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学毕业了,家长是否还可以在外人面前称孩子为“宝宝”?

问答分类: 育儿孩子大学毕业了,家长是否还可以在外人面前称孩子为“宝宝”?
8 回复
0
行者大益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刚好我母亲也这么叫我,从小到大没觉得什么别扭。直到大学毕业,开始步入职场,与父母生活在两座城市,虽然还是经常回家,但是偶然听到母亲在人前这么叫我,还是多少有些尴尬。

尤其是工作了几年,自己做了老师,有了很多学生,感觉像个成年人,便开始渐渐不喜欢这样的称呼。

人总是喜欢在人前要强,其实是因为那时候你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后来,年纪渐长。自己渐渐开始明白,父母的爱称越来越珍贵,因为那样的称呼,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唤。

尤其是又一次,父亲送我返程,步履蹒跚的他推着自行车非要载我一段路途,即便我走出很远,后头仍然看到他在那里一边傻笑一边看着我。

那一刻,我明白了,我是他们的一切啊。

即便自己年纪再大,这辈子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我还是他们的孩子啊!

从那以后,自己不在抵触母亲叫我宝宝,甚至开始钟爱这个称呼。每次听到心里都暖洋洋的,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告诉母亲,我为被她称为宝宝而满心欢喜。

这或许是人到中年的感触,却也是一个身在异地他乡游子的心声。我爱你们。

0
敖爸聊教育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首先谢谢邀请!

我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女儿,平时我也习惯称呼她为宝宝或宝贝,感觉在饱含爱意的同时也非常的自然。但我想,随着女儿年龄大了,我对她的称呼也要适时改变,如果还在外人面前还称孩子为“宝宝”可能就不太合适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说什么话要看周边环境或场合

简单理解就是内外有别。俗话说,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也就是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比如夫妻之间有些亲昵的称呼放在家里用可能合适,听得来还感到比较顺耳,但如果贸然放到外面随便用可能让外人听起来可能就不对劲,很别扭,敏感者听起来还会起鸡皮疙瘩。

对孩子的称呼也一样,孩子大学毕业,已近而立之年了,如果家长在外人面前还是“宝宝宝宝”地叫的,自己可能听习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但别人听起来可能就会有一种不成熟的尴尬感觉,甚至会让人产生自己孩子是不是还没有长大?在心理上是不是还没有断奶?等想法。

2

称呼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

孩子总归要长大,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特点、内心想法、价值观等等都和小时候有很大的不同,家长在教育上、与孩子之间的对话等都要与时俱进,同样在称呼上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还停留在幼儿园、小学时代。

一个大学毕业的孩子,已经走进了职场,职场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地方,家长在外人面前包括孩子的同事面前仍旧像小时候那样称呼孩子为“宝宝”,你让孩子的领导和同事情何以堪。当然,如果孩子确实喜欢父母在外人面前这样称呼自己,那又另当别论。所以称呼还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

3

总而言之,对一个已经大学毕业甚至走入职场的孩子,如果有小名可以叫他小名,问题也不大;如果没有小名,可以叫他的名字,名字稍加组合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味道,父母在此处可以灵活处理。还有的父母做法比较简单,在外人面前称呼孩子就是“儿子儿子”或女儿女儿”的,这也未尝不可。

对那些“入戏”太深的家长来说,一下子要改变十几年的习惯也很难,但家长最好尽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习惯叫法。说句多余的话,要知道,等到孩子结婚之后你还在儿媳面前叫自己孩子“宝宝宝宝”或“宝贝宝贝”的,儿媳妇会怎么看?也许”宝宝“或“宝贝”是儿媳私下对自己老公专有的称呼呢。

但如果家长实在是难以改变在外人面前称呼孩子为“宝宝”的习惯,可以暂时不改,但也要尽量避开外人在家里称呼孩子为“宝宝”。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

0
新势力教育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谢谢邀请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烦恼,不是在一个外人多的场合需要说合适的大名的时候,我觉得说什么无所谓,尤其在家里人面前,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需要包容这个世界的所有与我们不同的东西,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应该无视别人的说法,求大同存小议,要明白做什么对与错别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时候是大同,什么时候是小议,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就没错,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0
因有母亲为我读书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好羡慕被叫“宝宝”的孩子啊!

