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初中女生琦琦,我的妹妹刚刚1岁多,她就对手机非常感兴趣,我也会跟妹妹一起用手机拍视频玩,我就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希望能帮助到你,一起看下面的视频吧,谢谢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6ce1ec4d7f74d1cae2097f002f570ac”, “thumb_width”: 1280, “vid”: “v02016030000bqjfk5hum7libj583p50”, “vu”: “v02016030000bqjfk5hum7libj583p50”, “duration”: 81.234, “thumb_url”: “tos-cn-p-0000/26ce1ec4d7f74d1cae2097f002f570ac”, “thumb_uri”: “tos-cn-p-0000/26ce1ec4d7f74d1cae2097f002f570ac”,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81.234, “h”: 720, “w”: 1280}, “ultra”: {“duration”: 81.234, “h”: 720, “w”: 1280}, “normal”: {“duration”: 81.234, “h”: 720, “w”: 1280}}} –}
从人的本能和现在大多数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中来看,是这样的,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玩电子产品。我们之前一直用“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IPad/电视)”这样的话来警醒父母们,其实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科学依据和实验证明的,至于每个家庭该如何选择,则要看父母对于孩子未来的规划和期许了。
电子产品对于儿童的生理性、心理性危害
1、视力问题
我们知道现在的孩子要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的孩子压力都大,特别是学习任务都非常重,所以他们事实上会更耗视力,再加上缺乏该有的运动和与大自然的接触,所以无论视力的底子有多好,都会在后续的学习成长中消耗很多,想要既能保证学习质量,又不会视力下降是非常不易做到的,最重要的是未来如果孩子有志向从事一些需要好视力的工种而被体检不合格那就非常遗憾了。所以前期我们尽可能能够帮助孩子持续保持好的视力才是比较负责任的态度。
2、颈椎损伤、睡眠障碍、脑神经损伤导致大脑发育(特别是接收信息的方式)迟缓等问题
儿童们的身体一直处于发育状态,也就是说无论父母是否能够用眼睛看到明显的发育变化,孩子们的身体、大脑、神经等机能都是在日新一日地变化着的。
-
当儿童接触电子产品不被严格控制,就会无意识地延长使用时间,如果没有严格的坐姿要求,孩子们的骨骼发育是很容易畸形的,特别是颈椎和脊柱,目前儿童关于脊柱侧弯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同样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形象气质。
-
如果孩子偷偷地或者明目张胆地在睡前习惯性地玩电子产品,就会导致人体褪黑色素分泌的抑制,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睡眠障碍。而孩子们其实是在睡眠中长个的,同时褪黑色素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发育调节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发现,如果可以连续一周不看电子产品,孩子体内的褪黑素水平能上升30%。我们当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个矮,不帅气没气质吧?
-
一般孩子在3岁前,大脑发育应完成成人的80%左右,但接触电子产品会延续大脑发育,除了无线电电磁波辐射对大脑造成损伤以外,还有就是电子产品本身的呈现方式对于大脑塑造的改变:我们知道无论是视频电影还是游戏等都是色彩、观赏度、趣味性、刺激性等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再加上有自动播放的功能设计,孩子们会一直流连于其中而无法停下来。这种被动接收信息的方式将会最大限度地改变孩子们认知的方式,孩子们不可能做到能够按下暂停键来对其内容进行回味、思考、想象、感受。这种只能处理简单信息的能力是不足以支撑孩子们未来进入学校学习那些需要深度解读能力才可以搞定的高难度学习任务的。因为学校的学习内容大多会以书本的内容呈现,是需要孩子们主动去看、翻、理解、思考的。这完全是两种相反的信息处理模式。所以我们现在发现很多孩子对于学习感觉太难了,没办法让自己扎在书堆里,也很难静心,即使扎进去脑子也很难能够同步跟上。这是因为在儿时那些学习的生理基础已经被电子产品的呈现方式破坏掉了。而这一切是不可逆的,等到发现孩子学习困难时孩子们的大脑重塑是很难的,我想我们的父母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不具备学习能力吧?
