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说话不算数怎么办?

问答分类: 育儿9岁孩子说话不算数怎么办?
3 回复
0
涵涵妈的生活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5-08之前

发现孩子说话不算数不要立刻打骂责备孩子,平时家长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循循善诱,对症下药。让孩子从心里认识到用诚实来赢得父母的信任,并对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做孩子会感受受到鼓舞,也就可以彻底改掉说话不算数的毛病。

0
moody猪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5-08之前

第1招:规范约定,专门进行训练,让孩子建立做事秩序感。

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是否把培养孩子“秩序感”重视起来,孩子们之所以说话不算数,其实是根本的原因就是在随意改变做事的程序,如拖延时间、潦草应付、借口忘记等。秩序感的构建其实并不复杂,只要你抓住这6个必备要素。

1、何事(任务目标)

2、何时开始做

3、何时结束

4、做事规范要求

5、检查标准

6、奖惩兑现

例子:周一到周五早晨吃早餐

孩子行为:早晨起床后便磨蹭拖拉,等妈妈准备好早餐,到了开饭时间时,孩子还没有洗漱,妈妈不得不来到孩子面前监督,等孩子洗漱完后,距约定开饭时间已经过去10分钟。也正是因为耽误这10分钟时间,导致后面离家上学出发时间就很紧张。孩子在妈妈的不停催促之下匆忙吃完饭,又匆忙离家去上学。而妈妈也因为孩子吃饭拖延,又把自己离家前的时间被占用,匆忙收拾餐桌、洗碗筷、化妆、准备个人物品、离家。

怎样才能把6个必备要素应用好呢?不妨这样去尝试。

温馨提示: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专门训练,打好基础后,放在周一至周五应用。

1、让孩子及时领受任务。妈妈下达任务目标(吃早餐),孩子重复两到三遍,增强孩子目标意识。让孩子领受任务时机应放在孩子起床时,帮助孩子建立早餐前做事秩序感。

2、让孩子关注完成任务时限(开始和结束时间放在一起训练)。按作息时间表规定,妈妈让孩子说出吃早餐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让孩子自己看腕表(家里客厅墙上挂的钟表)。

3、就餐前的规定

(1)必须要完成起床、上厕所、洗漱、整理床铺这几件事。

(2)在规定时间来到厨房取自己早餐。

(3)在规定时间结束吃早餐,如果因拖延开始吃饭时间而导致吃不完,对不起,吃不饱也必须要停止。

4、检查标准

(1)检查责任人:妈妈。

(2)检查内容:起床、上厕所、洗漱、整理床铺、吃早餐5件事完成情况。

(3)检查记录:由妈妈做统计。

(4)检查结果:是否按规定时间完成每一项任务,哪一件拖延,拖延时间。

5、奖惩兑现

孩子在起床、上厕所、洗漱、整理床铺这4件事上不关注时间,造成时间拖延,结果就占用了吃饭时间。现在留给孩子吃饭的时间用减法来计算,占用多少扣多少,不要管孩子是否能吃饱,事实上这就是后果惩罚法。孩子有一次教训后,经家长事后教育和引导,会让孩子下一次增强做事时间管理意识。

第2招:应用自然后果惩罚法

如果孩子缺乏做事时间管理的意识,家长反复催促只会加剧孩子坏习惯的持续强化。因此,家长必须要改变你以前的错误做法,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自然后果惩罚法。

如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不能在规定截止时间内完成,到了截止时间家长就不能让孩子继续写。对于孩子来说,他(她)内心必然会顾忌完成不了作业会被老师批评(写作业前,按照第1招流程进行重点教育和引导)。有些孩子会早晨提前起床把作业赶完,有些孩子则不会,因为完不成作业而被老师批评。被批评这一后果就是自然出现,惩罚孩子的是老师并不是家长,因此,孩子不会对家长产生不满情绪。

如吃饭这件事,如果孩子在饭前磨蹭拖拉,占用了吃饭时间,但由于有吃饭截止时间,孩子必然吃不完吃不饱,挨饿就是自然后果。有了一次挨饿的教训后,在家长的事后教育和引导之下,就会让孩子吸取教训,下一次吃饭前会关注时间。

再如孩子到楼下去玩儿未按约定时间回家,家长只需要给孩子计时,这次超时多少,下一次出去玩的时间就被扣除多少,经事后教育和引导之后,孩子会计算出下次玩还有多长时间。由于是孩子自己超时玩耍占用了下次玩儿的时间,这一自然后果是孩子自己造成的,必然会在下次出去玩时,关注回家时间。

第3招:奖励时间,激发孩子时间管理意识

有些家长可能会用物质奖励作为激励孩子做事积极性的手段,这种方法只会短期内有效,如果经常用会让孩子有饱和感,当孩子对物质奖励不感兴趣时,自然无法提高做事的兴趣,忽视做事的秩序感。但是用奖励时间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把自然后果惩罚变为争取时间,来为自己获得最感兴趣事的时间。

如孩子写作业在截止时间内完成,妈妈检查后合格,便可以奖励孩子玩游戏时间。当孩子发现我只要写作业不磨蹭拖拉就可以获得更多玩儿的时间时,便会在写作业这件事上增强主动性,尤其是对时间管理更为敏感。

如孩子喜欢读某一本课外书,在到了阅读截止时间后仍然想继续读,但是对于妈妈来说如果满足孩子的需求,会让孩子在阅读这块无何止地延续下去,显然就会让孩子养成拖延的不良习惯。怎么办呢?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鼓励孩子把阅读之前的事情提前完成,这样就争取了更多的阅读时间。

类似的情形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只要家长做有心人,你去持续观察和统计,就会发现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事。而把孩子感兴趣的事用时间奖励法,则会促进孩子做其他事的效率,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奖励时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结束语:孩子说话不算数,表面看是失信行为,但实则是孩子做事秩序感的培养,孩子对时间管理意识意识,以及诚信品质的有机结合培养不到位而导致。因此,在培养孩子诚信品质的时候,家长必须要有统筹观念,结合孩子生活中一系列要做的事合理进行任务约定,和检查与奖励。至于孩子最初在训练过程中做不好现象,家长绝不能简单粗暴地责备或体罚,而应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是你自己造成,你越是做生活的有心人,越能把时间管理好,做事讲秩序,越能让你争取更多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0
小李少白 管理员 回复于2023-05-08之前

家长老师要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做人要顶天立地,要有诚信,要说话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