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光玩手机不学习,这个问题目前比较普遍。不管是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
不知道题主家孩子属于哪个学习阶段呢。假设为初中生吧。
一、手机对未成年学生的危害
初中学生都是12–15岁,属于青春期,也同样是叛逆期,学生相对来讲比较难管。家长的说教更是起不到一点作用。这个时候,孩子如果沉迷于手机,很快,这个孩子就毁了。
在此,我觉得有必要认真讲一讲孩子们沉迷手机到底危害性有多大。
手机上简单刺激的视频、好玩搞笑的段子、可爱美丽的主播,都在一点一点刺激着孩子们的心灵——手机好多好看好玩的,不用花费脑子去思考,多简单多容易!于是,孩子们就越来越依赖手机。
有的学生是用手机网聊,天南地北交朋友。如果哪天再来个奔现见光死也就罢了,就怕深陷网恋不自拔,不知道对方是人是鬼就跟人跑了。即便问题不那么极端不那么严重,孩子的心灵就不受一点伤害吗?
有的学生是大型游戏集体开黑,一级一级打怪升级。用父母血汗钱充游戏币买装备。这个游戏瘾一旦染上,还真是没有强大意志力不太好断的。
综上所述,不管初中生是用手机打游戏、网聊、还是追星、刷抖音短视频,对孩子的成长都是百害而无一益。
还有一方面,自从有了手机,孩子们作业完成的也特别好。在学习方面用到手机,也就是“作业帮”“小猿搜题”这些帮忙做作业的APP 。孩子们习惯有手机的辅助之后,思考能力普遍下降了。能轻轻松松获取的,为什么还要吭哧吭哧多费多少功夫呢?
所以,时间久了,你的学生连思考能力就要弱化了啊。
二、针对玩手机不学习的学生的策略
1、首当其冲的手段,就是收手机。简单粗暴,以此来掐断分心源。
我相信父母给孩子配备手机的初衷是:方便给家人联系。
可是我也毫不客气地给各位有相同状况的父母们说,孩子能给你聊多少天呢?事无巨细思想状况都汇报一下?不太可能吧。
估计也就需要钱的时候,才愿意给父母多说几句吧。
那为什么还允许孩子自己带个手机呢?
如果真的出于联系的目的,完全可以用电子手表啊,能定位能打电话。不影响与家人的沟通交流。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带个老年机。连听个歌都是奢侈的那种。
2.和老师沟通,对孩子严加管教
在学校的话,最能帮你的自然是老师了。和老师做认真细致的交流,希望班主任交代各科老师,把你的学生作为重点“关照”对象,严格管理。
上课多提问,课间多关注,有点进步就赶紧鼓励、表扬,用教师的智慧,重新拉拢住一颗差点迷失自己的灵魂。
3.家长做好配合
不管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你要做一个明事理的家长。
不管你的孩子行为有多恶劣,他只要愿意悔改,老师都会用一颗包容的心,重新接纳他。
老师不放弃你的孩子,一切都不晚。
如果连老师都对你的孩子置若罔闻,做“冷处理”对待,那么你还指望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出路吗?他只会在手机的简单刺激中越走越远,偏离正确轨道。
所以,老师要求家长做什么,一句话:坚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