3、心血管病、抑郁症的概率会高
特别是对于青春期左右的孩子,如果看电子产品超两小时,其血液中反映患这些疾病的标志物水平会大大升高。电子产品会更容易让孩子宅在家里独处,时间长了,孩子们的性格和人际交往能力都会大变,更易暴躁、神经质,与人相处也会更难,主动交友就更不易了。无论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是实际能力,这都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4、特别指出对于孩子注意力的损害
-
现在很多初入小学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显示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而我们知道在十多年的学校学习中,一个孩子的注意力是否发展良好,将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结果。即使孩子未来不选择考大学这条出路,但任何工作、事业都是需要一个人的注意力能够保持集中的,否则危害的根本不是自己的饭碗,而是自己的生命,生活中,我们看过多少因为人的一时走神而殒命的案例,这可以说是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大事。
-
有数据表明,3岁内的孩子如果每天看1小时的电子产品,即使是益智类的,上一年级患注意力紊乱的概率会增加10%,如果一天看3小时,那么这个概率会上升至30%。同样,我们的父母也不希望孩子们上学吃力,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将来无法幸福平安生活吧?
5、对于14岁之前的孩子,特别是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们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的发展
-
无论是高考还是其它考试,我们都发现一个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会大大影响考试结果,也间接影响着一个孩子是否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无论是高考试卷中还是平日的练习中,我们都能发现孩子们需要面对大段大段的信息需在短时间内准确处理,这个任务不简单,需要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解析和表述文字的能力。而这些都已经在2岁前甚至是更久的时间里被破坏了。
-
当孩子处于2岁左右,正处于学话的敏感期,但孩子们的视听神经其实还未发育成熟,对于电子产品中那些动态的快速转换的画面和声音是没办法处理的,不仅会导致婴幼儿减少与现实中真人的互动而最终导致语言发育迟缓,更会影响孩子的情感、认知、性格、心理等很多方面的发育发展。
-
一旦孩子们习惯了或者喜欢上了电子产品这种简单、快速地让孩子能够兴奋满足的信息接收方式,想让孩子再去对书感兴趣、对思考有能力,对学习有坚持,这是万万难做到的。
结语
所以是否要禁止孩子们玩电子产品,就要看父母对于孩子的未来人生规划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只是长大就可以了,那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如果还想要点别的,那真太难了,就连孩子未来是身心健康的都很难能保证。更何况作为个体,我们是没办法时时刻刻都帮不同年龄的孩子能够过滤掉电子产品中的非绿色内容的。所以是否禁止,完全在于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未来如何!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我相信每位父母都可以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愿您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幸福一生!
欢迎点击关注【旮旯里的神仙洞】,专注个体成长研究,更多原创作品等您阅!
要想禁止小孩玩手机。首先大人先不要玩!这恐怕行不通,所以针对小孩玩手机的问题(我姑且理解为玩游戏),我是这样看的!
先从家庭方面说
第一个阶段:小朋友在上小学以前,最好不要让他接触到手机。
一伤眼
这一时期孩子的眼睛还没有发育完全,经常看手机,势必会带来眼睛的疲劳,我记得曾经领着女儿配眼镜的时候,看到好多4、5岁的小朋友,都是因为一直看电视或者玩手机,导致眼睛酸困流泪去治疗。
二是容易上瘾
手机上有动画片,有游戏,当然色彩又很鲜艳,所以孩子很容易就上瘾。
三是这时候孩子年龄比较小,还是比较好管理。
只要家长引导好,多带孩子出去自然中活动,你多进行体育运动,少呆在家里,可以避免孩子玩手机。
第二个阶段:开始上学的时候可能各种作业,需要看手机,这个时候再让孩子接触手机。
第三个阶段:3、4年级小孩们会在一块谈论手机的游戏,所以也有必要让孩子了解些,但是一定要跟孩子签订协议!一周或者一天玩多长时间了。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霸,他说他也玩手机,玩游戏,这丝毫没有影响他成为学霸!关键是看你能否培养他有他自控的能力!
