愿,父母心里要有思想准备,接受孩子的变化,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

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愿的时候,如果是正常的,没有危险性的,家长可以满足,但是要告诉宝宝“这是因为爸爸妈妈爱你”。如果宝宝的意愿有一定的危险性,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做示范,让宝宝意识到危险,改变主意。比如,宝宝想去摸热水瓶壶,妈妈可以滴一滴热水在宝宝手背,或者让宝宝轻触一下热水壶的外壳,让宝宝感觉到烫,宝宝就会意识到这样不安全,不舒服,就会放弃这个念头,以后也会注意。

其次,父母要言而有信。

答应孩子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答应。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比如:宝宝今天听话,我们乖乖吃饭,吃完饭带你去玩海洋球。那么孩子完成了吃饭任务,家长就要兑现自己的诺言。这样也能帮助家长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妈妈说话算数,我也要说到做到。

如果妈妈言而无信,就会引起宝宝激烈的抗议,以后再要求宝宝做什么事,宝宝都不愿意配合,也失去了主动性。

再次,立好规矩。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要有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给宝宝的行为做一个要求,让宝宝在界定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这样宝宝才会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做的好,我们可以表扬,做不好,就要批评纠正。

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可怕的反抗期,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只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而已。

感谢阅文,我是小风车妈咪,阳光宝妈一枚。有一个可爱的小子。我坚信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欢迎大家和我@小风车妈咪一起探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0
书霞育儿说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孩子总说不?那你给她说,妈妈带你去公园,或者给你玩手机类似这样的问题,你看他还会说不吗?我家的两个孩子,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的孩子,自我的想法更成熟,很早喜欢按着自己的想法,不合理的想法要适当的情感引导,这样孩子就喜欢跟我们合作。

孩子总说不,我们怎么办?

有专家说,现在的孩子都有脑超前,孩子长大已经有自我想法的现象。孩子总说不,家长可以反问孩子,你想要什么,我可以帮助你。或者平时,你给孩子说话时注意说话方式,不要对孩子多发指令你要吃饭或者睡觉,多给孩子选择性的问题。比如要吃饭了,你就对孩子说,你现在吃饭,或者妈妈陪你玩多5分钟吃饭,并认真给孩子看好时间。

孩子总说不,也是我们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最好机会,这时一定要认真倾听孩子,然后和孩子共同商量事情的处理办法。当孩子总说不的时候,和孩子有关的事情,我们都要让孩子有参于做决定的权力。比如周末,要提前和孩子做好计划,问孩子有什么安排,然后一起做决定,而且 不是到了周末,才告诉孩子今天有什么事,你哪也不能去。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去年下半年,我家大宝开始反常,经常说不,和我对着干,我让他写作业,他半天都不动,气的我一整天都不和他说。后来找了很多书回来看,学习了很多亲子课,才知道孩子这样,有很大问题出现在我身上。记得第一课就是接受孩子的情绪,当时看完马上就和孩子沟通,并说出了孩子内心的话,然后孩子就哭了,就是那种被理解和被尊重的哭,事后还写了300字日记给我。

管教孩子的理念已经过时,现在流行正面管教孩子,情感引导法。接受孩子的情绪,然后身同感受。孩子总说不的家长,建议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和《我们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看完这两本书,你和孩子一定都会有变化。父母想要改变孩子,一定先学会自己改变,才能影响和改变孩子。

我是王书霞,阳光爱学习的全职宝妈,如有别字,请多多包容。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别人的经验也只能供我们参考。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有免费实用的音频亲子课程和中医育儿方法,有需要的请关注留言。努力像阳光,温暖每个人;传递正能量,关爱每个孩子。

0
多彩人生心理发展之谜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利用孩子总说“不”,家长可以做很多事,效果会叫你惊讶!

