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复
小孩拿着妈妈的手机,充值游戏币或者误点导致妈妈银行卡里的所有钱被消费,这种新闻几乎已经十分常见。
但是,如果真的被你家的”熊孩子“玩游戏花光了你银行卡里所有的钱,你该怎么办呢?
《民法通则》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而无民事行为人进行的买卖是无效的。
还有《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但有个前提,就是能确定发生交易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可以尝试搜集相关资料作为佐证,寻求司法帮助。
例如,交易发生的银行流水、电子交易记录等;是否有一起玩耍的同学朋友等证明;银行流水等电子证据可以申请公证。
当然,虽然钱可能会要回来,但是过程还是十分麻烦的,那么,为了避免孩子玩游戏错误充值,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重视起来:
1、支付宝、微信设置启动登陆密码,这可能需要安装应用锁。现在的微信、支付宝的启动登陆密码已经有图案密码、数字密码、指纹密码,建议设置指纹密码。
2、取消所有支付工具的小额免密支付,因为玩手机游戏遇到付费时,一般每次都只需支付几十元,刚好在免密限额内,所以一定要取消。
3、当然,也有很多支付渠道,如QQ快捷支付,但如果消费者设置好相关密码且保管好,都可以有效避免孩子玩游戏误充值。此外,还可以在手机权限管理上关闭那个游戏的联网功能、短信功能、电话功能,然后下载360支付安全管理软件,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孩子玩游戏误充值。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孩子玩手机!玩手机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还可能会导致孩子沉迷于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