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我家四岁半了老师开始让写10以内的数字了,孩子还小定性不够,作为家长我开始都是先辅导她学习才去忙其它的,我认为需要督促的几点:
1.她只知道老师要写作,只要写完就可以了,至于时间就是写完为止,所以在旁督促以避免孩子养成写字拖拉现象,
2.孩子才开始拿笔笔顺是怎样的,要怎么写才算规范都不清楚,监督孩子一开始就养成正确的书写
3孩子学习家长也可以边上一起学,让孩子知道不是只有他要学习,父母同样需要学习
5岁的孩子写作业没有必要崔,但做为家长要耐心教导,必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养成,可以以身作则,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为了孩子先把手中的手机放下,陪伴着孩子一起写作业看书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5岁的孩子应该还在上幼儿园吧,正规的幼儿园应该不会教孩子写字✍,顶多让孩子写几个数字、写几个拼音。
至于孩子写字的时候,家长在旁边催,这是我们很多父母的通病,以为催孩子,孩子就能如父母的愿望,写得又快又好了。殊不知这种行为正是导致孩子将来一些坏习惯的根源。
为什么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家长总是喜欢催?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注了,不管孩子做什么家长都要在旁边表示自己的关心,催一下,说一句你快点,是表达自己关心的最常见的方式,都形成一种习惯了。
二是人们看待事情的时候很容易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所以看孩子做事情,总是觉得慢,总是觉得还可以再快一点、再好一点,性子急的家长都恨不得自己去做了,所以就不断地催促。
孩子做事情老是被催促,很容易会导致两种不良的后果:
一是导致孩子自信心的不足。孩子的很多技能都是刚开始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慢其实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孩子很用心、很仔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大的进步的。但是,家长在旁边的一句催促就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没做好,做不好,不知所措,或者等着家长给他指令,久而久之,孩子做什么都不敢主动去做了,只会按照大人的要求,亦步亦趋了。
二是导致孩子做什么都一味求快,不求完成的质量,做事情很毛糙。以写字为例,我们去观察一下一些孩子的写字习惯,这些孩子写字会非常快,比一般的同学要快一倍以上,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些孩子写的东西,就会发现那字写得真的是“龙飞凤舞”,看都看不清,而且一旦写错了就是随便一涂一划,卷面极其难看。究其原因,就是小时候一开始写字就被催促,加上性格的原因,只知道一味求快。而且,这种习惯一旦养成都很难改变。
因此,孩子刚开始做什么的时候,家长切记不要催促。因为只有开始的慢,才会有后面的又快又好,这是人的成长规律决定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没必要催,让孩子自己自觉学习,但是可以温馨鼓励,不过不建议写字多或久。
幼儿期孩子的身心发展主要以游戏为主,游戏贯穿幼儿的一日活动。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正规幼儿园以此来设计课程用以发展幼儿的智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养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作息规律。这些品质虽没有孩子认识多少字来的直观,却可以为幼儿以后知识性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一个孩子当他拥有求知欲,好奇心,专注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你会担心他以后不能很好的学习知识吗?你会怕他以后比别的孩子差吗?绝不会。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那些从幼儿期就开始学知识的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会怎么样呢?幼儿期最多学到小学三年级的知识。那么已经学会了这些知识的孩子上课的时候还会认真听讲吗?上课不认真听讲就会做很多的小动作,注意力就会下降,而且上课不认真听讲都可以考高高的分数,他还会觉得学习需要努力吗?到三年级以后,难度加大,成绩下降,学习习惯差,孩子的自信心受严重打击,说不定还要加上家长的指责。而那些幼儿期没有学知识的孩子,一上小学有点跟不上,家长上心,孩子也很努力,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好,到了三年级难度加大,大家重新站到起跑线上,他们的优势尽显,想赶超先学的孩子就比较轻易了。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等待孩子成长,静待花开,而不是把自己的焦虑强加到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期大胆放手让孩子好好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