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我所任职的高中就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学校规定所有学生要住校不允许走读,也不允许陪读。
主要原因如下:
1、走读陪读会导致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学习效率不够高。住校可以上晚自习一直到很晚。(省实验三个校区,其中老校区没有学生宿舍楼全是走读,相比另外两个寄宿制的校区成绩就会差一些。)
2、家长陪读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心态和生活节奏,孩子经常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之间来回切换,导致心态不稳定,学习效率低下。
3、家长陪读,孩子在生活上依然依赖家长,特别对于高中的学生正处在由未成年到成年的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家长应该适度的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
4、家长陪读导致孩子的集体生活体验缺失。发展就会比其他孩子滞后一些。高中不放手,大学也得放手。只要孩子能坚持,长痛不如短痛,晚痛不如早痛。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有特殊情况。 我所在学校虽然是寄宿制,但依然有一小部分学生申请了走读。比如家离学校非常近,或者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精神状态比较差有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失眠等。还有,比如有的宿舍晚上比较闹腾,有的孩子受不了,有调宿舍的或者走读的。有的孩子到了高三精神压力比较大,需要家长经常进行疏导。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尽量不要陪读。
这个东西不能一概而就,因人而异。如果你的孩子从初中开始就生活自理能力非常的强的话,那你就没有必要去陪读了。但是如果你有大量的闲的时间,你当然也可以去陪读啊,去给他做做好吃的呀,去陪一陪他啊!培土肯定比不培土要好一点,当然前提是你的孩子要听话,如果孩子不听话,陪读不陪读都是一样的。
其次,如果你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和别人相处的能力很差,情商也比较低,如果还有一些性格缺点的话,那我建议你就只有一条路,你去陪读吧!不管你经济条件怎么样?我都坚持认为你必须去陪读起码要把高三这一年陪读完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只要你过得充实。另外,如果你想改善生活的话,你也可以在这个学校附近的超市找一份短期的工作,去贴补一下家用。你既然这样问的话,肯定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或者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你要取舍一下,不知道这个回答能不能帮到你。
我是不赞成高三学生家长陪读的。这种陪读的风气不可长。以前有过陪读吗?没有。以前的高三学生不也过来了?
所谓陪读,我也见过的。这些高三学生不住校的,陪读的家长,其实是一切都不用子女动手。反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家长起早烧好开水,洗漱一切准备停当。茶泡好,饭菜烧好端上桌子。饭盛好,筷子放好,只需动嘴就行。吃好了,家长收拾碗筷,根本不用子女去洗的。
到上学时间,家长等孩子去学校了,赶忙去菜市场买菜,准备中午饭了。周而复始。晚上,孩子做作业,家长在一边陪着打瞌睡。毕竟能看懂高三题目的家长,并能给以帮助的少之又少。真正的凤毛麟角!
且不说别的,这种做法给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一是压力,父母这么样子照顾我,我万一考不上又怎么对得起家长?二是优越感,我读书,我最大,家里所有一切都为我开道,一切开绿灯。不是么?
那个租房,学校附近的房价猛涨。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承受得了。还有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抽出人来陪读。两口子,一人辞职,去陪读,收入减少一半,不是家庭相当富裕的也不选择陪读。
也许我是七十多的老头,也许这是代沟,我看不懂,看不透。究竟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社会究竟想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难道想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所以我对高三家长陪读持反对意见。
高三家长的陪读不一定是必须;但是,如果家长有这个条件,可以陪读。毕竟,陪伴见证着孩子,走过人生重要的一个关口,为孩子的拼搏和成功助力,这种机会,一生中并不常有。
陪读该做什么呢?必要的后勤保证,保证孩子的衣食住行,为孩子营养和休息带来便利,这是前提。
还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卷纸练习册,把做过的错题挑出来抄下来,标明日期。以此来督促孩子及时改正,让孩子有目的的重新做几遍或经常浏览,反复查缺补漏纠错,巩固知识。
白天有空多休息,晚上孩子学习时尽量陪到最后,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呵护,期待,付出,这也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之一。同时也起到督促孩子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一举两得。
平日孩子正常学习状态,成绩稳定提高,就不要过多唠叨,增加孩子的压力。要知道孩子已经学得很苦很烦了。
孩子偶尔的倾述或牢骚,一定要耐心听,没有问题的,给孩子一个发泄的机会,缓解他们紧张情绪;如果在其讲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尽量去与老师,同学等了解情况,争取解决问题。
高三,人生关键的一年,走过去,鱼跃龙门,也许人生会截然不同。加油!付出总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