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中的第三个叛逆期,此时也是他们情绪最容易波动、跟家长矛盾最多的阶段,厌学、不想上学、夜不归宿都是这一阶段的孩子会有的表现,家长要正确看待。
第一,接纳了解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有不上学情绪的时候,父母先要学习控制自己的脾气,只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之后,才能够让孩子乖乖听自己的话。父母要明白,孩子之所以厌学肯定是有原因的。很多家长当听到孩子不想上学时,就会对孩子大喊大叫,教育孩子怎么不听话等等,父母要是这样做的话,只会让孩子的不上学情绪变得更严重。所以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厌学情绪,这样才能让你跟孩子之间冷静沟通,询问孩子不上学的原因,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解决问题。
第二,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很多父母一直只是要求孩子必须得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却往往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感受。长久下去,孩子要是受不了的话,就会出现一些情绪,甚至会跟父母作对。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的话,还是在一些事情上不要强制要求孩子,尽量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尽量学会鼓励孩子,这样也许孩子会把一件事情做的更好。不要总是觉得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自己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这样孩子学习上才不会有什么烦恼。
第三,给予孩子适当鼓励和支持。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点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没有那样差,而不是一旁指责孩子,让孩子产生自卑的情绪。只要孩子认真学习并且努力的时候,家长就要给予孩子鼓励,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轻抚、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第四,改善孩子学习环境。
不良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不良的家庭环境比如:家庭不和、同学不睦、和老师闹矛盾等等,这些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使他们无心学习。所以,要想让孩子好好的学习就必须改善孩子所处的学习环境,请学校老师和家长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的厌学感觉。
第五,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了,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心情就会苦闷,就会无心学习,成绩就会落下,最终变成厌学晴雪。家长需要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学习挫败感、缺玩伴等,找到原因后,给予补偿。
第六,鼓励其健康正确的自由发展。
有很多家长,过早的给孩子安排了太多任务,还没有上初中,就已经提前给孩子报名了各种兴趣班和学习辅导班。长久下去,孩子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只能按照父母的安排重复的去做一些事情,对其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小圈建议,家长们可以咨询孩子有无喜欢的方向,根据方向适度的给孩子选择培训班。这样的话,孩子学得更开心,家长也更放心。
第七,允许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犯错。
家长在教育孩子期间一定要允许孩子在学习中犯错误,比如说:孩子没有认真听讲?孩子上课容易乱动?孩子这次考试没有发挥出完美水平?都是应该允许原谅的。试想一下,哪位家长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犯过错呢?如果因为这些就对孩子进行严厉的责备,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情绪。所以,应该允许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小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