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玩手机的人不但对孩子有影响,就是对夫妻关系也有影响,因为人是高级动物,是需要交流的,做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这就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夫妻之间更是如此,如果整天玩手机,缺少了沟通,没有语言交流,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长久下去会对感情有直接影响的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家长行为会长期影响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手机既然这样重要。我也去玩玩吧。这也是孩子上瘾的主要原因。大家都在玩,连父母都不离手,我玩会也正常。
家庭氛围影响一切!不管对于哪个阶段的孩子,手机不离手,利大于弊!
“凭什么我写作业,你看手机”大宝二年级时就问过我。我回答“凭我已经找到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了,凭现在是我休息时间,凭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在学习。”
家长为什么要放下手机陪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他不主动,我陪着盯着又有什么用?家长要做的不是放下手机,而是让孩子明白你为什么可以玩手机,明白今天的学习能换来什么。
我努力了,学习了,我工作轻松,工资高,休息多。我玩手机,打麻将,打游戏,我换来的。
你不努力,你今天玩了,你明天工作累,工资低,整日劳累。
所以为了今后,我要主动学习,不是靠家长看着。
影响太深,后悔莫及!
我家二个孩子,大的七岁,小的一岁多。大的爱玩,小的就无所谓。大的从小让他玩,小的从小就不让他接触。
总之孩子一接触手机,就无师自通了,很难戒。孩子自制力差,不光对眼睛不好,还影响了学习、吃饭、作息、健康等
我总结了一下:
第一,从小就不要让孩子接触手机,让他习惯不要手机。
第二:大人不要当着孩子面一直玩手机,不然他就找到了借口。
第三:如果要上课查信息,规定时间。
与孩子在一起,做家长先要以身作则,因为好习惯不容易坚持,坏毛病一下就学到了。
家长玩手机对孩子影响很大!可是现在疫情情况下,用手机在网上完成作业。无形之中就让孩子知道手机的力量,所以很纠结这个问题,但是还是必须坚持正确引导孩子手机是做什么的?告诉孩子手机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能玩手机对眼睛不好。再就是看孩子的年龄大小了,沟通方式不一样了。总之就是引导很重要。
在家庭关系中,陪着不等于陪伴,过度使用手机会大量占据亲子互动时间,引发亲突。
父母低头玩手机,对孩子的直接伤害是孩子感觉被冷落了,间接伤害是孩子会有模学样地效仿父母的做法。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一个孩子总是看到父母玩手机,而自己则被禁止,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容易和父母对着干。
儿童心理学家佩里·克拉斯指出: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五个手机禁区,每个家庭都需要制定出零手机的空间与时间来陪伴孩子。
一起来看下,希望我们能调整用手机的习惯:
禁区一:床上
克拉斯建议,一到睡觉时间,每个人都应该把手机放在卧室外面。 这就像我们不允许孩子房间里有电视一样,我们也应该自觉的不把手机带上床。
禁区二:餐桌上
吃饭时间,不看手机是对人基本的礼貌。这个适用于日常交际,也适用于家庭关系。
禁区三:书桌上
要想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爸爸妈妈在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应该把手机放在一边,给予孩子专心的陪护。
禁区四:户外
户外玩耍,放下手机,不但能玩得更尽兴,更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父母的双眼始终没有离开过孩子,孩子始终在父母的视线以内,这样做不但会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更可以避免很多危险的发生。
禁区五:车上
开车不看手机,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无论车上是否有孩子,我们都应该牢记这个原则:开车不玩手机。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一定要明白,陪伴孩子并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灵需求。
陪伴不是“人在,却机不离手”,而是眼里要有孩子,要放下手机,全心地陪护孩子。
育儿界的好妈妈孙俪在一次采访中曾说:要让手机成为我们生活的工具,而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所以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真正聪明的家长,不会边刷手机边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我们要会控制自己,然后再去引导孩子,要懂得身教重于言传。
感谢邀请,我是心理咨询师郑润芝,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其实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这种家长,就是有时候,我们家长因为生活太累,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孩子却在一旁嚷嚷着要和我们玩,或者要和我们出去,为了能躲一时清净,索性把iPad或者手机丢给孩子。这样孩子和大人各自沉迷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玩得不亦乐乎。
这样要不上几次,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就是孩子只要想玩手机,就会各种给你找事,找的你烦了,你就会把手机再次丢给他,到这时,孩子已经从最初的需要你的陪伴,变成需要手机而不再需要你了。
孩子越玩手机,越容易在手机中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小小年纪,微信,扣扣,以及各种APP里好友一大堆,当你没收手机,就等于切断了他和所有朋友的往来,孩子就会发疯。但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他的人际关系是会适度的使用电话和微信,但是更多的互动是和朋友们在现实生活中踢足球,玩游戏。他会玩网上的游戏,但是他的社交生活一定是线下活动远远大于线上互动的。
另一方面,如果大人玩手机,孩子也玩手机,渐渐地,时间长了,孩子因为动画片或者手机游戏大多色彩艳丽,画面转换非常快,光影刺激非常强烈,孩子适应了这样的快节奏,就很难在相对平淡的、静态的现实生活集中注意力。孩子看电视,看手机越多,主动进行书籍阅读的能力就渐渐越差。
华盛顿大学就有研究表明:孩子从10个月起,每增加1小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0%。
所以,大人爱看手机,孩子必定就会爱上看手机,渐渐孩子不仅手机上瘾,无心学习与现实中的社交,注意力也会严重变差。
更多育儿问题,欢迎关注“果姨妈育儿”,润芝老师会在每晚的直播课堂一一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