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根据家庭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对家庭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它是在家庭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施教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基本规则。
第一,家教一致、家校统一的原则。
第二,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原则。
第三,宽严适度、张弛有度的原则。
第四,平等相处、亦师亦友的原则。
第五,培育个性、建立自尊的原则。有
第六,共同成长、与时俱进的原则。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家庭教育的方法,是指父母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第一,确立目标法。目标就是人们希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不断帮助孩子确立新的目标,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鼓舞孩子不断励志。目标不能订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孩子经过一番努力后不能实现,就会逐渐丧失信心;过低,孩子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总让孩子出于一种满足状态中,激励作用就会减弱。确定目标,应基本符合孩子的天赋、兴趣、能力等客观条件,对孩子个性、特长、爱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第二,循序渐进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只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让孩子长时间、超负荷学习,不顾孩子的年龄、接受能力等情况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循序渐进地启发发育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兴趣培育法。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往往成为某事物入门的向导。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孩子潜在的能力。
第四,条件适应法。条件是影响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事物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的进步或落后,往往受到条件的制约。家庭要尽可能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五,亲情感染法。情感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它表现出人对事物的喜欢、崇敬、爱慕、愤怒、厌恶、恐惧等心理。亲情是最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一剂良药。面对孩子盼望得到爱的心理需求,父母可通过具体的物质、精神的给予直接感动孩子,影响孩子。
第六,奖惩并用法。多激励,慎惩戒。对孩子符合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表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应及时表扬鼓励,甚至当着众多亲人的面给予表扬,或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孩子有违文明准则的言行或明显具有违法违纪倾向的行为,比如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要在及时制止,根据造成危害情节的轻重和发展趋势等因素,给予适当的惩戒,必要时,可与孩子所在学校配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有些文化层次较高的父母,他们也时常为子女的教育而感到迷茫、困惑。
父母要特别注意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三)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教育孩子要结合年龄特点“因岁施教”,比如对幼儿要鼓励其独立进食及清理弄脏的桌面、对少儿鼓励其做登山、滑雪、攀岩等运动;对小学生培养责任心、规则意识及自控力,并鼓励诚实的天性;对中学生要向朋友一样多谈心、多倾听、少唠叨,培养受挫的恢复力、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学会宽容、尊重别人等。
家庭教育要遵循即“四个培养两个促进”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所谓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指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根据我国幼儿身心发展和个性、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目的要求,提出以下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实际发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进行,要贯彻好这一原则,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力量而行。
第二、循序渐进
每一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它自己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而且有一定的连贯性。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既要注意巩固孩子已学过的知识,又要启发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并要启发、诱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孩子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当孩子对所学知识尚未理解时,不要急于教新的内容,要按照秩序渐进、量力 而行的原则向孩子传授知识。
三、要求一致
这一原则是指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应遵循教育统一的原则。只有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有统一的认识和要求,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