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总用到“婴儿”的比喻,要说明什么?

问答分类: 育儿《道德经》总用到“婴儿”的比喻,要说明什么?
10 回复
0
好玩的国学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老子为什么要我们回到婴儿状态?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会追问,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有人认为金玉满堂是幸福;有人认为美女在侧是快乐;有人认为端坐庙堂之上俯视众生是威武;有人认为五湖烟海之中泛舟是逍遥。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决定了人生道路的不同。

在道家特别是庄子看来,人生短暂到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所谓的功名利禄位高权重,最终不过是挂在墙上烂在地里而已;所谓的蜗角虚名与蝇头小利,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人生的一切神马都是浮云。

所以,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当下能把握住的幸福。你给爱人的一个微笑;你撩起恋人被风吹起的头发;你在日暮乡关的时刻想起故乡的炊烟;你在寒夜的街头吃一块热气腾腾的烤山芋,等等。所有能把握住的东西,能带给你暖意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

当然,我们这些所谓的幸福,都是红尘的幸福,都是跳脱不开尘世的幸福,在老子看来,这些幸福太俗了,没有达到哲学的高度。

在哲学家老子看来,人生最宝贵的是能保持人天真烂漫的童心,回到婴儿和赤子的状态。在老子的笔下,婴儿与赤子是多么令人神往: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赞美婴儿,把赤子和婴儿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老子看来,只有婴儿才是与他心中的“道”合二为一的。老子的道是自然,是效法天地自然运行的哲学。在他的道中,“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而婴儿也淳朴自然,天真无邪,一切任性而发,率性而为,没有丝毫的矫揉做作。

婴儿之所以能成为老子的人生理想,主要是两大优势,这是成人世界中早已丢掉或者说再也找不回来的优势。一是“精之至”。所谓“精之至”,是说婴儿处于襁褓之中,还没有价值判断,一切都是生命本初的样子,没有受到滚滚红尘的污染,没有受到利益、美色的诱惑,没有孜孜以求的功利之心,一切都是自然的,都是审美的。婴儿内则柔和淡泊、外则天真无邪,大自然的所有精气和灵气都集中在他身上,得自于天地之间的精气还没有散发掉。二是“和之至”。

所谓“和之至”,是指婴儿能自然地遵循中道,你看婴儿终日号哭却不会嗓音沙哑,原因就在于婴儿啼哭时能沿着气管运行;婴儿从来不会将就、为难自己;从来不会为了某种目的而讨好别人;从来不会因为有了好事而欣喜若狂;也不会因为失意而垂头丧气;他保持着自然天性,随自然万物的变化而变化,自然而婉转。

事实上,我们再也回不到婴儿和赤子的状态了。老子也并非幻想回去成为婴儿和赤子,作为一个道家哲学家,老子崇尚仁的“精之至”与“和之至”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要求人们,泯灭利益得失、是非好恶等俗世之相,彻底消除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区分界限,达到一种无知无欲、无拘无碍、与“道”合一的人生本体境界。人若能如此,则将无敌于世界。

老子指出善于保养自己身体的人,能“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兵无所容其刃”。这倒不是说善于养生的人,成了万物不侵的神人,而是说在我们的心理层面,如果能忘却了自我的肉身存在,消除了一切功利欲望,就能消灾避祸,进入赤子婴儿的人生境界。

也就是说,虽然世人有所谓的灾与祸,但我在内心却不以灾为灾,不以祸为祸,这样,灾祸就无法侵害我的身心了。这就是一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境界,这就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有的境界,这就是闲看庭前花落花开自然恬淡的境界。我的心是一潭静水,没有什么能打扰我干净的灵魂,不管是得意还是失意,我都能淡然处之。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婴儿的境界呢?老子为我们狼奔豕突的人生,开出了二个药方。

