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问答分类: 育儿孩子不听话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12 回复
0
Mr菇菇话育儿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7-08之前

步骤/方式1

第一,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肯定,这会让孩子信心百倍

孩子不听话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步骤/方式2

第二,学会尊重孩子的思想和语言

孩子不听话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步骤/方式3

第三,学会更多的鼓励和赞美,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孩子不听话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0
遥望远方jian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7-21之前

1. 平视孩子

教育孩子,心态很重要,有些家长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大吼大叫,殊不知,这样一开始就让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父母要学着平视孩子,用对话,而不是训话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才能让孩子放松警惕,接受父母的行为。

2. 走进孩子内心

解决问题,要从根源上找方法,一味打压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根本不能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要想改正孩子的错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遇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做到多沟通,才能实现愉快教育。

3. 多鼓励、少指责

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打骂孩子不仅伤害孩子的心灵,还会与孩子越走越远。对待孩子,应多鼓励、少指责,把“你能不能不这样”换成“我希望你能这样做”,选择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平时要善于观察孩子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0
丝雨润春风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7-21之前

首先,一定要多包容和耐心,因为不听话的孩子更需要包容,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因为孩子过于聪明,可能是注意力不太集中、动作比较多、贪玩等,只有多耐心、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才能够让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其次,千万不能呵斥和随意打骂孩子,因为孩子不听话,有可能是有叛逆的行为,不能够因为孩子跟自己对着干,就将孩子随意打骂,将孩子推到对立面,让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矛盾越来越多。

最后,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能不听话就否定了孩子的成长,也要看到孩子变得成熟、变得独立等进步的一面,同时让孩子继续努力的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才能够解决不听话的问题。

0
米米幼师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7-21之前

孩子不听话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候不要去打骂,应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告诉他如果这样做的话坏处是什么?

当孩子知道结果的话就不会再这样做了,一般打骂的方式对孩子的意义是不大的,而且会伤害他的身心。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很重要的。

0
杨你是我唯一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8-05之前

首先,一定要多包容和耐心,因为不听话的孩子更需要包容,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因为孩子过于聪明,可能是注意力不太集中、动作比较多、贪玩等,只有多耐心、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才能够让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其次,千万不能呵斥和随意打骂孩子,因为孩子不听话,有可能是有叛逆的行为,不能够因为孩子跟自己对着干,就将孩子随意打骂,将孩子推到对立面,让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矛盾越来越多。

最后,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能不听话就否定了孩子的成长,也要看到孩子变得成熟、变得独立等进步的一面,同时让孩子继续努力的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才能够解决不听话的问题。

0
吆呵天怎么又亮了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8-05之前

不听话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为:说服教育讲道理。这种方式是比较有效果的,不能动手打也不能出口骂人,需要讲道理说服

0
吾皇妈咪谈绘本育儿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8-05之前

小孩子不听话很正常这是孩子的天性,而且他小,只要好好引导就可以了,最不提倡的就是打骂式的教育,家长一看见孩子犯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这样更容易让孩子变得叛逆,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可以用一些轻微的惩罚方式最重要的是让他知道这个错误犯了的后果

0
新儿说游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8-05之前

我认为孩子不听话应该非常耐心的教导孩子,要和孩子讲明道理,千万不要横加指责,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积极引导孩子,要经常表场和肯定孩子的行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0
刘龙啸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8-05之前

你表扬孩子时要真诚,直接和孩子说,今天做的非常好。不能用这种口吻来说还行吧,或还可以吧,等之类语气。没有真诚表扬孩子的意思。如果孩子不听话不乖或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情要用和谐的语气,来发问,请求孩子和孩子说。更不能用严肃的态度吵骂孩子。孩子做错了事也不要打骂孩子,打骂孩子只能适得其反。

家长要多亲近孩子,多和孩子沟通才能知道孩子心里所想和所需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孩子的困惑。增进和孩子之间彼此的感情。孩子自然就会听话。

0
测不准19302972 管理员 回复于2024-08-05之前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一样,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要保持冷静,耐心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孩子的想法,理性温和地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可用粗暴强硬的态度来压迫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