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半的孩子早晨起床磨蹭怎么办?

问答分类: 育儿3岁半的孩子早晨起床磨蹭怎么办?
5 回复
0
墨菊九朵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4-21之前

3岁半的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应该告诉他上学时间马上要到了,让他自己快一点。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没有睡醒,所以才会起床磨蹭的,这时候就应该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每天闹钟响了自己起床就可以了,家长最多叫一次或者两次,不要让他过分的依赖家长。

0
育儿指南Kelly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4-21之前

如果三岁半的孩子早上起床磨蹭磨叽的话你可以这么办,可以让孩子晚上的时候早点睡早上就会早点起来了。因为晚上睡得早的话那睡眠就会很足够早上就会自然自己起了,你也可以让适当的叫他们到底怎么跟他说说他们早上起床磨蹭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0
一眼就动情的人怎样做朋友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4-21之前

三岁半的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小孩子们毕竟都喜欢睡懒觉,所以早晨的时候他起不来,他在床上磨蹭那是很正常的,慢慢的他长大了就会改了。毕竟他才三岁半,所以没有必要把孩子逼得那么急,他会慢慢的长大后慢慢的会懂事的。因为小孩子都喜欢睡懒觉。

0
铃铃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4-21之前

早上起床花上几分钟,和孩子闹一闹,让他开心地大笑一阵。笑完了,你会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情绪顺畅多了,不再那么拧巴了,接下来的事就开开心心地去做了。

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起床,磨磨蹭蹭,原因之一是没有起床的动力,如果引导孩子找到动力,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个动力,一定是孩子自己认可的动力,而不是大人认为的动力。平时多和孩子聊聊天,发现他的兴趣点,引导他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也许孩子就有了早起的动力。

0
三人行左中右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4-21之前

起床了,琳琳,再不起就赶不上去幼儿园吃早饭了。”早晨,妈妈一边收拾,一边喊女儿起床。

“好困,我不想起。”琳琳眼都没睁,又继续睡过去了。

“不行,该起床了,不然就迟到了。”妈妈着急地催促。

5分钟过去了,琳琳还是没有起床,妈妈见状,又一次喊她。

妈妈再次喊琳琳时,她已经穿上了一件上衣,手里却拿起了一本书,正在翻看着。

妈妈无奈地说,“还有15分钟,再不出去真赶不上吃早餐了。”

她不再说话,拿起琳琳的衣服,开始帮她穿。

当母女俩手忙脚乱地走出家门时,时间已经是8点多了,去幼儿园吃早餐是来不及了,妈妈只好在路上给琳琳买了些吃的。

妈妈感慨,每天起床就像打仗,孩子为什么总是这么磨蹭呢?

生活中,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催促孩子起床的烦恼。琳琳起床磨蹭,主要是动作慢或者拖沓的原因。

生活中,像琳琳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也给父母们带来了很多烦恼。

有人说,孩子是慢性子,做什么事情都慢。

确实,慢性子的孩子,做很多事情都不着急。但孩子做事慢,并不只是因为性子慢,也与孩子的成长特点有关。

在1-2岁的时候,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慢吞吞的,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发育较晚,看起来做事情缓慢、肢体不太协调。

除此之外,孩子动作慢爱磨蹭还有其他原因。

1、处于动作发展期

一般来说,处于动作发展期的孩子会有手脚不灵活、不协调的表现,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肌肉活动还不协调导致的。

2、气质影响

一般来说,安静而缓慢型的孩子,做事也慢。

若孩子比较成熟,平时想法多,当他遇到事情,习惯三思而行,这就会让孩子看上去比别人动作慢一拍。

3、注意力不集中

一般来说,3岁前的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被周围的其他事物影响,转而忘记了手头的事情,导致他们动作缓慢。

比如开头讲的琳琳,当她穿衣服时看到了一本书,立刻拿起书翻了起来,全然忘记了要继续穿衣服。

4、缺乏兴趣

对某件事情缺乏兴趣也是孩子产生磨蹭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孩子明明不喜欢捏彩泥,只想出去玩,可父母却给她买了彩泥,想让她安静地捏一会儿,这时孩子很可能就会消磨时间,父母会觉得他慢。

此外,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不能忽略。如果父母或家庭成员中有人做事慢,孩子十有八九也会受到传染,做事时显得慢吞吞地。

父母们想必都有这样的苦恼,早晨起床想早点出门,孩子却偏偏磨磨蹭蹭,不着急收拾,你这里越着急,越催促,孩子那里越不动。

如果孩子是因为性格沉稳,做事慎重而导致动作缓慢,父母不用太着急。

这类孩子往往做事认真而高效,就算一时做事比较慢,相信他们随着年龄增长,动作也会越来越熟练,速度自然也就上去了。

若孩子因为性格原因而导致动作慢,父母就要多留意了。

幼儿期是孩子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身体不灵活、不协调的表现,影响以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严重了还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呢?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比赛法:父母可以与孩子比赛,如看谁穿袜子快,谁穿鞋快。若哪天孩子动作快,可以给予适当奖励。

设立规则:可以给孩子设定规则,比如,跟孩子约定好10分钟内穿好衣服、5分钟内洗好脸、半小时内吃饭。

一旦孩子磨蹭了,超出了时间限制,就不能再继续,而是要进行下一项事情了。

如果孩子没有时间的概念,不知道10分钟(或5分钟)有多长,可以买个相应的沙漏,让孩子用沙漏计时。

顺其自然:若孩子故意赖床,父母可以不叫他,故意让他迟到一次,让他体会下迟到被老师批评的感觉。

当孩子尝到了自己酝的苦果后,相信他会想办法起床时快一点的。

多锻炼孩子:熟能生巧,在穿衣穿鞋等事上,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锻炼孩子,让他们自己起床,整理床铺,穿衣穿鞋等,孩子的速度会快上来的。

日常还可以多带孩子运动,增加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灵活性,比如,跳绳、打羽毛球等。

妈妈跟琳琳约定好,早上不能在七点半之前起床,就不能吃早餐;晚上若不能在九点之前完成写作业、洗漱等任务,就不能听妈妈讲故事……

刚开始,琳琳坚持得不错。但过了几天,已经晚上九点多了,琳琳还在磨蹭,妈妈果断取消了当天的讲故事环节,琳琳急得哭了起来,妈妈没理她。

尝到苦果后,琳琳的时间观念果然强了很多。后来,琳琳爱磨蹭、拖沓的习惯也慢慢改正了。

当遇到一个慢性子的孩子,父母请不要着急,也不要一味斥责。孩子的每一个不良习惯,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或几个原因,需要父母仔细分析,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帮助孩子慢慢改正。

家长用心陪伴、耐心教育,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