一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老子看来,欲望是导致人生痛苦的根源。人生要轻松自在,就要首先节制自己的欲望,节制自己的情绪。所谓“见素抱朴”,就是要保持心境的纤尘不染、澹泊恬静,达到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的最高境界。所谓“少私寡欲”,就是要人们把物质利欲降低到非常有限的程度。在老子看来,文明带来异化,欲望带来痛苦,过多的欲望,就是人生的一种罪。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欲望让我们成为物质的奴隶,成为名利场中的牺牲品。在老子看来,对待物质欲望,不是孜孜以求去满足它,而是以超然的态度对待它。老子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句话被苏东坡写进自己的文章里: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

苏东坡说,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欲望给人生带来的不自在和幻灭感。

老子开的第二个药方是“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人们对待自然社会现象要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不要人为地去干预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是自然哲学家,他对自然的观察是精致细微的。他说,你看那些闲花野草,没有人培植它,却长得枝繁叶茂;熊罴虎豹,没有人喂养它,却发育得肢体矫健。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正是因为没有人力打扰,才生长得自由自在,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同样,人生在世,对世事也应该淡然置之、自然无为。所以,人生应该是这样: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以无为而为,以无事为事,以无味为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不计较个人的一己私利,不让世俗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的恬淡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得之于天地的精气,这样就能达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回复到赤子婴儿的人生境界了。

在今天看来,老子的药方确实很苦。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没有欲望,更不能完全做到清静无为。

但是,人生总是要有一些哲学思考的,假如我们能用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自然无为”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少一点不切实际的欲望,多一些心灵宁静的思索,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再上路,无论是坦途大道还是满地荆棘,我们都能发现人生与众不同的风景。

0
一往文学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一看到老子总喜欢在《道德经》里用\”婴儿\”做比喻,就大声嚷嚷说老子叫你做\”巨婴\”的那些人可以歇歇了。你\”巨婴\”也好,啃老也罢,都是自己作的,老子可不背这个锅。\”婴儿\”在老子心中可是极其重要的象征,绝不是教你做一个身坚志残的可怜虫。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主要可分为\”修身\”和\”治国\”两类型,在讲述个人修养的多篇幅里,其中有五章就用到了\”婴儿\”作比,足以见老子对\”婴儿\”身上的某些特质的推崇。具体是哪些特质,以及老子为什么要如此比喻,我们可以结合相关文段来理解。

一、 \”婴儿\”出现处及其具体含义

【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译文: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

这里的\”无欲\”指的是婴儿还不知好恶,他是处于性全的状态中。他的思想还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是脱身于母体的自然状态。

【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译文: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

这里的\”未孩\”中\”孩\”同\”咳\”,形容婴儿嘻嘻笑的声音。用婴儿还不知道以笑声来取悦大人为比喻,将\”我\”的质朴愚笨与世人的功利虚荣作对比,更显示出老子的道德追求。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译文: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这里主要侧重于婴儿表现出的单纯、简单的状态。

【第四十九章】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这一章对厚德之人像婴儿(赤子)的解释,将老子的思想表达的十分透彻。首先,将厚德之人和婴儿做比较,足以表现出婴儿在老子心中属于完美道德化身的形象。其次,说到了婴儿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精气充沛,和气纯厚。最后,得出人在思想上顺常节欲,才能得到身体的长生长寿。

二、以\”婴儿\”做比喻的原因

通过上文提到的\”婴儿\”出现的地方以及它的具体含义,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在《道德经》中用\”婴儿\”做比喻,看中的是婴儿身上那种无欲无求、纯厚朴实、简单似愚的感觉。但是要注意,老子所说的那种无欲无求并不是说完完全全的禁欲,而是不纵欲,顺应人性自然状态为之;那种\”淳朴厚实\”更多的是和老子不提倡的\”智巧诈取\”作对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之道,而非勾心斗角;至于\”简单似愚\”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了,它是思想层面上类似婴儿的地方,前两种还处于具体行为的范畴中。老子想说的这种思想状态并不是说把一个成年人一巴掌拍成个傻瓜,而是一种大智如愚,是成年人在经历了世事纷争之后仍然能够保有一份赤子之心,或者说是你已经懂得了许多道理,却仍愿意回归自然本真,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