所以禁不如疏!因势利导,让他光明正大的玩,总比他偷偷摸摸的到外边去玩强!自控能力培养起来了,我想就不会沉迷其中。
从社会层面来说
一、要完全禁止,我觉得不太可能!社会层面现在游戏已经让一个产业,养活了不少的人。让完全禁止,恐怕是不行的。
二、其他年龄段的人,有这方面的需求,又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所以让完全禁止,恐怕不太现实。
但是我想应当对这行业有所要求
1、内容不能血腥暴力!
2、时长不能超出半小时。
3、多开发一些学习上的游戏
另外,是否能开发出一种软件,能感应到玩者的年龄。感性到是孩子在玩,就限定一个钟头或半个钟头。而且10点以后孩子无法打开。
真的,有太多的孩子陷入游戏之中,被它所毁!希望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孩子远离游戏!远离手机!
我是初中语文李老师,做有温度的教育,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你好!
我的孩子也很喜欢玩手机,我觉得不应该去禁止,但是一定要监督跟限制,要知道他玩什么玩多久。手机毕竟是生活必需品,没那么可怕,对于孩子来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载舟者:
孩子喜欢玩手机,证明他有好奇心,有求知欲,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反之如果孩子对新鲜事物没有好奇心跟求知欲,那才是应该担心的。
互联网世界有他探索不完的东西,尽管上面有很多东西我们认为是不好的,例如像游戏电影,可我们怎么去定义他就是不好的呢?我们怎么知道十年后在他们的世界里,游戏跟视频是一种什么景像呢?
就算它确实是不好的,而孩子也是经常会接触到,你越禁止他的好奇心就会载重。所以我认为可以让他了解一下,起码让他有一种认知,知道这是不好的,我是认为可以适当的让他玩一下。只要监督跟限制到位,你怎么知道他玩手机就一定是不好的。
就不能因为玩这手机而在他心理种下了程序梦,或者是别的你喜欢的行业。所以只要适当是可以满足他的好奇心的,好奇心能让孩子更聪明。
覆舟者:
好奇是好的,但不可沉迷。给孩子玩手机一定要陪他玩,不能是为了让他静一会而给他玩。像现在的大人基本都为了让孩子静一会而给他玩手机,这样就让他养成了坏习惯,不仅仅是说他会经常性的为了玩手机而闹,而是玩手机让他忘我了,忘了手机外的世界,只要放下手机没一会他就会觉得好无聊,就会心里只想着玩手机,这就是他闹的原因。
然后就是这个原因造成了视手机如虎,孩子一般都是没有自制能力的,所以要是做不到监督跟限制就别给他玩,等你有时间能做到了在给他玩。
结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手机只是我们的日常用品,它是死的,人是活的。它没对错,对错在人。小孩玩手机是对的,玩得不好是大人的错,和小孩手机都没有关系。
细品数码,收藏关注,以备后需
是的,现在的小孩都喜欢玩手机,有时不是你不禁止,而是根本禁止不了。
手机作为现代的通讯工具,它的功能被无限放大后,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将缺点展现给人们。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我们都宅在家里,没有外出走亲访友,但姑姐(老公的姐姐)在年前出了一起小车祸,脚踝骨动了手术还没好利索,行走不便,由于不能到我家来,就非要我们去不可。最后,只好答应了她。
我们快吃中午饭时才到,离老远就听到孩子的哭声,进门一看,外甥媳妇正在那管孩子呢。原来,让孩子吃饭他不吃,非要看着手机上的动画片才肯吃饭。我们赶紧上前劝大人停手,说他看就让他看吧,大年下的,让孩子哭多不好呀!她妈说,不行,今天非让他把这毛病给改了,小小年纪,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吗?都让他奶给惯的!唉,又怪到姑姐身上去了!