  • 孩子在三岁左右,有一个阶段突然对父母说“不”,让很多家长不习惯,甚至惊讶,一直是父母给孩子穿衣、吃饭,突然不领情了?这在发展心理学上叫第一逆反期,孩子逆反期的主要特征就是说“不”,其原因是“我已长大了”“大人能干的事我也能”。这是孩子的一种体验需求。

  • 在这之前,婴儿处处依赖父母,父母紧紧地控制着儿童的行为,这是依赖和控制的平衡期。其实,成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小看孩子,孩子在这期间已经偷偷地学了很多东西,这就是常说的父母表率作用重要性的原因所在。细心的父母会注意到,孩子说的话、做的是和成人一样,没有人教,无师自通,这就是孩子的模仿学习能力。到了3岁左右,儿童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和行为活动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积累了一定的自身“心理资源”,这些心理资源构成了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所以他们便跃跃欲试的趋向新的发展阶段。
  • 父母是否能正确应对这种变化,成为孩子能否顺利度过逆反期的关键。
  • 首先,父母不要担心这种逆反,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尊重“长大感”,理解孩子摆脱父母“控制”,寻求自主的心理“需求”,避免“激化矛盾”,是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比如,家长带孩子到河边,又不让孩子玩水,可能出现的就是你不让干的我就得干,这是控制预防控制的心里反应,简单地说你不让孩子玩水,为什么带孩子到河边呢?
  • 第二,增加参与孩子游戏活动的频次,特别是扮演社会角色的游戏活动。以满足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活动的需要;

  • 第三,充分抓住孩子寻求的自理能力释放的最佳期,巧用孩子既想摆脱父母又想得到父母肯定的心理,支持孩子整理自己的服装用具,洗自己的小手巾和一些家务劳动,并附以“你真棒”的点赞,这个点赞会给孩子以满足感,提高自主能力的自信心。比如,孩子要自己做菜,可以放手让他做,可能他加了很多水,放了很多醋,但家长一定要视为珍宝,全部喝完,并说“真能干”,效果一定很好。

  • 第四,真正了解孩子的天赋确定发展目标的难得机会,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心切,报了很多培训班,孩子都是被动接受,家长也不知孩子的天赋在哪里,如音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擅长视觉形象记忆,大多数人的记忆属于混合记忆,孩子在自我表现中都会表现出来,根据孩子的天赋、兴趣定向培养就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中国的台球王子丁俊晖就是这样发现和培养的。
  • 总之,孩子的逆反期,说重一点就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一是父母的新认识新习惯要迅速形成,更加细致的观察孩子的系列变化,事关孩子的事习惯和孩子商量,积极引导和参与孩子的活动,创造条件扩大孩子“见习”空间,使孩子得到满足,获得自信;二是把握有度,逆反期迁就孩子情有可原,但孩子“上房揭瓦”就不行,利用逆反期是把孩子向正向方向引导发展而不是相反;三是高度重视逆反期孩子的“满足”“自信”自我认知培养。满足情绪是自尊的形成重要因素,自信是孩子自我价值,自我肯定的重要体验。儿童的自尊心具有稳定性。高自尊、中等自尊、低自尊都与以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都有关。高自尊一生充满信心,快乐一生;低自尊容易带来压抑、焦虑等,由于这种性格的孩子对学校、对社会不适应,会越来越孤独,不良情绪越来越重。从小胆小一生胆小、从小胆大一生胆大,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恶性循环。这是心理学家无数次试验、观察的结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0
袋鼠想学谭金老师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开始喜欢说“不”,其实,这是孩子心里发展的“反抗期”在作祟。

绝大部分孩子都会出现“反抗期”,大约会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孩子开始发现自己的能量,发现自己能做选择,能够影响别人的情绪,于是便很乐意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开始会运用这股力量去挑战别人的权威和测试自己的能力边界,这也是证明孩子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了。

那家长该怎么应对这反抗期呢?

1、不要询问好不好,肯定的表达孩子该做什么

去询问孩子好不好,就是给他说“不”的机会,比如,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饭应该要吃完哦~” 、“玩具应该放回篮子里”,积极正面的肯定回答也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2、给孩子有限的选择,不要问开放式的问题

举个例子:当对孩子说,“吃点蔬菜吧,会健康哦~”他们很可能会拒绝你,单如果问:“你想吃西蓝花还是荷兰豆呢?”那么还是就做出一个选着:“我想吃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