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怕累,喜欢玩游戏,这个问题我想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
因为,学习需要记需要写需要背,确实也是一项苦差事,除非是成绩很好,一直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的孩子,会对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外,大多普通的孩子一般都认为学习又苦又累的事情。而游戏不但能够激起孩子的兴趣,而且让孩子放松,设置的关卡能让每个玩游戏的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因此,游戏与学习相比,相信一般人都会喜欢打游戏。而孩子阶段,身心发育不成熟,自制力和责任感都还比较弱,这时候他们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把心思都会放到游戏上了。
这种情况建议家长们跟孩子做好沟通,告诉他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告诉他长期打游戏的危害,同时多与老师沟通,家长和老师对不爱学习的孩子要多给予耐心,多鼓励,多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
如果各种办法都进行了尝试后还没有效果,我建议可以做如下努力:
一、用让孩子一直打游戏的方式进行惩罚。著名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主张,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喜欢玩游戏而不爱学习,就索性干脆用游戏来对他进行惩罚教育。连续3天不给他吃饭,把他锁在一个房间里让他一直打游戏,中间不能停。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认为打游戏变成了一种惩罚,不再像之前随心所欲时那么美好,同时打多了就出现了厌烦情绪,什么事情做太多了就会心生厌恶,也就逐渐对打游戏产生的恐惧感。当然,这要看家长舍不舍得这么干了。
二、让孩子自己出去劳动赚钱花。如果孩子怕累不爱学习,家长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以后不用上学也不用学习了。但是要像大人那样,出去劳动赚钱养活自己。可以让他出去摆地摊,也可以让他做报童,自己赚来钱自己买东西吃,让他知道不学习长大后就做这些,让他自己比较到底哪个苦。当然,前提也是要看家长舍不舍得。
我认为,只要家长狠心整一把,孩子还是会有一定触动,回到学习的正轨上来的。毕竟他们年纪小,自制力差,需要大人拉一把。
学生怕累,不学习,就喜欢玩游戏,那是因为他没找到比玩游戏更有意思的东西。从中大致可以分析出两类问题:
学生的好奇心不足!
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满足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认同!
所以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唤醒孩子的好奇心。可以从玩游戏,到研究游戏,将游戏与现有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以此来逐渐修复学生的好奇心。
同时不论老师还是家长,要在学习中给予孩子认同,即使真的一无是处,也要找出孩子的闪光点,打游戏也可以是闪光点之一。在这里我要推荐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垫底辣妹》,里面培训机构的老师是如何帮助主角找到认同感的,值得推荐!
培养一个孩子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还是一个不能立竿见影的慢过程。孩子的学习也是急不得的事儿,这需要家长配合学校首先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习惯下让孩子的学习稳步上升。
有些家长喜欢急功近利,把孩子催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从游戏中寻找解脱。
当然了,极多孩子玩游戏是要从游戏中放松。孩子玩游戏容易上瘾,一旦不能自拔,干什么都觉得没有意思。要让孩子明白“学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要让孩子抵制游戏的诱惑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遇到这样的事,光靠苦口婆心的说教是没有效果的。家长一方面得以身作则带动孩子勤奋学习,一方面要跟学校配合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必要的时候找一找心理医生帮他做一做心理疏导。
怕累,不学习,就喜欢玩游戏的学生很多!其实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玩,都不那么喜欢学习!他们不懂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学习决定未来。只是在家长和老师监督下,有考试任务逼迫不得不学习。
1.学生懒惰,怕累,不喜欢思考问题,不爱学习。这类学生成绩要么不突出,要么成绩差,自身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相比游戏,学习枯燥乏味!游戏本身具有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家长和老师发现学生沉迷于游戏时,必须采取果断方法疏导。具体方法:(1)家长和老师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讲清学生玩游戏的危害性。(2)学生放学回家,家长陪读,杜绝孩子在家玩游戏。甚至可以没收手机。(3)老师在学校严格监督,不给学生玩游戏的机会。(4)玩游戏一般是团队合作,老师和家长沟通,结合实际情况,分配给团队成员其他任务,用完成任务的时间占据玩游戏的时间。(5)摸清学生除了玩游戏之外的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6)想尽办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2极个别学生天生不是学文化课的料,无论怎么学都学不会,所以怕累,不学习。但是玩游戏有天赋,玩得好!这类学生不妨在游戏,计算机方面培养他,使其成为这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