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材料:手抓球、彩色纱巾
游戏步骤:
步骤一:将彩色丝巾塞进手抓球中,颜色越多越好。让宝宝将球里的纱巾一条一条的取出来,锻炼宝宝小手的精细动作。每取出来一条,可以问问宝宝“这条是什么颜色的呀?”如果宝宝不知道,家长可以反复灌输这种颜色名称,还可以跟宝宝一起找找家里哪些物品也是这种颜色的。
步骤二:所有的纱巾都“解救”出来了,游戏就这么简单结束了?还没有哦,家长可以跟宝宝用纱巾玩捉迷藏的游戏哦。用纱巾将宝宝眼睛轻轻蒙住“Peek-a-boo!”宝宝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妈妈,你变成绿色的了!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绿色!”
步骤三:再来一曲纱巾舞,让宝宝沐浴在彩色柔软的纱巾里,他一定会玩的满头大汗,乐此不彼。
步骤四:玩累了,还可以让宝宝将纱巾塞回小球里,他们也会一遍又一遍的拉出来,一遍又一遍的玩着相同的游戏,却足可以让他们开心快乐地玩上小半天。
锻炼能力:
1.精细动作:宝宝在用抽、拉、捏、拽等动作取出纱巾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小手的精细动作,让宝宝更加灵活的运用小手指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2.触觉感知:彩色纱巾是很多早教机构都会运用的教学工具,即柔软安全,又色彩鲜艳,宝宝在玩耍纱巾时,既能感受到材质的柔软细化,也能在舞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纱巾轻飘飘的质地,对于宝宝的来说是非常理想的玩具之一。
3.色彩认知:对于小宝宝来说,家长可以选择纯色纱巾来玩耍,还可以让宝宝试着将不同颜色的纱巾叠加,看看透过两种或多种颜色的纱巾,世界会变成什么不一样的颜色。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选择多色或更丰富花色的纱巾来玩。
4.大运动:宝宝在玩耍纱巾时,抛、接、挥舞、跳跃等等都可以很好滴锻炼到宝宝的大运动能力,即消耗他们多余的精力,又能增强宝宝的肢体协调能力。家长可以在旁边放上一曲欢快的音乐,也可以和宝宝们一起在彩虹色的纱巾中跳舞,多欢快的亲子时光啊。
请点击下方 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通过游戏,孩子学习周围的世界,适应环境,并使之内化,通过与自己的玩偶一起玩,孩子驯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尤其对他情绪影响最大的那些场景。他会不断重现睡觉,吃饭,上厕所等这些情形,他责骂或者爱抚玩偶,喂它吃饭,换尿布。
随着年龄渐长,孩子需要一种氛围,一些玩具来激发她的好奇心,让他能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造。即便孩子只是乐于临摹一张图片,模仿一段音乐,也会带给他绘画和演奏的自由,带给他某种满足感,帮助他去创造发明,对自己的能力建立信心。
在游戏的过程中,他学会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哪些事适合我,我也喜欢的游戏?”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他学会去感受他人,理解他人的反应。哪几个是我真正喜欢一起玩,玩起来很开心的小伙伴?体力的消耗能释放他的运动冲动,我们看到孩子总是兴高采烈的打闹、跳绳、攀爬、奔跑、舞动,玩跳房子等游戏。如果他不能在游戏中释放精力,他会变的焦躁不安。
借助游戏,孩子懂得必须遵循某些规则,面对失败,学会输得起,从头开始。
丰富多彩的游戏增加孩子的愉悦,灵巧、知识和各种技能。有些游戏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的重要性,另一些游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堆一座小房子,建一个城市,还有一些游戏让他们学习平衡,建立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还有一些激发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的发育,获取真正的化学、物理、天文等经验。另外不能忘了当孩子进入音乐、舞蹈、绘画、模型制作、魔术、马戏、戏剧、电影、体育等世界时,所有这些游戏都会让他们深深着迷。
关注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亲子游戏的好处,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来说,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让亲子之间相处更加和谐融洽,也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感,从父母的角度来讲,全身心陪伴宝宝进行游戏,也是增加了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和理解,从孩子本身角度来讲,一方面增进感情,让孩子心情愉悦,另一方面也是锻炼孩子智力或者体力,增强感官刺激,开发了孩子的智能。
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孩子来说,如果父母能够全身心地陪伴孩子进行游戏,那么孩子肯定会从内心感到非常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的安全感;而且我觉得,通过亲子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各方面品质,而且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沟通,使亲子相处更加的融洽温馨。
