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业太拖拉 该如何跟妈妈说?

问答分类: 育儿写作业太拖拉 该如何跟妈妈说?
2 回复
0
々结冰的夏季々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5-08之前

1、学习是孩子的事儿,写作业也是孩子的事儿,不管我们如何操心,但这一点必须明确,必须清楚的告诉孩子,让他知道。

我记得小晗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的培养他独立自主的习惯。比如我们告诉他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好吃,那自己就会饿肚子,而不是别人饿肚子,他饿不饿肚子取决于自己怎么做。

幼儿园没有学习任务,没有作业,但是有时候老师会给小朋友们布置一些其它的任务,比如说捡树叶、做手工、带东西去学校等。我们就会跟他说这是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得记着。如果有需要我们帮忙的他要告诉我们,提醒我们。我们有可能会忘记,老师批评的还是他,因为这是他的事儿。

小晗晗上小学的前一天晚上,我开完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回家以后,我们就开了家庭会,讨论了一些事情。当时,我就很清楚的跟他说学习是自己的事儿,收拾书包是自己的事儿,写作业也是自己的事儿。自己的事儿意思就是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怎么去做,同时做得好不好产生的结果也是由自己来承担。

分清什么是父母的事儿,什么是孩子的事儿,并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非常重要。不只是对于学习,孩子成长中的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写作业太拖拉 该如何跟妈妈说?

2、给孩子自主的权利,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在这里先跟大家聊一聊到底什么是自主性。最近刚好在听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奇葩说圈粉的刘擎老师讲的《西方现代思想》,其中就提到了自主性。就是你有选择的自由,而且必须选择,同时,你选择,你负责,你承担相应的后果。

拿孩子写作业这事儿来说,自主性,就是写作业或者不写作业;回到家先吃点东西再开始写作业,还是不吃东西就写作业;是先写语文作业还是先写数学作业;先写难的还是先写简单的;是一会儿写一会儿玩还是一直写,直到写完再玩;孩子可以选择,这是选择的自由,而且必须选择,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在那儿呢。

同时,要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的后果,有利的或不利的。不写作业,第二天挨骂的,站讲台的,很没面子的是自己;或是一边玩一边写,每天写到睡觉时间,那不能去散步,不能看自己喜欢的书,也是自己;写的好,考试好,被表扬,得奖状,体验成就感爆棚,享受愉悦的也是自己。

当我们真正地把把选择的自由交给孩子的时候,才意味着把责任也交给他。接下来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完成作业,写好作业的才可能是孩子。才可能激发出孩子的主动性。

这也是我切身的体会。小晗晗现在三年级了,每天放学后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写作业,他自己时时刻刻想着要先完成作业。有时候我们接了他去超市买点菜,他不去,然后就在车上写作业,我们带他去吃饭,菜没上之前就写作业。我们跟他说来得及,刚放学,休息下也是可以的。他还会说你们是不用操心,这又不是你们的事儿。确实是,人啊,只能操心自己的事儿,也必须操心自己的事儿。

写作业太拖拉 该如何跟妈妈说?

3、在孩子自己负责,自己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先自己尝试解决,的确解决不了,我们要提供及时的帮助。

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建议、引导孩子,和孩子一起找到更好的方法等。但事情依然是孩子的事情。

比如说不认识字可以查字典,这是自己能做的事儿,不知道单词的意思,自己先翻书去找。不会的题目自己先思考,仍然不知道怎么做的放到最后,再找妈妈。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依然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找答案,或者教授方法。

再举个例子,就比如说孩子拖拉磨蹭这事儿。其实孩子心里肯定也想早点写完作业,又快又好的写完作业。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又或是对时间没有概念,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拖拉磨蹭。然后老写不完作业,自己也烦得很。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我们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给孩子提供帮助。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分析原因,提出各自的建议,然后找出孩子自己觉得能做到的,又能对眼下的状况有所改善的,然后去做。我们可以跟进,可以执行的过程中一起复盘。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自己多说,只有自己真正参与的事情,决策才更容易被执行。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供的建议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因为我们不是说他不好,而是帮助他解决遇到的问题,角色不一样,姿态不一样。

小晗晗刚开始也会拖拖拉拉,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作业写很晚,没时间玩,也不能去上喜欢的轮滑课,然后就各种不开心,他自己也很烦。后来,我们两交流,他说他也不知道时间怎么走的,看不见,也觉得自己会浪费时间,时间就过去了。后来,我们用了家里的沙漏计时,他给自己完成作业定个目标,每科作业预计个目标,然后用沙漏计时,让时间看得见。当他感受到集中精力写作业和一边写一边玩所花费时间不一样的时候,感受到高效率带来的好处时,主动性就来了。

写作业太拖拉 该如何跟妈妈说?

放下孩子的课题,让孩子独立自主,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分清谁的课题,分清谁负责,然后为孩子提供帮助,帮助他更好的“自立”。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学习写作业同样的道理。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谈到阿德勒心理学关于课题分离,就讲到即使是父母也要放下孩子的课题,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必须告诉孩子这是他的事儿,我们随时给与帮助,但不能妄加干涉。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也许你会说不行啊,如果交给孩子一定不会好好写,更差劲了。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希望通过发展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价值感、归属感。

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很差,也没有一个孩子就想不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我们更应反思。

0
卖萌无所不能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5-08之前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叫妈妈每天可不可以监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