看,就因为给不给孩子看手机,一家人弄得大年下的不愉快!究竟需不需要禁止孩子玩手机呢?我们不妨来分析分析:
一、现代社会禁止手机不现实。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已成为人们正常生话的一部分,想完好无损地把手机从人们生活中替换掉,恐怕不大可能。因为它不仅只是通通话,打打游戏,它还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小帮手,渗透到各个角落。收付款、生活缴费、导航,k歌,下载,发送文件等。甚至疫情期间,外出的健康码也要通过微信来扫一扫。可以说,手机现在的作用,就是一台携带方便的小电脑呀!大人是离不掉的!
二、手机对孩子来说,也不是一无是处。
对于学生来说,手机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查资料,既方便又快捷,这也是家长最初给孩子买手机的原因。它既有现代的新技术新名词,又含有上至原始社会古代史,还包括远至海外全球的新动态,大千世界,它无所不知呀!这就是手机对孩子最大的用处!
三、怎么用手机,才最安全有效?
既然手机有这么多好处,那大人还担心什么呢?为什么连专家都说:”要毁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智能手机”!
因为它让孩子入迷的游戏!为了玩游戏,孩子可以几天不吃不喝;为了玩游戏,孩子可以和父母闹翻脸;甚至有的孩子为了玩游戏,可以置生命于不顾!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有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怎么不让人心惊胆颤!
禁又禁不了,玩又太危险!究竟在手机这个问题上,我们持什么态度较好呢?
1、规范用手机的时间和用途。
与孩子定好规则:手机只能用来查询资料,不能用于他用,一旦发现不实,将禁止使用和减少使用时间。
2、家长的以身作则很重要。
设想一下,孩子正在写作业,你却大声地聊着微信,刷着抖音,有没有顾忌到孩子的感受!有时,他也会心理不平衡的!抛去这方面,那大声喧哗也不好啊!所以,作为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很重要!
3、把学习与玩手机区分开。
学习时查资料,决不是玩手机,作业没做齐,可适当延长使用手机的时间;但玩手机,多一分钟也不行!
总之,手机作为我们日常的通讯工具,作用已大大提高,想禁止也不大可能,只能通过家长的严管严防和正确引导,来保证其使用无误。
愿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楼上有个邻居奶奶,每次推着她的小孙子出来玩的时候,他的小孙子手里面都抱着一个手机。不是在看动画片,就是在听儿歌。碰到几次后,我就问那位奶奶,怎么每次孩子都拿着手机呀?那个奶奶很无奈的回答,不给手机不行啊!不给就要哭呢!那个孩子大概也只有一岁多的样子。
有一次在一家饭店碰到一对夫妻,孩子不太听话,一直哼哼唧唧的。妈妈就拿出手机给孩子打开动画片,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动画片。我跟朋友也在旁边吃饭,然后我就跟朋友说,手机哄孩子真是最好的利器。没想到那位妈妈听到了,很无奈的对我说,哎哟!真是没办法。不给看手机,就不好好吃饭,所以每次都要给她看,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其实现在孩子玩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现在孩子的视力问题也很严重,小学生一个班里面大概快一半儿的孩子视力是有问题的。游戏成瘾,也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会特别的多。并且孩子把过多的感情投入到游戏里面,所以跟父母的关系也会疏远。
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应该已经成了现在父母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新闻上也经常出现孩子因为太沉迷手机而出现的悲剧。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很小的时候,当然还是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但是这个问题的主要症结,还是父母自己自己放不下手机。因为孩子少的关系,在家里面除了父母,基本上孩子也没有人可以玩。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为了让孩子安静,可能就会给孩子一部手机玩,觉得这样比较省事。但是等到孩子慢慢对手机上了瘾控制不了的时候,父母又开始各种焦虑,声讨孩子玩手机没有节制。如果父母真正能做到自己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带孩子参与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我想孩子的手机问题也会得到逐步解决。