看到这张图,虽然色系特别美,但多少会有些伤感、心疼吧!因为孩子缺少陪伴。
那我们来说说亲子游戏有哪些好处呢?咱们从各个年龄段来看看都有哪些益处吧☺
第ー,亲子游戏促进孩子智智力的开发和动作的训练这也是亲子之间情感沟通的自然途径。
第二,是根据孩子身体和认知发展的特点,不同年岭的孩子适合的亲子游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刺激感官的游戏,可以促进零到一岁孩子的大脑发育。训训练大肌肉群可以作为一至两岁孩子的重点游戏。
第三,两到三岁的孩子可以多做促进精细动作的游戏。
第四,阋读和表达数字和方位能力的训练最好融入到到六岁孩子的游戏中。
第五,小学阶段所有的游戏要围绕孩子的综合能力开展。
我是燕子李三,一个致力于听见、看见、理解孩子的二宝妈。
我认为亲子游戏的好处,除了游戏本身带来的好处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家长和孩子更加了解对方。亲子游戏就像一个媒介一样,可以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对方,也让对方更了解自己。
美国会根据这个评判你有没有资格做父母,没错,就是它!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奇爸奇妈(专注分享宝妈宝爸最关心的育儿知识)
在国外的教育中,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电影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国外的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出去郊游。
尤其是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大包小包地就提着上车了。
这是一种很好、很简单的游戏方式。
家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和孩子沟通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和情感。
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美国的法律中,如果认为你是一个不合格的父母,会强制从你身边剥夺抚养权。
在他们看来,父母能否让孩子健康地成长,亲子游戏是最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
那么亲子游戏为什么受到他们如此的重视呢?
1
亲子游戏的意义
亲子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的活动。
这种活动是基于亲子感情为基础的,也是父母与孩子交往的一个重要形式。
随着大家的育儿观念逐渐变化,更多人也开始接触了“亲子游戏”这个概念。
那么亲子游戏有什么意义呢?
你最担心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国外,子女和父母会用拥抱,亲吻的方式打招呼。
但是国内往往由于腼腆含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只有普通的吃饭,聊天。
甚至是直接给孩子钱,让孩子直接买礼物。
这样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在他看来,你不过就是能保证他活下去的一个工具。
这个时候,亲子游戏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把你当做他的朋友,可以陪他玩耍,聊天。
当孩子愿意敞开心扉的时候,你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状态,身体情况。
便于父母及时为孩子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大家最担心的儿童性侵案!
智力发展远胜于学习早教班
国内的学习竞争压力很大,每个父母都恨不得孩子赢在起跑线。
当你在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各种学习班,为了孩子的成绩发愁的时候。
你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东西,“玩”也是能提升孩子智商的。
大部分父母会觉得孩子“玩物丧志”,采取了各种措施,想方设法地要阻止孩子玩游戏。
但是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
科学研究证明:儿童在亲子游戏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更丰富。
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的社交王
在亲子游戏中,因为涉及到大量的交流和沟通的言语,有助于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在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下,孩子会承担起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责任。
当孩子和父母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获得快乐地体验,并且容易形成开朗的性格。
有责任,会说话,开朗自信的性格,往往就是那些社交能力好的人所具备的!
2
父母必须知道的3个亲子游戏原则
不要限制游戏的玩法
大人会被很多条条框框给限制,比如我们觉得篮球应该是用来打的。
当孩子去踢篮球的时候,父母就会去出声制止。
其实没有谁规定篮球就必须用手打,只是因为我们见到很多人在打篮球,自然而然就被固化了。
当孩子没有被这些思想给固化的时候,父母就不要去限制孩子。
同一个玩具有不同的玩法,也许孩子自己创造出了新玩法也说不定呢。
重要的是他玩得很开心,不是吗?
不妨和孩子抱着一样的童心,试着回到那个天真烂漫的时代吧!
