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怕打,可能是被打的次数多了;孩子都不怕打了,为什么还要打孩子?好多余噢!一直觉得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真的是一点用也没有,只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妈妈会打人,在孩子眼里,妈妈是一切美的化身,妈妈会打人耶!难道打人是美的,是正确的?请一定要忍住自己的暴脾气,不要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不要用错误的方式教会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
妈妈们可能都会很委屈,“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我那么疼爱你,你为什么还不听话” “我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努力赚钱给你报兴趣班,你还要责怪妈妈”;孩子也很郁闷,“那是你喜欢的东西,那是你的梦想,不是我的!为什么你要把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在我身上?为什么要把你的梦想寄托在我身上?” 孩子喜欢画画,你却要给孩子报钢琴的兴趣班,还要说孩子不听话!妈妈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爱孩子的方式,多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多给孩子一些关注,不要以爱孩子的名义伤害孩子。
孩子最开始肯定也是怕打的。
倔强了,是打多了,知道逃避不了的打,所以就外表接受了,装倔强来抵抗,让外人觉得他不怕被打了😐
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挺可怜的,他的内心一定多了N多分冰冷。
如果一直这样,孩子长大走上社会也将很难幸福,更不要指望他能为社会作多大贡献了,因为孩童时不被善待的人,就不要指望他长大能善待别人了。
要对这样的孩子进行教育,首先要其父母接受教育,因为6岁前最好的教育是影响教育~“上行下效”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本是一张“白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白纸”要变成怎样的“蓝图”,父母这个角色非常重要。
0~6岁,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期,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从中我们即可看出,这段时间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有多重要。
具体怎么教呢?我们可以参考孙瑞雪老师的31个儿童敏感期,每个时间段孩子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我们了解孩子了,就不会为孩子看似不太寻常的行为而焦虑和苦脑了😊
比如:4~12个月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这个时候就会老爱吃他的小手,靠吃小手来感知这个世界和抚慰他的内心(小孩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2岁前的自学能力超乎大人想象,不信大人可回想下哟)而我们很多不懂孩子的爱干净的大人一强加干扰孩子的这一举动,孩子心里好压抑呀,就这个时期你不给他吃小手,长大了不知在哪个时间也将要吃回来😓
再比如:孩子在4~5岁时会有个婚姻敏感期,孩子遇到他喜欢的人就说:“我要和你结婚,我喜欢你”😀我家孩子在4~5时,就经常跟我说“妈妈,我要和你结婚,我喜欢你”😊没过几天,幼儿园里哪个同学或老师对他温情些,他又说要跟他们结婚了,没关系,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小插曲和特点,过了这个时间段,自然不提了。
而不懂孩子的父母,这个时侯就开始教育孩子了:有打的,有骂的,有担心早恋的,有言语教育的😀真实故事,在我孩子4岁多时,跟他们班的一女同学在公园玩,女同学玩开心了,对我们家孩子说“乐乐,我喜欢你,今晚我要住你家”,此刻,旁边女孩的爸着急了,说“蒙,女孩不能跟男孩子睡”😐
小女孩马上回爸爸:“你为什么天天跟妈妈睡呀”😀
在场的大人立刻无语了!
亲爱的父母们,孩子在4~5时,他们说的喜欢和结婚绝对是很纯洁的,没有我们大人思维里那么多污秽的东西😊
好了,6岁前的教育非常非常的重要,愿普天下父母多多学习些育儿知识,好好善待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
把随我们来到这一世界的每一张“白纸”都绘成幸福快乐的滨纷“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