我是农村娃,从小最羡慕的就是我们班在家里被称呼“小红”“小明”的兄妹,其实羡慕的不是称呼本身,而是称呼背后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

我们班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自己正儿八经的小名,都是什么“妮”啊,“孩”啊的,偶尔有个名字里单字的重叠,比如“亮亮”“军军”,这都是很好的了。而“小红”“小明”可是课本上才有的昵称啊!能不羡慕?

至于“宝贝”“宝宝”一类的昵称,从来没想过,更没听过。

而小的时候,自己家的姐姐嫂子亲戚啥的都叫自己的小名“妮”,现在随着自己的长大结婚有孩子,也都改叫大名了,就只有父母还叫自己的小名。

不幸的是,母亲也过世了,只有父亲偶尔叫自己一次小名,每次听到都特别温暖,感到自己被深深地爱着。虽然只是很大众化,农村很多女孩子都会被大人称呼的一个小名,我很是深深地感动,深深被温暖。

有了孩子后,我很认真地给孩子取了一个小名,甚至很多人说比大名都好。那又有什么不可以?

在我看来,小名是宝贵的,是来自父母的深深的爱,是作为家人,被家人爱护的象征。不像大名,太客观,冷冰冰,没有感情,没有温暖的存在。

后来又叫孩子“宝贝”,然而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我一直叫孩子“宝宝”了,而孩子也一直很开心,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

我想,即使孩子长大了,大学毕业了,结婚有孩子了,甚至做有孙子了,她也会喜欢我这个昵称“宝宝”的吧!

毕竟,谁不愿意被爱呢?谁又不愿意被当成宝贝一样对待呢?

至于说,觉得在外人面前被叫“宝宝”,觉得不好意思,或者会让人认为不够成熟,妈宝之类的,那都是自己想错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本身就是不够成熟的!

其实越是在家被父母深爱的人,心理越没有缺憾,越会勇敢去探索世界,越独立,才越成熟,越优秀!(注意,“深爱”跟“溺爱”是两回事!)

最后,让我们都珍惜自己的小名–也就是昵称被呼唤的次数吧!不管是不是被称呼“宝宝”!那是天底下最美的存在啊!

0
千分纸二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可以啊,为什么不行?反正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觉得,如果我爸爸妈妈喊我宝宝,我会很开心。毕竟在家长眼中我们永远都是小孩。有外人在怎么了?换句话说,谁还不是小宝贝了怎么滴。而且大家也都能理解的。

如果外人不能理解,反而觉得小孩这么大了,家长还叫小孩宝贝,有可能他会有这三种看法:

第一,觉得家长太过溺爱孩子,那既然家长已经这么叫了,那肯定是非常喜欢自己孩子的,这是事实,没啥好反驳的。我就想溺爱我家孩子怎么了?

第二,觉得孩子这么大了,却被家长这么叫,会认为孩子是一个“大龄儿童”什么都干不了,是被父母保护的那种。这样想的人,你也没必要去理会他。自己家里的事情,关他什么事,也是闲的,连一个昵称怎么叫都想半天意义。这种人呀,一般都是闲着没事干的,天天就没事揣摩别人家说话做事。你就是不叫宝贝直接叫名字,那他也能想个半天。所以没必要去理会。

第三种,就是人家都不管你怎么叫,爱怎么叫怎么叫,孩子是你的,你就是叫天王老子也没人管你。

所以想叫就叫吧,人生那么短,干嘛要克制自己呢?

0
皎月孤云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可以但是也要分场合,如果很严肃的场合建议不要,现在文化的多元以及社会的更多包容性可以理解这样的称呼

0
蓉嬷嬷有文化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其实这个问题家长可以直接问问自己的孩子是否会介意,第一:尊重孩子的意见,第二:家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何乐不为呢?

其实每个人的定义不同,对于“宝宝”这个词在年幼时,儿童期,青春期,以及成人期都有着不同的感觉。

大学毕业的孩子,应该过了十八了吧。如果是女孩子,还好,如果是男孩子,很容易被认为是“妈宝”之类的。可能听在他人耳朵里会觉得孩子还幼稚之类的。

总之,在家里熟悉时,可以有任何昵称,但是出门的话,要方便的的话,最好是少叫“宝宝”。个人见解哈,仅供参考。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是该孝敬父母的时候了,只要父母喜欢就好,我觉得孩子也不会有啥意见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0
溪溪宝宝妈妈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在大人眼里,不管自己的孩子有多大,心中永远是自己最亲的宝宝,父母的爱不分场合和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