小编觉得不能完全禁止,毕竟凡事都有两面性,应该多引导孩子正面看待手机,互联网时代,手机可以是孩子学习的好工具。
家长要跟孩子商量后达成一致,每次只能玩半小时,比如学习画画要用眼睛去看的。听故事的话,就把频幕关了放在一边,只要孩子想听,多听一会也无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觉得手机是他获取新知识的好帮手。
要是家长一味的禁止,孩子就会对手机有更大的欲望,他就会想,“到底手机里面有什么?”“我下次趁妈妈不注意,偷偷的玩。”“哼,长大后,我自己买手机玩个够。”一旦他有机会接触手机,他就会发现,“哇,手机真是好玩啊,里面这么多游戏!”没有家长的正面引导,可能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的沉迷进去。在家里跟父母斗智斗勇,在外面跟小伙伴游戏天地。
在适当玩手机这一块,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要天天跟孩子说玩手机对眼睛不好,去读书去学习,然而自己天天捧着手机。孩子必然会有样学样的。
多跟孩子亲子活动,让孩子觉得跟父母一起玩,比手机好玩多了,自然就不会太关注手机了。
手机只是个通讯工具,不管大人孩子都不要成为它的奴隶。
现在孩子玩手机是普遍现象,想让孩子不接触手机也不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效的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要给孩子讲清楚长时间玩手机的坏处,孩子们还小,对于玩手机带来坏处是不太清楚的。告知孩子不要沉迷于手机游戏,手机游戏是一种娱乐,是没有事时消遣用的,对学习没有任何帮助,会玩游戏不一定是聪明的孩子,让孩子懂得玩手机游戏的坏处。
另外,孩子是在成长发育期,经常玩手机会对眼睛产生伤害,视力会减退,还会产生颈椎病。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要监督孩子学习和写作业,孩子在写作业时,就不会玩手机了。家长不要给孩子买功能多,内存大的手机,手机装不下很多游戏,孩子也不会沉迷其中的。家长在控制孩子玩手机时,不要打骂孩子,要耐心和孩子说清楚。因为能玩手机的孩子大多都处在叛逆期,如果打骂孩子会起反作用。所以,给孩子讲清楚其中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家长们要加油啊!
大人都喜欢玩手机,更别说孩子。对于让不让孩子玩手机,我的观点是,不执两端,立于中道。你越禁止,孩子越想要。我们只要做到平衡,手机不仅可以帮到孩子,还能锻炼孩子的自律性。方法如下:
1、认可手机和孩子一起玩
孩子最怕就是父母的责备和反对。家长越反对,孩子会越害怕,但同时他们也就越想玩,到后面就会躲着家长玩。因此,不要去批评、指责孩子。家长可以去看看孩子玩什么游戏,有些游戏是不是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孩子和你在手机这件事上的信任度,有了信任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
2、设立底线(玩手机的规矩)
很多父母说设立规矩不起作用,问题在于有没有严格执行,有没有用对方法。规矩一定是要严格执行。很多时候父母会因为孩子哭闹不听话,而去利用手机让孩子听话,这样做就不可采取。比如:和孩子一起商量,我们劳逸结合,每次玩手机30分钟。在设计规矩时,要遵循的原则是和孩子一起商量来做,做了计划和规定后,一定严格检查执行。最重要的是制定的计划和规定符合实际。
3、科学使用手机手机
手机对于小年龄段孩子的帮助是练习拼音和识字,对于大年龄段孩子的帮助是查资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玩游戏,把手机当成学习工具。
4、父母的习惯
手机属于娱乐性质的物品,所以它的使用性和内容性都是结合人体和心理需求设计的。因此,大部分人都逃脱不了玩手机“上瘾”。我们如果不想让孩子也手机“上瘾”,首先父母自身就要知道怎么合理使用手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为孩子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