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和注意力有什么区别?

问答分类: 育儿专注力和注意力有什么区别?
3 回复
0
塞北的蓝天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6-21之前

说有区别,也没有区别,因为注意力和专注力都是指专注某件事的能力。像专注力训练和注意力训练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但是从字面上的意思,注意力指的会比较宽泛,专注力就会更窄一些。

0
EHS专家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6-21之前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先说一个结论。

传统的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等都不会提到一个词“专注力”。“专注”这个词都极少出现在各种论文和研究性的书籍当中。

因为根本不存在专注力的概念。

接下来分析两者差异。

首先,从名词内容上来看两者差异。注意力包括了注意集中、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等四个内容,专注力则是特指“注意集中”。此间不难看出,专注力包括的内容其实是注意力固有的一部分。

其次,从名词定义解释上来看两者差异。“注意力”是指,人在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识下,调动注意力的各个方面,调节自我状态,使注意导向于当下任务,更好的集中精神状态解决当下任务的能力。

“专注力”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导向和集中,持续的保持在某一个任务上能力。此间有三个差异:

第一,专注力特指“持续的保持”,“注意力”则指“自我控制意识”与“自我调节功能”,那么请问是什么让人们可以“持续的保持”这个注意的状态呢,是自发的?还是通过自我控制意识,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下,才得以始终、持续的保持“专注力”呢。因此,注意力的定义中解释了,人之所以能够保持注意集中(持续、始终)是由于人通过意识在进行控制和调节。而专注力的定义中,只简单的陈述了一个注意集中过程中外显型的行为。

第二,从心理意识角度做区分,人的注意力是具有选择性的,我们称之为“选择性注意”。就是我们家长经常犯愁的孩子玩游戏、看书、搭积木、画画,都是两三个小时专心致志。为什么一到作业上,就浑浑噩噩、家里就变得鸡飞蛋打。这就是人固有的注意选择性。人类本身以按照“快乐原则”来确定我们的行为倾向,遇到我们感兴趣且能带来快乐的事情,我们非常积极且投入。遇到让我们觉得费力、费时、费脑且本身枯燥的事情,我们就本能的不愿意去执行。这时候,“专注力”就出现了在这个趣味活动中非常好,那个枯燥活动中非常不好的选择性。

这时,我们要举出一个反例。你看,即使是学习优秀的孩子,也会抱怨试卷多,懒得做。当然这类孩子还是很努力的去完成功课,继续在努力的“啃”枯燥的课堂知识。

那么我们必须要解释,为什么这些好学生,遇到一堆繁琐的学习任务,从表现上看,也不符合“快乐原则”,却还能不打折扣的保持专注呢?因为他们有强大的自我控制意识,当状态不佳时,他们会通过自我控制意识去调整状态,又或者他们是不是天生就有一种调节状态的能力。至此,我们可以区分“注意力”是一种自我控制的意识,在不断地调整的自己的状态,而“专注力”只是“可以集中执行”和“无法集中执行”外在表现。

既然“专注力”其实就是一种外显的行为状态,是一个“专心”、“注意集中”的行为状态,那么它连“能力”都称不上,应该叫“专注”而非“专注力”。在学术界也始终没有出现过“专注力”这个名词,只出现过,无法保持“专注状态”。

第三,我们要看来生理上的区分。从现象上,我们已经知道了,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当任务本身让我们觉得快乐的时候,大脑会产生很多多巴胺,这些多巴胺会让我们持续对这个任务/活动产生快乐的感觉。比如老爷们儿打牌,赢了一局又一局,牌局打到天亮都精神抖擞,打完牌,去吃早餐,还跟牌友讨论牌局。难道这位一直赢钱的主儿,身体就没有感到疲乏吗?答案是:疲乏,但大脑还处于兴奋与快乐当中,它能屏蔽接收感知觉袭来的疲乏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孩子们在玩游戏、画画、看书过程中,即使眼睛累得不行,手酸得不行,眼皮困得不行,还会专注其中。

当成年人遇到大堆工作任务,而且还没有额外奖金,或奖金激励不够的情况下,任务的枯燥感,任务的辛劳度,时常让我们抗拒去执行,直到工作任务期限将至,才开始有了焦虑和烦躁以及紧迫感,才开始快速地去完成(成年人中就叫“拖延症”)。那我们可以想象,孩子们在教室、家里遇到的各种作业,各种繁琐的抄写和背诵,其实跟成人遇到一大堆工作是一个道理、同一种机制。这时候,帮助我们提高兴奋的主要生理机制叫“去甲肾上腺素”。

孩子们遇到的功课,往往是枯燥的,需要大脑思考、运算,需要各种理解和记忆,需要不断地进行甄别,还需要调动姿势控制与视听知觉能力。我们的脑力会迅速消耗,大脑会逐渐耗氧过大,这时大脑为了保护我们的脑功能,会自动进入“休息状态”,最常见的就是打哈欠,你会觉得很舒服,然后你是否就打算顺理成章的睡觉!按照电视剧里的桥段,这个时候,你会拍拍自己的脸,让自己振作,会去一趟洗手间,掬一些冷水洗脸,让自己状态缓和。男性会走到阳台抽根烟,或者状态又能找回来。按照中国古代的桥段,就是“悬梁刺股”,用疼痛来刺激危机感,“去甲肾上腺素”就会大量分泌。

它有助于扩张血管,让大脑有足够的血流量,以便提供更多的养分。有些面临中考和高考的孩子,他们非常用功,都是超负荷的在复习,因此有些家长也会带他们去做高压氧,让孩子的脑袋可以更清醒,快速地消除脑部的疲劳。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注意力就是叫注意力,根本不存在专注力这个名词。

专注是一个动态的行为,不能成为一种能力。专注等同于集中,集中受到自我控制意识和自我调节功能的影响。

专注力和注意力有什么区别?
专注力和注意力有什么区别?
专注力和注意力有什么区别?
专注力和注意力有什么区别?

0
骚气的泪水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6-21之前

这是有区别的。确切的讲专注力和注意力最大区别在于注意力是大范围的形态,专注力是更高阶表现。所以,如果是就大范围的注意力(比如固定坐在座位上、不离开教室等)来说,其注意力因年龄不同,大约是以下的时间长度:3岁→15分钟 6岁→30分钟9岁→45分钟 12岁→60分钟如果是更高阶的专注力(比如要专心堆积木、完成作业等),时间就会较注意力缩短许多,这也说明要小朋友长时间很专注地做一件事是蛮困难的:3岁→6分钟 6岁→8分钟9岁→10分钟 12岁→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