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师总是喜欢让家长协助孩子做一些手工的作业,内容五花八门,对此你怎么看?

问答分类: 游戏现在的老师总是喜欢让家长协助孩子做一些手工的作业,内容五花八门,对此你怎么看?
0
育儿经 管理员提问 2 年之前
10 回复
0
淡月轻风2006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老师留手工作业是教学要求。

孩子做手工也有很多益处。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锻炼孩子的耐性和专注力,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起到开发孩子的智力。

至于让家长协助孩子做手工这件事,孩子太小的时候,自己不能完成,家长指导并帮助孩子完成手工作业,做亲子手工,是可以的。像在幼儿园老师协助孩子完成手工作业一样。

孩子小的时候,老师要注意不要留复杂的手工作业,尽量留简单的,主要是孩子做,家长起辅助作用。

孩子大点了,就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只有自己动手完成,才能起到上边讲的那些作用。同时也要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做的概念。

至于手工作业,内容五花八门,利于孩子通过做各种不同的手工,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内容,对孩子长知识,锻炼手脑协调都有好处。

只是老师掌握着不要留太难的、孩子根本做不上的、只能家长完成的作业。做手工作业成了家长的负担,就失去了手工作业的意义了。

同时,老师要重点表扬孩子自己动手做出的手工作品,不要表扬家长做出来的比较精美的作品。

发几个我做的可以当孩子手工作业的简单手工小制作。

0
努丽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如果作业的主体是孩子,家长只是协作也就罢了,事实上手工作业的主要操对象都是家长,孩子能参与就算很好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手工作业是要展览的

老师也会以“好坏”来论“英雄”,每个家长都想让手工作品成为最出众的。

2.手工作业超越孩子的操作水平

这和评价体系有关,本幼儿园和幼儿园间有评比,为了展示出更好的效果,老师会留下和年龄不匹配的作业。

3.和教材配套的手工作业并不和孩子操作能力配套

一直突出“亲子”共同完成并亲密亲子关系,这导致“作业难”,“孩子不能”。

这些就组成了五花八门的手工作业。

作为家长我对待这种作业:一边尽量做,一边心里犯嘀咕,但还得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孩子,老师留的作业都是有道理的。

作为幼儿老师,我们应该过滤掉不合理的手工作业,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而不要从一到终“孩子只是围观者”

0
张大佛爷—手工编绳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做手工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想象力。是很不错的一项幼儿活动。

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手工。首先,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现在的父母平常工作都比较忙,本身陪孩子的时间就比较少,可以利用做手工的机会,多陪陪孩子,一起交流,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当父母与孩子共同努力做出一件作品时,孩子也会特别高兴,会很有成就感的。

其次,多教孩子做做手工,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力、领悟力、学习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

所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做手工,是大有好处的,刚开始孩子还没有做手工的经验时,可以和孩子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的传授一些方法和技巧给孩子,让孩子在制作中获得乐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下面我分享几个我自己做的手工作品,都是比较简单的,很适合幼儿手工。

0
晓笛育儿分享记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谢谢您的提问,先讲下个人这个问题的想法,我家孩子已经八岁了,在他上幼儿园期间,也有与孩子做过很多手工。

坦白说面对老师一开始布置的手工,我内心都有一份不乐意的挣扎,因为知道自己的手工作都不好,也没有新的创意。所以觉得这是一件难搞又麻烦的任务。

但后来在跟孩子做手工的过程中才懂得,这是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又可以开发孩子想象力有意义的作业。

为什么说老师布置的“协助孩子做手工的作业”是有意义的呢?

平常接孩子放学后,都会随意的让孩子在家开玩,没有目的和方向,但如果今天老师给孩子布置手工了,孩子回到家,她觉得有事可做,会特别积极的,吃完饭等你和她一起做手工。

我们家长协助孩子做手工作业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体验完成目标的乐趣

完成这份作业是亲子的明确的目标,共同与孩子把目标完成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例如,我们的作业是用叶子做出一份手工。那么我们就会和孩子朝着这个目标一起讨论,用什么叶子做?在哪里找到这个叶子?如何做?我们协助孩子从一开始去捡叶子到把这个手工做出来的整个过程,是特别有意义的。

