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有一段时间也是这样的,只要是竞技性的游戏,自己输了,没有得到第一名就开始大哭大闹,本来是很好的游戏时间,最后闹的大家都不愉快,孩子们也不愿意和她玩,大人们也都哄她说你是第一,是第一。后来我采取了这样的办法:
1、看了兰海老师的超级育儿师的一级,里面提到结果动机太强的孩子可以多让他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里面是妈妈带着孩子去学习滑冰,大家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她也亲眼看到了妈妈摔跤,对于结果会释然一些。
2、给孩制定了一项红白球的规矩记录她的情绪,告诉孩子如果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可以得到白球,发脾气就会得到红球,一定时间如果白球多,就可以得到奖励,注意规矩可以量化直观可见。
3、孩子的情绪发生的时候 体谅他,不要过多的苛责,但是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一定要好好的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这样会给其他人带来困扰,事情的结果是不好的。其实过程也是很美好,利用图片等他记录过程,享受这种美好!
亲子游戏主要就是图个高兴,太在意输赢的话,失去了原本的趣味性。我觉得如果孩子很在乎这个结果,那么可能是他需要获得认同感。我会告诉他,成败得失并不重要,每个人都会经历,游戏的目的不是竞技和比拼,而是快乐。当然,我家孩子也出现过这种情况,甚至有一次因为输了游戏还哭过,这都是孩子必经的成长经历,家长好好引导才是关键。
孩子太在意结果,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他想通过赢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家长的表扬。其实你可以每次在孩子输的情况下,也给予孩子表扬,告诉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你看到了孩子的努力,输了说明孩子还有进步的空间,我们一起加油。
孩子会在意游戏结果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理解宝妈的提问,是出于对孩子胜负心过重的担心。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可以同样通过游戏来进行引导。
越是害怕输的孩子,说明他还没有做好准备,而这个时候的输,对于孩子的自信是又一重的打击。
所以,在亲子游戏中引导孩子对输赢这个问题释怀的关键点,在于帮孩子建立真正强大的自信心,而第一步就是让孩子赢,哪怕你是明显让着他的。
没必要担心孩子会由此变得“耍赖”,当孩子内在的自信还没有建立起来时,光从表面上要求他是没有意义的。孩子其实也能分清现实和游戏的差异,即便他知道你是让着他的,但这种赢的感觉仍能让他雀跃。
当孩子的自信和游戏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时,他就会开始主动要求你不要再让着他。
你所要做的,就是掌握这个程度,从让孩子赢,到孩子慢慢需要很用力才能赢,再到孩子最终靠自己的能力赢。
在一次亲子穿越赛的活动上,我和女儿只拿了个第五名,前三名有奖牌和小奖品。小家伙很是失望和沮丧,嘴里发着牢骚,见到得了前三的小朋友,心里很是不痛快。
于是我们两个有了如下的心历路程。
首先、总结比赛的失误地方,看看自己比别人差在哪里,输也要输的心服口服。
穿越赛要求,在从起点跑到终点的过程中,边跑还要边找资料给出的标志性景物,并拍照。最先跑到终点,且标志物完全按照顺序一个不落的找到,算获胜。
我俩总结出:第一、在给标志物拍照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第二、我俩个应该分工合作,一个负责找目标,一个负责根据手中地图做指挥,不要两人一股脑的都干一样事儿。
如果要是克服了这两点,能节省出许多时间,不说拿第一,至少能获奖了。所以,没能拿到奖,不能把气撒到别人身上,还是自己某些地方做的不到位。
其次、想想在比赛中的优点是什么。
虽然在拍照过程中浪费了许多时间,但我们拍的质量是最好的,也是最符合要求的。有好多比我们先到的,都因为拍的照片不合格,而取消了参赛资格。
这点是我两个最满意的。也让小家伙明白了,认认真真完成比赛,不偷奸耍滑,才能有资格与别人竞争。
再次、用肯定,驱散心中的阴霾
我们虽然没能进前三,但是我们和第三名只差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说明我们也是很优秀,很棒的。这是第一次参加没经验,下次要是再有类似的比赛,谁拿第一还不一定呢,加油!
因为听到夸她也很棒,小家伙很是开心。
最后,给孩子一个奖励
比赛的奖品没拿到,爸爸妈妈的奖励不可少。奖个毛绒玩具,送个小蛋糕,犒劳犒劳我们这个勇于拼搏的小选手。
经过这么一番历程,小家伙每每都是很快活地回忆这次比赛,并很期待着下一次比赛的来临。对于名次,反而不那么心心念念了。
告诉孩子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努力了,享受其中的过程就好了。胜不骄败不馁,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失败,最重要的是活动的这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不要去想结果。所以在亲子游戏中也不要刻意总是让孩子赢,也要让孩子尝试尝试失败的结果,锻炼孩子的抗挫能力。
亲子游戏主要是大家能玩的开心,高高兴兴的,不必刻意去追求赢的结果,孩子如果特别在意的话,我会告诉他,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玩的开心了,有的时候结果并不是一切,享受过程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如果过分追求结果,很多事就会变的很乏味的。
我家孩子有一阵就是很在乎自己的输赢,那时候她喜欢让我跟她下棋,总想自己赢。刚开始我是会让她的,故意输给她。目的是想让她对游戏有兴趣。后来发现她在乎输赢后,开始不让了。从一局开始赢她,让她意识到她也会输,但是总体她还是赢的,慢慢的过渡,到后期故意全部赢她。看她的反应。刚开始她会有点恼火,我就会故意又让她赢。这样反复多次以后,她就没有那么在乎了,也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实力才能赢。 总体上,我们家游戏中碰到这样的事情我都是这样来做的。
输赢可能每个人都会在意结果,孩子也不例外。试问谁喜欢失败,谁喜欢输呢?没有。差别无非是有人可以坦然接受输的结局,可以引导自己沮丧的心里,那对一个孩子来说想靠他自己来疏导这种挫败感可能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那么作为妈妈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第一:也是一直在强调的,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挫败感,和失落的情绪。我见过有的父母这样说孩子:“输不起吗,输不起就不要玩了”。试想在孩子那么挫败的情形下说这样的话,对孩子是怎样的伤害?
第二:接受孩子情绪,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想赢,但是输了很不高兴,不甘心,但是我们还有机会,还有很多游戏等着我们区挑战,妈妈和你一起看看我们哪里做得不够好,下次努力!然后拥抱下孩子!给孩子的感觉:妈妈在意得不是你的输赢,只要你努力就好。
第三:平时在家可以适当个孩子玩些这样得竞技游戏,培养孩子接受失败的能力,培养孩子正视输赢的坦然。举个我家的例子:孩子和我下五子棋开始,她不太会,我就会故意设置下让他有输有赢,我输的时候我就会说:“哎呀,粗心可,下局要注意”。通过家长的言行开影响孩子。
总之接受孩子得情绪,肯定孩子玩赢的心理,多花心思在平常事上,孩子回慢慢变得抗挫,并乐观接受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