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复
1、明辨是非,对孩子说不,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触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孩子对父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家长要明确拒绝,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心软。
2、平等对待,家长一定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让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所以这时候应从日常小事抓起。比如家里来了小朋友,要教育孩子懂得跟小朋友一起分享。让孩子长期坚持,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平等相处的习惯。
3、适当的惩罚,有的家长出于疼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一件小事,父母会觉得一件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还小,不懂事,就不教训他了,或者心疼不忍心教训孩子。孩子虽然躲过了一次,可是他们却没有记住这次的教训,甚至是他们没有收到惩罚觉得犯了错也没什么,就会造成变本加厉的不良后果。
4、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的长大就是逐渐脱离父母的过程。孩子在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就要放开手脚,有些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做,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孩子也能更好地融入并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