老子不仅用\”婴儿\”做比喻,还经常用\”水\”\”川谷\”等来做比喻。作为一位哲学家,他的思辨方式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对立\”。比如刚才提到的\”婴儿\”\”水\”\”川谷\”等,在一般认知里多是出于不利或弱势的一方,而老子偏偏认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柔弱胜刚强\”。原因就在于,这看似\”柔弱\”的一方,有着强大一方所不具有的品质——安静守定、不争无求。与安静守定相对的是轻率急躁,这是老子反复批判的性情,他认为这种性情容易滋生杂念,扰乱内心的质朴,所以是有违人的自然本心的,是不好的。而与不争无求相对的是不知足贪欲,在老子看来不知足是最大祸害,贪欲是最大过失。反而不争无求的一方是\”知强却为弱;知明却为暗;知荣耀却甘守卑微\”,他们主动处于低位,知足安乐,这正是回归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也正是这种不争的态度使得\”天下莫能与之争\”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老子的种种对立,最后还是回到了他所说的\”万物本根\”之中。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个人生命的本根就是回归一种混沌未开的婴孩状态,这在老子看来是顺应自然法则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以\”婴儿\”特质来引导自我个体,是符合老子哲学观的,符合\”道\”,符合长久安宁的生命追求。

0
張临青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婴儿,初生心无杂贪,吃饱了就无别的要求,来到这个世上一尘不染干干净净就象一个没盛过东西的空碗,里面是非常洁净的。

0
妖姬的情感课堂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先秦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极为推崇婴儿,将婴儿状态作为修道的最终目标,《道德经》中多次提及婴儿。那么老子为何推崇柔弱无知的婴儿呢?他要用婴儿来说明什么问题呢?

《道德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反”,如果能理解“反”的概念,就能理解老子为何推崇婴儿了。“反”有两重含义: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而事物的属性都是两两相对的,比如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相互依存,不可能独立存在。正如《道德经》第二章中所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大家都知道刘亦菲美,可是如果所有人的颜值都和刘亦菲一样高,那我们还会认为刘亦菲美吗?显然不会了。所以刘亦菲美,是因为有丑的人(比如宋小宝)与之相对。

因此,美与丑是相对的,但它们又相互依存,无法离开对方对立存在。其他相对立的事物也同样如此,如善恶、难易、长短、高矮等等。它们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如《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福与祸相互蕴含、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认为,有的时候从事物的反面把握问题,会更有效。但是,普通人却经常之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它的反面。普通人争强好胜,处处想高人一等,这是事物的正面,老子却认为柔弱能胜过刚强,这是反面。

世界上最柔弱的人是哪种人呢?显然就是婴儿了。所以老子把婴儿作为修养的最高境界。《道德经》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认为学道者气息专注,要像婴儿一样柔弱。

第二,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复归于本原。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创生万物,它的作用十分巨大(大)。道生成万物后,万物不断向前运动发展,不断离开道(逝)。万物离开道,越走越远(远)。但是远到了极点,又会复归于道(反)。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是这么周而复始的运行着,循环往复,总是回到起点与本原。比如《道德经》第十六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人同样要“复归其根”,那么人的根是什么呢?显然就是生命的起点——婴儿了。所以老子在提到婴儿时,会使用“复归”这个词,例如《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人要回到婴儿那种柔弱、质朴、天真的状态。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0
思轩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无到有,有到无。

0
不是我血色青竹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初生之婴儿,不垢不净,浑然天成。如道之初生,浑沌自然。其实就是提倡回归自然,不受世俗所秽。老子道德经多次作喻,其实是对自然和本真的推崇。

0
有书共读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一部《道德经》,凝炼而深邃,总共才短短的五干言,八十一章,却涵盖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

关于人生修养、治国策略、伦理道德以及健康养生等等,无所不包。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字“道”。道实在是微妙玄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老子认为,人要顺道而行,方能不失根本。

道是无为而治,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些概念,说起来还是太抽象。为了让世人对“道”有个直观的认识,老子拿了许多东西做比喻。其中,用得最多的,便是“婴儿”。在老子看来,抽象的“道”与具象的婴儿之间,是有许多的共通之处的。

下面,有书君试着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老子用“婴儿”来比喻,想说明什么?

