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教。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让其正视自己的角色以及该承担的责任,网络世界是虚拟的,在现实世界中他是谁,他需要干什么。2定规矩。和孩子沟通好每次上网多长时间,以及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后才能上网。3用工具。一般来说方法一和方法二都是主观的规劝,比较难达到实时的量化。这时家长就可以借助一个科技手段,比如软件阳光守护。给孩子设定学习任务,任务完成后才可以玩手机;给孩子设定打游戏的时间,到点了手机自动锁定。教育+科技相结合,新时代的小孩面对的网络诱惑太多,父母也要学着借助科技的帮助
适度的游戏对人的身心健康,调节情绪都有着很积极的作用。大人孩子都是一样。但是所有事都是有个度,过了就是不好。而对于还没形成完全自制力的未成年人来说。沉迷游戏无法自拔,除了去抨击部分游戏内容以及监管外,最该反思的该是这些孩子的家长!
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沉迷游戏是游戏制造商的错,未成年人能玩游戏是国家监管不力。有的甚至还觉得孩子成今天这样是因为学校、老师没有教好的原因。
在他们眼中,政府、商人、老师所有的人都该去帮他管理孩子,却永远没有想过,自己平时到底做了什么,又做错了些什么?
很多例子中都会提到:
“我太忙了平时没时间管孩子”
“我有工作要做,对他很抱歉所以就没想那么多”
“带孩子太麻烦,给他部手机立马就安静下来了”
说明很多家长和孩子就像是住在一起的陌生人一样,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孩子每天在做什么想什么。而等到一切已经发生后,他们对于叛逆的孩子却往往都是束手无策的。等到了他们觉得“不管不行”时,孩子们也有了激烈的对抗行为,他们一言不合就是吵架动手,不遂了他们的心意就离家出走,甚至被凶了几句后就跳楼。
到了这时,家长们已经不敢管了,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管了。所以只能退一步,任孩子得寸进尺。
家长的不当行为、纵容、监管不当就是造成孩子沉迷游戏的主要原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适当地玩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但是如果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并因此影响了生活学习,家长就一定要当心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因为如果现实生活中,他的需求、他的自尊可以得到满足,他就没有必要,也不会投身到虚拟世界去寻求肯定。任何人,无论成年与否,如果沉迷在了虚拟世界中,影响到日常生活,只会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一点都不开心,他只能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快乐和安慰。发现孩子存在问题,不要总是责骂孩子,也不要找别人当替罪羊,应该正视问题,找方法与孩子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