鼓励孩子
当孩子遭遇困境,遇到挑战难度高得游戏时。
千万不要觉得耐烦,表现出孩子很笨的情绪。
作为父母应该给予鼓励,支持孩子勇于挑战自己。
千万不要马上就给孩子提供解决方法,记住你跟孩子玩游戏不是为了挑战成功。
最重要的是游戏的过程。
不妨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自己想出真正的解决方法。
有时候,你真的会被他们的一些新奇而有趣的想法给震撼到!
办好你的“朋友”角色
陪孩子做亲子游戏的时候,记住,此刻你不是父母,而是他的朋友。
朋友会做些什么?不会做些什么?
如果亲子游戏中,你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和孩子一起投入到游戏,那么还不如不做。
你要知道,你现在是他的朋友,你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参与感。
请忘记此刻的“父母”角色。
我相信,当你和孩子玩得很疯的时候,你也会收获到很多东西。
亲子游戏其实是双向的。
国外的父母,不管每天工作多么忙,他们都会做这些:
-
每次回到家,他们都会给孩子一个吻,一个拥抱
-
早上起来带着孩子一起刷牙
-
吃饭时候和孩子聊天
-
晚上睡觉给孩子讲故事,一个吻
-
周末节假日,带着孩子出去郊游
其实这些都是一种亲子游戏,忙不是借口,也不要把为了赚钱的话挂在嘴边。
孩子只会觉得钱比她重要。
你只需要每天陪她做这些简单的小游戏,胜过你给孩子说的每一个道理!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奇爸奇妈(专注分享宝妈宝爸最关心的育儿知识)
游戏的价值
小时候,我家附近住着十多个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而我就是公认的孩子王。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孩子们都愿意跟着我玩的唯一原因,不是因为我年纪最大,也不是因为我有本事、力气大,或者有领导才能,而是因为我最会玩,点子最多,总能想出新颖、好玩的游戏,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游戏的乐趣。
从事儿童教育十多年来,我也常常把游戏应用到教学中。有一次,在教关于一些场所的词汇时(飞机场、图书馆、医院、洗手间等),我把图卡散落地放在地板上,故意给孩子们一些荒诞的指令,让他们去不同的地方,做一些可笑的、违规的事情(比如,去飞机场放风筝、去洗手间吃汉堡、去图书馆唱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抢着参与这个游戏,他们一边投入地表演,一边咯咯笑个不停。第二次上课复习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他们居然把这些词汇都掌握了。
其实,这在心理学上,叫“荒诞游戏”,它具有心理疗愈功能。通过故意犯一些愚蠢而明显的错误,或者假装做一些违规的事,有效地帮助那些因为不合理的“规矩”、“期望”、“纪律”而承受压力的孩子,释放焦虑情绪。
还有一次,在一个圆圈活动中,我和所有的孩子坐成一圈,只留一个空位,然后,让空位右边的孩子,邀请一个他喜欢的孩子,坐到自己的旁边来,但是,他必须说出理由,比如,他很聪明、很漂亮,总是和朋友分享食物、经常帮助别人,等等。游戏结束后,所有的孩子都被表扬了一遍(即使最不受欢迎的孩子也被赞美了一番,因为他被邀请坐到了老师的旁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幸福的笑容,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这一整天他们都表现得特别听话、特别合作。
这其实是一个提升自我价值感的游戏,游戏让每个孩子都看到自身的价值,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受人欢迎的,满足了他们被接纳、被肯定的心理需要,滋养了他们的心灵,因此,他们的情绪、社交和行为都得到了改善。
相反,有些游戏,不仅没有给孩子带来快乐,还会带来焦虑,打击他们的自信。比如,聚会中常玩的“抢椅子”游戏,总会让那些对身体能力不够自信的孩子感到焦虑,让第一个被淘汰的孩子备受挫折和打击,所以,孩子们的笑容紧张而不自然,完全没有游戏中应有的放松和愉悦。
如果把游戏规则改一下,变成允许几个孩子分享一把椅子,结果就截然不同。竞争性游戏马上变成了合作性游戏,最后,孩子们会挤在一把椅子上,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咯咯笑个不停。游戏拉近了孩子们彼此的距离,让他们变得更熟悉、更亲近。
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那么多年,我越来越体会到游戏的价值。好的游戏,不仅能让孩子快乐、帮助他们学习技能,更能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价值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解决他们在情绪、行为、社交方面的各种问题,甚至能治愈心理的创伤。这才是游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