1.说明“道”应具有至足至全的厚德,就像初生的婴儿那样,天真无邪。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犹如一张白纸,是那样的纯洁无瑕。在没有后天的影响之前,有着至足至全的厚德。

婴儿的眼睛清澈透亮,他们的笑容又是那样的天真无邪,由不得人不喜欢。所以,老子认为,这样的特性,甚至会让“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这种深厚的德行与最高的“道”是相一致的,因为心地纯洁,毫无杂念,任何外在的事物都难以加害于他。

2.说明“道”应该是随顺自然的,正如婴儿,貌似柔弱,实则血气充盈,蕴藏着无限的活力。

老子认为,深谙“道”之理的人,就像婴儿。表面上看,他们是筋骨柔弱的,但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婴儿的拳头紧握时,还是挺有力量的;他们虽然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那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再来看他们,虽然终日啼哭,却声音洪亮,再怎么哭也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元气和谐的结果。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初出道时,也是名不见经传的。他的歌声,并非如后来那般底气十足,韵味悠长。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难得的演出机会,结果头天晚上住在旅馆时,隔壁一个小婴儿一直在啼哭,吵得他心烦意乱,不能好好休息。

那婴儿无论怎么哭,声音都一如开始时高昂、洪亮。想到自己唱高音也坚持不了多久,帕瓦罗蒂不由得暗暗称奇。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原来是因为婴儿只关注于自己的世界,才让他的精气神不会耗费到别的地方。正所谓气沉丹田,才能保持声音长久的响亮而不嘶哑。

帕瓦罗蒂犹如醍醐灌顶。在掌握了这一用声的真谛后,他的歌唱生涯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婴儿没有自我意识和过多的欲望,饿了就吃,累了就睡。在他们的脑子中,世界简单而平静。他们不会因为得到什么而兴奋,也不会因为失去什么而伤悲。他们的感知处于懵懂的状态,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所以也不会将精气神耗费在无谓的地方。

这或许正是老子所要告诫世人的,要如婴儿般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喧嚣的尘世中,放下过多的思虑和情绪,关注当下,随顺自然,反而能激发出蕴藏着的活力。而只有心简单了,幸福才能到来。

3.说明真正的有道之人都是大智若愚的,就像婴儿,超然物外。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淳朴和天真,是每个人都应尽可能保持的特性。”

在成人的世界里,许多人为了所谓的面子,扭捏作态,极力迎合他人的看法。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穿着新装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聪明,而丢失了自己的本心。

反之,心性淡薄的人看上去浑浑沌沌,一副愚人的样子,实际上这才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难得糊涂、大智若愚,方是大智慧,也是婴儿最初的状态。

4.说明“道”应该是无我无私的,正如婴儿,返璞归真,是为人生修炼的大境界。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知道,婴儿是天真无邪的。在他们的眼中,众生平等,没有分别心。他不会因为你有钱有势就巴结你,也不会因为你穷困潦倒就远离你。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的欲望在不断的萌生,再加上外在环境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了人原有的生命本真,也让原本的纯朴天性蒙上了灰尘。

有感于此,故老子特别强调,一个人的阅历尽可以丰富,经历尽可以复杂,但知世故而不世故,保持一颗纯净澄澈的赤子之心,就像初生的婴儿,这才是人生的大修为,是学道的最高境界。

有书君近日正在深入阅读《苏东坡传》,觉得苏大学士正是这样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伟人。

在苏轼的心中,永远装的是黎民百姓的利益。所以,当他在看到王安石变法存在的弊端时,毫不犹豫地提出反对意见。也正因为如此,在变法派当权时,他被迫一再地走上贬谪之路。

但无论是得意也好,失意也罢,他总是乐观豁达,坦然面对一切。哪怕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他依然不忘关心民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对生活,永远保持一腔热情。比如,在别人眼中瘴气横行的岭南,在他笔下,却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福地。

