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来说就是游戏能够更快地带来更强的成就感,闯过一关,你的角色就会提升能力,然后再去闯下一关。玩一场《王者荣誉》,大家都从同一个起跑线开始,通过不断杀人、补兵、提升自己角色的实力,最终击败对手。游戏会给你提供一个短期的目标,让你非常容易达成,然后再不断积累,出现更多目标,让人无法自拔。
很多数学老师都喜欢这样跟学生比喻,解数学题就像是闯关,实际上解开一道题是很有成就感的,但可能你花很多心思去解一道题,结果却是错的,这种情况会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解下一道题的勇气。同样的道理,游戏也会带来挫败感,但因为表达形式的不同,孩子可以接受这种挫败感,并且重新开始闯关。
其实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很容易沉迷一样东西,可能是某种爱车或者某个模型玩具,游戏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不知道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沉迷游戏了还是其他原因,但沉迷和喜欢这两个词并不是具有同样意义的,我们对待游戏往往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不妨我们把问题稍微转换一下,为什么孩子不喜欢沉迷学习?因为学习能带来的成就感太低,目标太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成长,也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利用学校所学的知识。其实如果真正了解一款游戏的话,你会发现游戏本身就是对于陌生事物的学习过程,每个游戏的玩法不同,你都需要通过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然后利用你所学的东西闯关或是战斗。
好的游戏给孩子带来的收获可能并不比一篇名著差,但往往大多数游戏都只是带来乐趣而不具意义。正确引导孩子去玩一些更有意义的游戏,而不是仅仅躲在一个单纯让自己爽的世界里马不停蹄地忙碌,我想这更重要一些。
任何一种“沉迷” ,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或者原因!当孩子开始“沉迷”时,我们在做什么?
- 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需要帮助时; 当孩子遇到伤心事需要吐露的时候; 当孩子想和父母亲子游戏或想拥抱自然时,我们……也许忙着工作没时间,也许迫于压力无心顾及,又或者在孩子身边玩游戏……
- 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种无助又或者难过的情绪占据大脑时,就会生出逃避、麻痹的想法去对抗,这时还有什么比“沉迷”于游戏更有利于排遣呢?
- 一旦沉迷,孩子就像染上了一种“瘾”,甚至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离开游戏就会感到无聊甚至烦躁,暴躁!
所以,找到孩子真正“沉迷”的原因,然后帮助孩子一起改变。我想没有任何一种游戏会比亲子版真人游戏或者优质的亲子陪伴有吸引力了。毕竟工作再忙,时间再紧,教养孩子的时间不能省。因为这是对孩子成长负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提的好我来分析一下,孩子喜欢玩游戏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请各位家长重视起来。
1:因为现在大人家长们都玩手机,没空搭理孩子,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所以总没人陪孩子一起玩,是不是很有同感呢?孩子也是需要陪伴的和关心的,你老不陪孩子玩,孩子就只能自己去玩了,所以导致孩子只会对手机游戏感兴趣,说白了就是找到了精神依赖了,这个请大家一起重视起来,放下手中的手机多陪陪孩子吧!
2:家庭因素,现在社会压力巨大,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大多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对隔辈人就份外宠爱了导致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这么早晚把孩子就宠坏了,还是那句话孩子需要大人的陪伴。
希望大家重视起来,多多关心孩子,善待孩子。
知道饥饿营销吗?
现在你需要的是反其道而行。
把他关在一个房子里,切换与外界联系,除了游戏任何消遣方式都不提供。包括电视剧,漫画,动漫甚至书籍都不给,只能打游戏。差不多就送水送饭。3到5天左右吧,我保证他这辈子都不会有玩电子游戏的欲望。
来自一个游戏荒的亲自体验
曾经我是一名前10的学生,值得有一天我兄弟把我带到一个奇妙的地方,那个地方叫做召唤师峡谷!
刚开始我什么都不会玩,打人机都能让人机玩死,打匹配一局中不死十多次我都不好意思说,然后我兄弟很生气的说,你别玩了,真jb丢人,退网去吧你!这句话似乎激怒了我,从哪以后我就天天练习LOL,最终我不再是那些坑比了,而是一名拥有段位的玩家!我很开心虽然我的段位不高但游戏嘛,开心最重要,所以我想说的是,再坑的队友也会变成一名大神,而一名大神说不定就会在你晋级的时候给你坑的很惨哟,哈哈!
3月份微博爆出一对兄妹沉迷于网络游戏牵手跳楼。
3月22日下午两点多,11岁的航航牵着9岁妹妹的手,从家中4楼楼顶跳下。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几天后,两个终于保住性命,但航航面部塌陷、眼睛失明,至今病危,而他的妹妹则双腿骨折,肺部严重受伤。
当被问起跳楼原因,孩子竟说:玩游戏《和平精英》后,觉得自己有特异功能,可以飞,从楼上跳下来也摔不死。
这就是家长教育的失败。孩子都11岁多了,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了,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也分不清?这是多么悲哀!甚至在记者采访时,父母还说是因为游戏,难道自己就没有问题?
有的家长,自己看孩子的时候,觉得太烦,扔个手机孩子不闹就好。跟本不管孩子,孩子什么样子,估计他们都不清楚。
在这个网络时代发达的社会,孩子们不可避免就会接触到网络,网络游戏成了他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而该如何让孩子不沉迷于游戏其中呢?