2.建立孩子动手的自豪感

老师所布置的手工应该是从孩子的年龄阶段相对应的,我们在协助孩子做手工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和加上孩子自己的一些想法,有目标的去完成一件事,经过孩子自己动手作完成的作品,孩子会为自己这一行为感到自豪感,从而建立孩子的信心。

3.促进亲子关系

父母有目的,耐心的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份老师所布置的手工。这样的场景,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特别的温馨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自己最好的支持者,通过做手工与孩子有更多除了手工之外的交流。

父母花时间去陪孩子做手工,孩子会主动反馈给我们更多学校有趣和他认为没有趣的事。让我们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更加的了解,与孩子的亲戚关系更加和谐。

那当还我们协助孩子做手工时,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孩子是特别重视老师所布置的任务的,所以我们要对孩子的手工有一个重视态度,当我们协助孩子做手工时,需要注意以下3点,才不会打击到孩子的积极性:

第一,摆正角色,孩子是做手工的主角,我们是协助做手工的配角

做手工是一个需要耐心时和时间的事,有时候我们会嫌孩子做的不好看,或做的慢就会直接代替孩子去做。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手工作业的意义没有益处反成打击孩子主动性的作业了。

摆正角色,跟孩子一起规划,如何把这个手工做好,让孩子全程参以到这个手工的过程。不要为了求快求好看就剥脱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

第二,尊重孩子的创意

在做手工的过程中,在与孩子交流如何做时,孩子的想法是不按正常出牌的,如果我们安我们的想法,可能是不合适的,但是当孩子提出他的意见,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例如,小孩想画一个彩色的太阳,但我们一定要他画成黄色的,这样就很容易与孩子在做手工的过程中产生冲突。做手工作业是一个有意义的,可以让孩子尝试不同做法的一个作业,所以不用给孩子画太多框框,可以尊重他的想法,添加孩子的创意也是对孩子敢想的支持。

第三步,接受不完美的作品,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

在和孩子做手工过程中,不一定要求这个作品很完美,主要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手工作品也就是创意作品,所以我们不要要求这个作品是最好看的,最标准的。要以激发孩子动手做兴趣为主,并引导孩子大胆想象并动手添加自己的想法在手工里。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晓笛育儿分享记 与你分享更多正能量的育儿知识,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轻装上阵

0
幼儿园张老师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看到这个问题,我真觉得挺无奈的。

其实让家长协助孩子做手工的本意,并不是要把手工做得多么好,而是要让家长和孩子有那么一个载体来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从而磨合感情。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多数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不能理解这个意思。

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反馈,说老师说了:我们也没办法呀,是幼儿园让我们安排家长做的。我真想问问这些老师,幼儿园让组织家长和孩子做亲子作业,细致到规定做什么了吗?把评价标准定成谁做的高级,谁做的像谁就优秀吗?

有一次,我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儿子的幼儿园老师告诉他们回去做一盏南瓜灯,于是他就带着孩子真的用南瓜做了一盏灯,结果第2天到了幼儿园,发现其他小朋友带来的灯简直是精美的让人惊讶,那一看就是家长做的。我同学说他当时想着他们的灯虽然没有那么美,但是一看就是他和孩子一起做的,老师一定会表扬孩子,没想到离园的时候他发现这盏灯被扔到垃圾桶了。老师给出的理由是怕招虫子。如果老师们给予家长的是这样子的一个评价标准的话,那家长不提意见才怪呢。

另外一方面作为家长,我觉得大家对亲子制作也是有误解的,很多家长认为如果要让老师喜欢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要把亲子作业做得高大上,哪怕一看上去就是大人做的也没关系。而自己的作品如果在评选中没有得奖的话,家长反倒会认为老师对自己有看法有偏见。那些真正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出来的作品,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这中间的真心却常常被忽视。

我建议老师们从孩子的角度去评价亲子作业,不要出那些孩子根本完成不了的难题。

也建议家长们在这件事情上不要攀比,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孩子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只要和前一次有进步就是最棒的事情啊,哪怕他上次不会用剪刀,这次会了就值得我们大大的表扬。

0
Mr菇菇话育儿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现在的老师总是喜欢让家长协助孩子做一些手工的作业,内容五花八门

现在有不少家长反映,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一到放学放假就会带回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五花八门的,要求和孩子一起完成。那有些家长就会说自己动手能力差,或者没时间做怎么办,为什么不在学校完成呢?