对他人,总是坦诚相待。即使是曾将他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政敌,比如章惇,当他年迈遇赦北归时,正是章惇被贬岭南时。

苏轼不计前嫌,真心安慰他,并把自己在岭南的生存经验和应注意事项告诉其儿子,还嘱咐其多带些药,保重身体等。

这不正是无我无私的婴儿状态吗?虽然历尽沧桑,依然不改天真,永远保持着淳朴自然的品质,似乎从来不曾经历过世俗的沾染。这也让千百年来的后人深深敬仰。

所以,老子告诫我们,提升修为,需要时时审视自己,反观内心,消除杂念,方能返璞归真,保持内心澄澈,如婴儿般无私无欲。

我们都是从婴儿成长起来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却丢失了很多婴儿本就具有的品德。老子用“婴儿”的比喻,实则是呼唤着人心向着本性的回归。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0
开卷有益l侯公子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不请自来,万望海涵!

“婴儿”都有些什么特性?身体柔软、呼吸平和、思想纯朴,我们通过《道德经》中提到的句子进行说明。

原文句子: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古文今译:结聚精气以致柔顺,能像婴儿的状态吗?

我的理解:结聚精气使身体柔顺,就像婴儿一样的状态。

我们知道,人一旦有私心杂念的时候,与人争执的时候,或者想把什么东西私自据为己有的时候,往往呼吸就乱了,甚至于身体也会变得僵硬,而导致精气散失。

然而,初生的婴儿心无杂念、精充气和,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婴儿一样的状态,要心境静定,做事用心而不必过于操心,经常能呼吸平顺、身体柔和。

原文句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古文今译: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蹊径。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蹊径,常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婴儿的状态。

我的理解:“知其雄,守其雌”,就是要告诉我们,首先要自己变得强大,让国家变得强盛,但并不因此而逞强好胜,行事轻浮躁动。我们知道自己很强大,但持守雌的状态,正如有个成语叫“外柔内刚”,意思是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天下的溪水因为处低的缘故,所以才会水流汇集,源远流长。有道的人,以“知雄守雌”作为所遵循的蹊径,所以常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像婴儿一般纯朴的状态。只有真正像溪水一样放低姿态,谦下处事,才能成就更强大的自己,从而保持长久。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或者带给大家新的启发,就是最幸运之事,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关注我的其他文字,谢谢您的提问!

0
太上邪神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婴儿”在道德经中的意思是项链,“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讲的是纺锤的形态非常的柔软,能当做项链佩戴吗?“如婴儿之未孩”像项链头尾还未连接佩戴。

0
布衣闲人10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用婴儿作比喻,说明什么呢?

主要是说明“道”的自然属性。“能婴儿乎”?“比于赤子”、“复归于婴儿”。都是主张让人们回复到婴儿般的纯真无邪的状态,只有回复到婴儿般的纯真无邪的状态,才合乎“道”。老子一贯认为,刚强是“有为”的表现,不合于“道”,而柔弱则是“无为”的表现,合于“道”。人们回复到柔弱的婴儿状态,就是合于“道”的“无为”的表现。而且刚出生的婴儿(赤子)对自是谁都不知道,对社会更是一无所知,没有贪念,没有欲望,只有本能。所以,赤子就是自然,就是无为,就是“道”的化身。

老子的“婴儿”说,“赤子”论,也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来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统治者(诸侯)的欲望无限膨胀,争霸战争连绵不断,当时的情景是师旅频发,战马不足,母马入阵,“戎马生于郊”,“师之所处”,荆棘丛生,弑君亡国,不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一片混乱。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的困难境地。所以老子要求统治者(诸侯)们,治理国家应当像婴儿一样无欲无为,顺应自然本性,不加任何人为因素。只有复归到“婴儿”、“赤子”的“无为”状态,天下才能安定和谐。

老子的愿望虽然是美好的,但是在当时乃至后来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老子让人保有“纯真无邪”、防止贪欲膨胀的主张还是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