孩子在3岁以前,尽量不让孩子过多接触手机。家长在孩子前面也不要过多玩手机,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随着孩子的长大,更要控制孩子玩的时间。
儒家学说指出,一个人必须不断滴和外界接触,离开了这接触,这个人就等于一张白纸。所以,平时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户外运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有问题及时找办法解决。而不是拖到已经给孩子带来伤害了,才明白,那时已经晚了。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当代社会的各种干扰,很容易让孩子走入歧途,所以一个人有多自律,将来就会有多优秀。
总之,就是网络时代,沉迷网络游戏,毁掉一个孩子是分分钟的事情。同时,合理善用网络,也会让一个孩子变得特别优秀。
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引导工作,避免沉迷网络,沉迷于网络游戏。
因为游戏能获取愉悦感,比如抽到好角色好武器,收集到稀有装备,或是角色升级,能力提升,都会觉得我变强了。嗯,这波我很强。又或是,打进排行榜多少多少名,都会有一种激动兴奋愉悦的情绪涌现出来,他们在游戏中找到了存在感,这就是孩子为何沉迷游戏的部分原因
接下来分享一下,戒除深度网瘾的方法和我的一些个人经历,以及对游戏的认知的变化
游戏升级,这个过程是有终点的,升满级,拿到所有装备,排行榜第一,一个游戏的全部价值就榨干了
我自己曾经玩DNF两个月,现在已经不玩了,那时候天天打怪刷到吐,一个游戏肝到一定程度就离弃坑不远了。当然除非是信仰
我曾经也一度沉迷游戏,一天玩20小时那种,后来是怎么改变的呢,我见过的游戏多了,玩的多了,见过的套路多了,也就没多大兴趣了,从自由开放的像素游戏我的世界,到画面精致壮观的大型主机游戏,从FPS到MMORPG,从端游到手游,虽然我没有像敖厂长那样挖掘非常多的古老经典游戏,冷门小众游戏,但我认为自己玩的游戏也是相当多的了
慢慢的手机电脑上的游戏,从几十个删到只有一两个,一般平日玩的就那一个,崩坏3手游,二次元大屌萌妹,声音可爱动人,清爽画风,华丽特效,额,好像暴露了什么。我可不是那种令人感到恶心的,看图舔屏那种,那种宅就是给御宅一族抹黑呀
说一下,当今连大学教导主任都在玩的王者荣耀(・・),也个人对moba类型的游戏不怎么感冒,玩过lol,钻石局都是炸鱼塘的存在,这手机游戏真的这么好玩?我也就玩过一个星期,没有深入了解每个英雄的技能特性,公平的竞技,多样的玩法操作,额,游戏很好,我选择崩坏3,玩游戏稍安勿躁,慢慢玩,重在过程,一点一点变强,然而还是没能阻止我氪金648,万恶的德莉傻
简言概之就是
1.玩的多了,就学会了挑选游戏,就不是什么游戏都沉迷了,玩的时间相对会少
2.要有自己的游戏价值观
用自己赚到的钱,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充多少随便你,你开心就好,玩多久随便你,记得明天上班别迟到就行
学历越高,工作岗位待遇相对更高,相对,有了更多的钱,才能更自由的玩游戏,你自己看着办,别忘了有钱给家里送点
3.玩游戏有打职业的,有游戏测试员的,有直播游戏的,都是收入获取途径呀
对于那些用大好学习时光全天玩游戏的,不为自己前途着想的小孩子,我想说你用你爸妈的钱,玩出个普普通通的号,打个白银段位,有个卵子用哦,不打个最强王者开个直播间捞钱,你自娱自乐的作用很小的,你知道吗?你爸妈不可能养你一辈子的,能不能拿出点骨气来,证明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站稳脚步哟
人生这么多排行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都有一个排行榜,你咋不在现实里冲排行嘞
本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大家看个笑话就好,我撤啦,下午工地还有好多砖要搬呢
游戏,为什么叫游戏呢,游玩和嬉戏简称叫游戏。我先说下我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吧。第一,学习和生活压力太大,没时间放松,我高一一个星期放一天假,时间根本不够啊,星期天要洗校服,写作业,复习,有时候还要干点家务,真的忙,出不去就只好玩游戏了。第二,唉,我从小就喜欢去户外探险,可惜能去的地方太少了,而且好不容易找到个好地方,时间又太短,玩不好
这是上次我们放假,三天,难得的三天出去玩的时候拍的,真的好玩。
第三,生活每天重复,太无聊了,一天就是起床吃饭去学校上学放学回家吃饭睡觉,天天都是这样,对于我这种想象力丰富的人,天天想着世界末日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者生化危机什么的人来说太无聊了。但玩游戏不是,没把都不一样。
第四,中国的教育,家长让孩子放松的太少了,我妈妈就不知道怎么正确教育,青春期的我天天和妈妈吵,我只能打游戏发泄一下了。
哪里是现在的孩子会沉迷游戏——什么时候的孩子都会沉迷游戏。(一些心智不太成熟的大人,也跳不出这个坑。)
游戏之所以容易让人沉迷,除了“不枯燥”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是它能让人在不怎么费事儿,且时间不长的情况下,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对于在现实中很难通过努力获得这两种感受的人来说,游戏,就成了安慰剂。
而游戏的设计者,或是为了增强游戏体验,或是为了增加利益收入,往往会根据玩家的需求调整开发策略,改进游戏内容,让沉迷者更加不能自拔——想什么,很快就能有什么,现实中哪有这样的好事?
其实适当地玩玩游戏,让自己暂时忘记现实中的压力,也无可厚非。这效果和看场电影差不多。可问题在于,游戏的体验粘性太强(就是专门这么设计的),意志不强的情况下,很难控制时间。
因此,对于孩子来说,最好不要让他通过玩游戏来放松或消遣。在源头杜绝沉迷的可能。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难免有困惑。欢迎关注@为父笔记 ,一起交流,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