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家长不喜欢和孩子一起在家玩游戏?

问答分类: 游戏为什么有些家长不喜欢和孩子一起在家玩游戏?
9 回复
0
艾羊育儿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8之前

有很多家长,不喜欢和孩子一起在家玩游戏,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对游戏的概念、范围认识不足。

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对于孩子来说,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孩子们的意义,如同工作、劳动、活动对于成人的意义一般重要。

孩子可以在游戏状态和场景中,自由进出。比如,若孩子有很多玩具娃娃,他可能会随时把它们当假想朋友,然后开始自言自语,与自己的朋友“交谈”;而当你在一旁叫他时,他会应你一下,然后又可以马上切换到他的幻想世界中去。

游戏的种类很广泛,可以包括情绪游戏、打闹游戏,知识性游戏等等。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认为,游戏其实就是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更轻松活泼的方式,与孩子们相处。

就我自己来说,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和孩子进行游戏,游戏的主题也丰富多样,打闹游戏、情绪游戏、知识性游戏等等。

而游戏的地点也许是公园、人行道上、超市等等:逛超市时,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会跟孩子讲各种图形、颜色(知识性游戏),而在公园里,则是我和孩子进行打闹游戏的最佳场所。

各种各样的游戏,不仅让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加轻松活泼,少了很多冲突和对抗,也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

2、不知道玩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多方面的益处。

其实,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满足好奇心、发现自我价值,满足探索的欲望,也能让孩子消除孤独感和无力感,让他们增加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

▲游戏让知识学习更有趣

知识性游戏,可以让知识的学习,更加有趣。

知识性游戏的范围涉及的内容很宽泛,涉及自然、数学、语文、科学、物理、化学、医学等各个学科,通过各种简单的游戏,让孩子生动形象地接触很多概念,比如动植物、数字、风、光、力学、热能等等。

记得,曾有一医生奶爸,为了给自己儿子科普外科知识,他专门在网上购买了相关的手术器具,并从菜市场上专门挑选很多类似人体器官的水果,给水果做起了手术。

他给火龙果开腹切除黑色瘤块,给小山竹进行腹积水引流,给小卷心菜摘除盆腔肿瘤,给柚子做脑出血手术,给芒果切除阑尾等等。用趣味性的方式,成功完成了对儿子的外科知识启蒙。

▲游戏链接亲子关系的纽带

打闹游戏、肢体接触游戏、情绪游戏等类型的游戏,是链接亲子关系的纽带。

从孩子出生开始,游戏就成为了链接亲子关系的纽带,比如父母与孩子之间通过最经典的躲猫猫、捉迷藏,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孩子的相处,难免会产生不愉快感,甚至分歧和冲突,然后让孩子产生委屈感、孤独感和无力感。这时,游戏作为情感链接的就更加明显了。

比如, 有一次,我正准备要出门,但孩子却特别黏人,死死拽着我,哭着不让我走。此时,我可以选择,直接离开,让他继续哭,让他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

但我选择了先跟他玩个游戏再走,我把他抱起来,跟他说,“好吧,我不走了,我要跟你睡个午觉”。然后趴在他的腿上,假装一边打起了呼噜,一边吧唧着嘴,往他肚子上蹭,然后他伸出手来,试图捂着我的嘴,不让我打呼噜,我们就在笑声中,持续了几分钟。然后,他终于愉快地放我走了。

当然,具体需要做什么样的游戏,要看具体情况,家长平时可以多看一些亲子游戏主题书籍,积累了一些游戏的主题,从中得到启发。

3、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玩游戏

▲放下身段和孩子玩游戏,从最简单的装傻和搞怪开始

由于在工作或其他场合中,父母们习惯了沉稳、成熟、一本正经,让他们摆脱自己的日常角色,从容放下身段,放下自己的尊严,俯下接近孩子,变成孩子合格的玩伴,有很大难度。

心理学家们认为,年幼的孩子,时常会感觉自己弱小无力,也时常感觉自己很笨。他们很喜欢看到别人愚蠢、犯错。

所以,当你不知道如何开始和孩子玩游戏时,你就装傻,搞怪,或做一些在孩子们看来很愚蠢的事,通常笨拙地犯错、夸张到极致是很好的办法。

唱好笑的歌曲、假装跌倒、四处乱舞;
累极了不想动躺下装死、装病人;
让孩子当医生,积木快堆好时,却突然全部倒塌。

别担心,通常你做完这些动作之后,孩子肯定会给予你笑声作为回报,通常是越傻、越夸张,效果越明显。

所以,当你不能确定,你是否和能孩子开心地玩时,“不妨问问自己,能做到的最夸张的事情是什么?”

