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磨磨蹭蹭,怎么办?

问答分类: 育儿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磨磨蹭蹭,怎么办?
2 回复
0
Justin是我的别争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3-21之前

磨磨蹭蹭的孩子主要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磨蹭。学前期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而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儿童的主导活动就是学习了。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个人意愿的事情,而还是一种社会义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对于一部分儿童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从小学生认知发展的有关特点方面来看孩子为什么磨蹭。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觉发展十分迅速。就小学生的运动觉的发展来看,8-14岁儿童运动觉的精巧性可提高50%以上。但是,低年级儿童手指运动觉的发展还不完善,特别是手指骨的骨化不够完全。所以低年级儿童的手部活动会显得有些笨拙,写字会歪歪扭扭,慢慢腾腾,而对其手部的训练亦不宜要求过急过高。小学生感知的时间精确性和整体系统性逐步发展。初入学的儿童只能感知“上午”、“下午”、“早晨”、“晚上”这些较易分阶段的时间单位和“今年”、“明年”这些较大的时间单位。而对于几分几秒这样过小的时间单位和几十年这样过大的时间单位则很难掌握。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时常常是笼统的、局部的,缺乏系统性。这些特点反映在做作业上面,就是不会掌握做作业的时间进度,不会按计划做事;写字时经常出现增减笔划的错误,显得拖拉、笨拙。小学生的注意发展正在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仍然占主导地位。他们在注意过程中,常被新异的刺激所吸引。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广度平均不到4个单位。一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时,常常采用逐字阅读的方法。他们的注意长度也有限。7-10岁儿童只可以连续集中注意15分钟到20分钟。做作业时,他们独自坚持的时间不会太久。小学生的意志发展逐步增强。意志在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与成长较好的小学生多与具有较坚韧的意志品质有关。低年级儿童意志的自觉性较差,他们还不善于自己提出学习、生活的任务和目标,通常需要老师和家长来督促进行。同时他们遇到问题时,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往往较差,喜欢求助于成人。在做作业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就难免耽搁、走神了。低年级儿童有这么多相关的特点,他们出现磨磨蹭蹭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分析一下,那么首先,这是一种孩子成长过程的常见现象。这种现象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出现,随着孩子长大,它们就消失了。由于儿童成长存在个体差异,对于磨磨蹭蹭的现象,有的孩子明显一些,有的孩子不太明显;有的孩子持续时间长一些,有的孩子持续时间短一些。有些非常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会把一般的磨蹭现象看作是问题。如果这样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好比一颗树,满树的叶子都是它的问题。每片叶子都需要得到阳光的照耀;每片叶子都需要得到水分和养料;每片叶子都希望有最好的位置和状态。而满树的“问题”叶子也是树的全部。解决树叶问题的办法只是让它们长大、脱落,然后,新的叶子出现了。有时产生新问题就是解决旧问题的最好办法。树没有刻意为叶子多做什么,但它在叶子的新旧更替中完成了自己。人不也是在不断的成长问题的更替中完成了自己吗?当然,有时问题不是如此,而是孩子磨磨蹭蹭的现象并非成长自身可以解决了,或者说,已经影响成长了,已经是真正的问题了。需要改善一下,该怎么做?磨磨蹭蹭的现象常常不是孤立发生的,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慢性子造成的。有些孩子平时室外活动较少,生活散漫、做事拖拉养成了习惯;有些是孩子思维活动较缓慢,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这种情况首先要从改善行为习惯做起。家长要多带孩子做一些室外的有助于增强敏捷反应和身体灵活性的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平时的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尽可能动作快捷,如早起限时穿衣、叠被、洗漱,上学快速走路等。养成干净利索、快速做事的习惯,孩子的慢性子会逐渐改变。而敏捷的行为习惯会迁移到学习上,就不会再慢腾腾了。由于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而孩子的学习又缺乏计划性,因此孩子做作业会出现分心、拖拉的情况。这可以通过做一些训练慢慢适应。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做作业时间分割成几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可以把时间分成三段,每段20分钟。中间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精力集中地做作业。也可以用分解作业量的办法。比如,有15道数学题,可以规定每做完5道题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家长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做一些游戏。这样配合作业过程的训练要有家长监督提醒,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养成要家长陪同做作业的依赖心理,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作业了。长大的孩子不会喜欢家长总是陪在自己身边。在改善磨蹭行为的过程中,家长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有急躁情绪,也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只是耐心地去做,然后欣喜地看着孩子慢慢长大。

0
浮尘微草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5-04之前

孩子磨蹭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一,孩子有可能本身就是慢性子。

二,孩子太小,能力不匹配,他所在的年龄节奏感本就那样。

三,对部分事物缺乏兴趣,导致积极性不高。

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一,年龄太小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

二,家长平时在生活中替代太多,孩子缺少了锻炼的机会。

三,孩子对家长安排的事情反感,有对抗心理。

不管是什么原因,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爱心,恒心和责任心。具体方法有: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制定好规则,孩子完成事务后给予表扬,并让他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这样会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