说实话,我想谢谢老师布置手工作业给孩子和家长!为什么呢?

1、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手工能够为孩子带来精细动作能力的锻炼。从粗略到精细的手工的进步过程,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通过做手工能够让孩子更精准的控制自己的动作,从而达到思维意识和肌肉运动的统一协调。

2、能够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等思维能力

手工制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一个创作过程。通过对想象中的东西进行创造,在从虚到实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孩子的脑部发育有极大的的好处。据美国儿童保育委员会指出,精细动作发育得好的孩子在读写能力、数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上远远超过同龄孩子。

3、能够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到快乐,远离手机等电子设备

手工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每次手工活动相当于一次小规模的创造过程,期间充满各种乐趣,让孩子体验了丰富的场景,从而使得孩子对手工产生兴趣。而现在的孩子都把手机、电视当成兴趣,如果孩子常常做手工,孩子就会对手工感兴趣,远离手机和电视,既保护了眼睛也锻炼了动手能力,一举两得。

4、增进感情,改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手工制作过程中,往往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特别是人与人的配合,同过合作,动手制作的过程,会使孩子更懂得与人沟通,换位思考,促进交往能力发展。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协同完成,让孩子更加了解家长,与家长更好的配合,在不知不觉中增进感情,改善亲子关系。

说在最后

也许家长会觉得老师让孩子回家做手工,是给家长出难题。不妨换个角度想想,老师这样做不正是在给你和孩子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既让孩子锻炼的动手能力开发了智力,又来增进你们彼此的感情,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都跟孩子做过什么小手工呀,有没有推荐的,让我先学习学习(#^.^#)


我是一枚战斗在育儿一线的二宝妈,欢迎关注,一起分享育儿战役中的点点滴滴!(#^.^#)

0
三三妈妈说安全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你好。看到你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正好在和闺蜜讨论,孩子上幼儿园做手工的问题。闺蜜一边画着手里的小猫一边说,你看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爸爸妈妈在做,而不是孩子做,是一个拼妈的时代。

我笑笑闺蜜说,其实你是可以让孩子做,你何必操这个心呢?闺蜜说其他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做,做的又漂亮又好,如果我的孩子做的又丑又难看,那么去学校一定会被嘲笑的。

我想和我闺蜜一个想法的妈妈,爸爸一定不在少数,其实我们应该回到幼儿园做手工最本质的意图。其实,老师是想让孩子和家长增进亲子关系,有一个共同完成的东西,但是最后这些都变成了父母在做。

第一,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老师布置这项作业的意图。

当然,这个说法就需要你和老师平时有一个比较紧密的沟通,你知道老师布置这个作业,是需要锻炼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比如手指的精细动作,或者是增加孩子的记忆力,或者是让孩子增加专注力等等。

我们知道了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意图以后,我们可以调整好心态,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个作业。

第二,家长需要先摆正自己的心态,尽量不要攀比。

就像刚刚我闺蜜说的,如果你做的不好,让孩子自己做,那么孩子做出来就特别丑,拿到学校以后,怕老师觉得你对孩子育儿不上心,还怕孩子被同学嘲笑。

其实这两点我觉得家长需要放轻心态。如果我们已经了解了老师的意图了吗?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我们可以通过拍视频或者是拍图片,当这个作品完成以后,我们附上视频,也附上图片,这样告诉所有的孩子和老师,这个东西是孩子自己完成的,那样的成就感是没有办法比拟的。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们的老师不吃这一套,我们的老师肯定是需要孩子做的又漂亮又好,我相信每一个老师,有可能也会成为妈妈,妈妈是最懂妈妈的心的,当你尊重她,她一定是尊重你的。

第三,我们需要去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完成,孩子为主,家长为辅。

当然每次作业可能有难有易,孩子不一定能自己完成,那么家长需要做的事是帮助孩子培养一个有计划系统的过程,让孩子学会有计划的去完成一些事情。

我们可以让孩子先有一个方案,然后说好怎么分工,我们家长因为是辅助他的,所以尽量做一些打下手的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服从孩子的安排,让他在有限的资源里面得到最大的行动。

第四,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

我们这一次可能是自己做的,但是其他小朋友有可能是在某某网上购买的,或者是父母帮着做的,那么看起来就非常美丽,这个时候小朋友自己看了心里就会很低落,为什么他做的这么漂亮,而我做的这么难看,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就需要正确去引导孩子,去看待这个问题。

1、我们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闪光点,自己哪里做得好,然后看到别人有做得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学习别人的好的地方,这样下次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引用别人的方法,那样我们是不是就会做得更好呢?