时常,在网上看到很多爸爸,让孩子在自己的身上画画、帮自己化妆、编辫子,这就是很好的游戏。

而明星奶爸邓超会和孩子做各种游戏,绝对是最会用搞怪手段虏获儿女“芳心”的高手。

而我国的文学家钱钟书先生在女儿钱媛小时候,就经常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女儿“傻傻地”玩游戏,比如当女儿的大马,趁女儿睡觉时,在她脸上画大花脸。

▲观察孩子关注什么,然后加入孩子的游戏

心理研究表明,只有当孩子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才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开发。

所以,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开始玩游戏,观察孩子正在干什么,或者在关注什么,然后加入孩子的活动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比如,孩子正在独自堆积木,你可以坐下来,拿过一些积木加入孩子的行列,自己也开始动手堆。

在这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比如,把你手中的积木递给孩子,或者从孩子手中拿过一些积木等。关注@艾羊育儿,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0
一夕一晨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8之前

很多时候家长喜欢与孩子各玩各的。去过不同的家庭做客,会发现:孩子玩孩子的,大人玩大人的——刷朋友圈或撸游戏等。究其原因,还是家长自身的观念有问题,觉得孩子和家长是两个不相干的个体,纡尊降贵陪伴孩子是一件很可笑、很不能接受的问题。

0
鹏妈育儿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8之前
的确是有很多家长不和孩子玩游戏,他们认为孩子没有必要陪玩游戏,玩游戏是孩子自己或者是和小伙伴们的事情。我感觉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很多家长的爱心不够。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没有把养育孩子当成养育重点。
二、是很多家长没有足够育儿知识。育儿知识与经验的不足,也会让很多家长没有意识的去育儿。
多看点育儿书籍,多吸取他人的育儿经验。多陪孩子玩优秀,会发现和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多高兴,孩子是多优秀与可爱!

0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8之前

家长不喜欢和孩子在家里玩游戏,大概有以下几类原因:

第一,如今父母都是职场居多,大多数父母都忙于工作,回家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大多以累为借口而不陪伴孩子游戏;

第二,家长不太注重家庭游戏对孩子的重要影响,认为陪伴孩子可以选择亲子阅读的方式,游戏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玩,学不到什么知识,对于亲子游戏的认识不足;

第三,有些家长属于严厉型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经常批评他们的言行,或对进行亲子游戏互动不感兴趣,简单敷衍,也会导致孩子的参与积极性降低,参与意识锐减。

0
家有双语娃和喵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8之前

孩子在幼年时候,喜欢玩过家家,捉迷藏,角色扮演之类的游戏。这些游戏虽然简单,但全身心投入进去玩,也是挺辛苦的。

有时候家长平时工作忙,可能回家没有时间精力再去陪着孩子全身心投入的玩是一个原因。再大一些,孩子可能会喜欢一些诸如下棋、手工等益智动手类的游戏。

这些游戏本身其实都挺有意思,但是有些家长不喜欢也不会玩,因此也就不太陪孩子玩,也有可能是原因之一。

有时候,家长不是不喜欢和孩子玩,可能本身连这种游戏都不感兴趣。让家长完全为了孩子去舍弃自己的本性,个人也觉得对家长不太公平。

但需要分清的是,不喜欢和孩子玩游戏可以,但是需要找到其它的陪伴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和增加感情。

例如:亲子阅读,一起外出等等。因为孩子需要和父母沟通,需要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这些必须建立在和父母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之上。只有在和父母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之上,孩子才有安全感,才可能成长为一个快乐的孩子,进而成长为一个积极乐观的成年人。

总之,不喜欢和孩子游戏没有关系,但如果不重视陪伴孩子,家长还是要及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要尽量抽时间多陪陪孩子。

孩子真正需要父母陪伴玩耍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既然为人父母,还是要珍惜。

0
小王子爱上狐狸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8之前

确实有这样的一些家长存在,但目前来说大多数家庭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孩子的亲密互动也成为育儿过程中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能,这些不喜欢陪孩子玩的家长,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亲子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有多重大,也没有尝试过去和孩子一起体验一下这种难得的乐趣。所以,应该尽量地和孩子多互动,你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温暖与幸福。

0
青青宝贝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8之前

家长不愿意配合孩子,与孩子一起玩游戏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这要看家长的个人性格,有的父母平时就喜欢安静,不喜欢闹腾。有些父母平时带孩子也少,与孩子亲密度不够,总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孩子,觉得孩子玩得游戏好幼稚,不想参与进去,觉得太无聊。

2、父母工作压力大,每次回家后就是想摊在沙发休息,一点也不想动。孩子邀请父母参加游戏认为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体谅父母的难处,总是闹个不停。有时孩子不但邀请不动父母,甚至还会召开打骂。

3、父母不重视家庭游戏,认为孩子就知道玩,不务正业,还不如去好好学习来的实在。

4、有些父母愿意配合游戏,可是上班一天确实很累,还得忙家务。父母随便敷衍孩子,而孩子不知疲倦,玩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搞到不欢而散。

0
诺妈家有男宝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8之前

不喜欢和孩子在家玩游戏的家长,在我的理解里,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家长本性喜静,面对一个翻天覆地的熊孩子,无法提起兴趣。二是这个家长工作很忙,平时与孩子单独相处也不多,亲子关系不密切。自然也喜欢。总而言之,不喜欢和孩子打成一片的家长,大多孩子有祖辈抚养,没有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0
小可的世界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8之前

有一种可能是对于身份的转变还没适应过来,爸爸妈妈这种感觉,这种孩子出生就赋予的身份,有些家长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的。

另外一种可能是家长在忙着别的事情,比如玩手机。现在很多家长都有手机,即使陪着孩子时也不忘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忙着晒生活,晒孩子,忙着看点赞或者给他人点赞回应留言等等。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家长觉得陪孩子玩耍很麻烦,要考虑孩子的年龄适合什么样的游戏,孩子会喜欢什么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和带动,都是挺麻烦的,干脆就让孩子自己一个人来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