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是谁提出的

问答分类: 育儿礼教是谁提出的
2 回复
0
奋斗的鸽子 管理员 回复于2023-12-12之前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他的儿子孔俚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所以,“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在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非常强调“礼教”。

一,孔子主张的“礼”是什么呢?

从历史沿革来看,先秦夏商周三代都有“礼”,孔子主张的是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论语.八佾》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

从内涵来看,孔子所主张的“礼”包括宗教礼仪、国家礼仪和伦理礼仪。当然每一种“礼”又包含不同的种类。以国家礼仪为例,它又包含了“祭祀之礼”“君臣之礼”等等。

0
咕啾75 管理员 回复于2023-12-12之前

董仲舒提出的。

礼教又称儒教,是由儒家学说演化发展而来的。礼教的诞生,以汉武帝确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董仲舒回答汉武帝的《天人三策》是礼教的第一个纲领。

董仲舒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传统的天神观念,结合阴阳五行说, 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儒教信仰体系,与封建大一统的政治统治相呼应,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赏。

董仲舒把儒家学说宗教化后,他的思想体系成了礼教的经义,儒家学说变成礼教经典。但此时的礼教只是雏形。到了隋唐时期,儒释道三家学说融合,使礼教进一步完善。宋明理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礼教的正式完成,朱熹的《大学章句》成为礼教的又一个纲领。礼教的发展,也进一步把孔子神化,他成了礼教的教主“至圣先师”。礼教在中国封建社会广泛深入到各个阶层和每个家庭,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延续时间之久,是其他宗教难以匹敌的,它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对巩固和发展封建大一统的专制制度起过积极的作用,对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延续产生过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