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管不问会有什么感想

问答分类: 育儿看到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管不问会有什么感想
7 回复
0
管呗上网行为管理 管理员 回复于2023-11-25之前

感觉到痛心。

养孩子无异于种庄稼,种花草,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能够自然丰收的绝少。

孩子的新知识可能来自老师的教育,但是性格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则是耳濡目染于父母。父母不管不问,孩子受到冷落,大多数心理会不健康,甚至呈现扭曲现象。

父母是一项职业,并且是终身的,它的作用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因此,强烈呼吁广大家长能够摆正态度,对孩子用心管教,收获孩子的明天。

0
兔丫丫说早教 管理员 回复于2023-11-25之前

这个问题中国的古人就说了。子不学,父之过.这样的家长在国外,家长要受到官方的教育。你想想吧!

0
用户刘俊国 管理员 回复于2023-11-25之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这是孩子的不幸也是父母的悲哀!最后引发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基础!

0
爱吃钢丝面的老刘 管理员 回复于2023-11-25之前

虽然现在的大趋势是家长重视教育的比较多,但不排除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认为家长只要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已经尽职尽责,足够对得起孩子了。看到这样的家长,首先为他们的孩子感到不幸,但是家长一旦是这样的心态,外人是很难改变的。

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所持态度也不同。

国人的受教育程度在普遍提高,但是还是有部分家长脑海中有着根深蒂固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他们看不到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正能量事例,反而老拿一些“毕业就失业”的案例来麻痹自己。不重视教育的家长,往往是那些学历不高,认为自己的成功或者不成功都在于自己的努力或者命运不好的家长。

孩子遇到这样的家长是悲哀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多半也会在学校混日子,混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然后像他的父辈们一样,学习一些简单的技术,去做最基础最辛苦的工作。他们的人生质量通常不够高,或者可以说一直在为养家糊口而拼搏。

有些孩子虽然家长不重视他们的教育,他们自身悟性比较高,懂得了“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以后,便会奋发图强。即使家长不支持,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来提升自己。

作为老师,看到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的家长,特别想拉他们一把,让他们认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思想一旦植入了人们的大脑中,便很难通过他人的语言来改变。也许只有他们真正认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意义,才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吧!

0
赏瓷天下 管理员 回复于2023-11-25之前

看到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我恨不得对这样的家长大吼一声:管管你的孩子吧!想是这样想,但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我没我质问家长的权力。家长不管不问的孩子,往往是问题学生,作业潦草,甚至完不成,纪律不好,甚至打架斗殴。多希望家长能配合一下,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啊!但不能。我只能尽自己的能力来教育学生,内心是对家长的抱怨:只管生,不管养。这么不负责,为啥还要生?还有对学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生在这样的家庭,摊上这样的家长,你有可能输在起跑线上。你为什么就不长点志气,独立,向上,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当我已经尽力,学生变化仍不大,我只能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0
别吵醒了思念 管理员 回复于2023-11-25之前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管不问是家长的悲哀,是孩子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一个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管不问,一想只要求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社育是不现实的。孩子不能成才,一味抱怨社会制度,抱怨老师教不好,抱怨孩子不听话,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我想孩子是悲哀的,孩子也很难成才。其实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一,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作为父母,将孩子送入学校之前,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孩子,就能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相反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就会影响孩子有效地接受学校教育。

3,父母从小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人生有远大理想,人生有奋斗目标。

4,父母从小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笑对人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勇于战胜困难,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勇往直前。

5,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勤劳俭朴的生活态度。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艰苦朴素,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孩子的表率。相反父母贪图享受,爱慕虚荣,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是不可想象的,孩子好逸恶劳,好吃懒吃,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名牌等等。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是孩子教育的关键。

因为大多数家长要工作,要养家糊口,不能全程监护孩子,孩子在校时间的教育是主要的,是孩子教育的关键。孩子在校教育,老师会全面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孩子课程教育,这里不必赘述。我这里要说的是,孩子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成绩优秀,自家的孩子成绩为什么这么差?这就是因为某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有的家长还大言不惭,我只管赚钱交学费,教育孩子有老师。我认为父母应该做到以上以几点:

1,常常和孩子任课老师勾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和学习情况,全程配合老师的教学,而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不管不问,自己成了甩手掌柜。

2,孩子回到家里,监督孩子完成课后作业,孩子遇到难点,分析、指导、辅助孩子完成作业。

3,关心孩子的生活困扰,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孩子每天有一个好心情。

4,多给孩子鼓励,而不是对孩子的学习不问不管,而放任孩子懒散。

5,了解孩子学习成绩,要与老师及时勾通,寻找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与老师一起分析、一起探讨,寻求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学习进步。

三,社会教育也可以影响到孩子成才,是孩子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历史上留传“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2,父母应关心孩子的玩伴圈子。避免孩子经常与一些喜欢玩戏,好吃懒做,上课逃课,下课打架斗狠的孩子玩耍;鼓励孩子与哪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孩子玩耍。

3,父母生活充满正能量,结交的朋友圈子也是满满正能量,他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也能影响孩子成长。等等。

所以,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教育相辅相成的结果;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孩子怎能成才?

0
素简整理 管理员 回复于2023-11-25之前

我十七岁,有一个弟弟,比我小六岁,都在这样的环境长大。

有次去朋友家,朋友爸妈特别热情,水果食物都送给我,特别欢迎我来他们家。那个时候,感觉异常古怪和手足无措,如坐针毡一样,找了借口离开了,因为我以为每个家里和我家里一样冷清,所有人自顾自做事。

小时候不太能看清家庭,现在长大,透过弟弟,就像能看到一个小的自己长大,所以能更客观的回答吧。

1.在外面受了委屈,也不会告诉家里人一丝一毫。待人冷漠,自顾自做事,不会和人主动说话。

2.回家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3.从小就要提醒爸妈开家长会的时间,到后来不用了,因为老师们不在意了。

4.家里乱,也不大会收拾。

5.饿了,哪怕爸妈在家也不会交流,只是点外卖。

7.非要和陌生人交流的话,会浑身战栗,流冷汗,能避则避。

8.喜欢二次元。

9.对他人的关心非常地无措紧张,还会怀疑对方别有居心。

10.永远沉默,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唱歌非常得难听。

11.特别敏感,害怕遭到歧视,经常附和别人,但觉得很累,又逃开。

12.即使有朋友,也会不经常联系,慢慢地,友谊也会不疾而终。

13.爸妈情绪不稳定,说话声音一大,我就觉得要扇我巴掌。

14.爸妈一回到家,就自顾自做事。一个躺在自己房间看电视,一个玩手机。和他们聊天,他们敷衍,多说几句,他们便无视。

15.被别人夸非常愧疚,感觉何德何能。

16.做事总有一股无力感。

17.我和弟弟都觉得写感恩父母这类作文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18.抗拒别人管束自己。

19.他们永远记不清我的年纪。有时候说十七,有时候说十九,有时候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