2、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也有缺点,而你的优点是别人身上不一定有的,而别人的优点也可能是你的身上不一定有的,所以放宽心态,好好的做自己,从小事开始。


小小幼儿园就好像是一个小的社会,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攀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正确的进行,同学之间的比较,让孩子明白,我也是一个有着优点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好,我是工科逻辑学豆瓣妈,致力于0-6岁科学育儿和大脑逻辑思维学习,分享有温度的育儿观点,如果你有育儿困惑,愿与你一起讨论交流,感谢你的关注和留言。

0
循循善教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看见这个题目,我有点想吐槽一下。

我觉得现在的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太多,实在是有点过了。

关键是有很多活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变成了攀比。

我儿子读幼儿园之前,我一度对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有点恐慌,因为身边抱怨的人确实太多了,我听到的基本都是负面的评价。

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第一个作业是画画,画画的内容是关于国庆节庆祝活动的。当时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是说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画画。我当时就想,挺好的呀,不管画得如何,孩子应该会很高兴。

谁知道,我似乎误解了老师的意思!!我和儿子经过反复地筛选讨论,选择画天安门,然后画几个气球,几个和平鸽,我还专门上抖音上边找了相似的教程,学了一下怎么画(因为我自己完全没有画画基础)。

我们母子两个折腾了一个晚上,前后总共画了四五张纸吧,大概的分配任务是儿子画些简单的气球,涂一下颜色,我画天安门,还有一些主要的轮廓。

最后勉强画出了一张看着还可以的,感觉整个过程的体验感还是不错的,也算达到了亲子作画的目的,虽然说水平不怎样,自我感觉应该也可以的。

但是,第二天交作业的时候,真是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我当时看着别人交的作业,有些实在太精致了, 甚至有的是手工结合彩笔画,看起来特别漂亮,简直可以裱起来出售了。

老师当时看见我们的作业,直接说:这样怎么能交呢,颜色又淡,画得也太粗糙!

然后我说:老师,因为颜色是孩子涂的, 他又不给我插手,所以颜色是有一点淡,但是孩子很开心哦~

这下老师有点不耐烦了,说:这样不行哦,你们还是拿回去重新画吧,这样的作业不能算通过的。你们不能光给孩子画呀,最终的效果还是很重要的。。。。。

哎,最后我们的作业还是被退回来了。晚上的时候,我直接趁着儿子睡觉,自己大笔一挥,单独画了一张,然后才补交了作业。经此一事,我终于明白了别人说的,老师布置作业,家长负责做作业是什么意思。

其实,我根本不会介意孩子画的画是好是差。况且,孩子自己也没有这种想法,所谓的好与坏,都是家长和老师硬性给分出来的。

对于孩子画画或者是做手工,我想老师的目的应该也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有开启孩子对艺术领域的启蒙,这样的目的是非常好的。

我当时跟儿子一起画画的时候,他也是非常开心的,一个晚上都在赶着画,完全没有空看电视或者做其他的,但是他却很开心,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但是如果老师刻意地去评价孩子作品的好和差,对孩子、对家长而言,这样会很累,也失去了最终的教育意义。

所以,其实我并不排斥所谓的五花八门的作业,但是希望孩子做的这些作业都能得到认可,并且给孩子独立动手的机会。

至少,在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我觉得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过程而非结果。

码字不易,麻烦点个赞呦~

0
京虎子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一起做手工增强亲子关系。

但是,首先要搞清楚这样做的目的。做手工是寓教于乐,目的是让孩子从手工中获得乐趣的同时增加动手动脑的能力,家长只是起辅助作用。

其次,不能硬性摊派,做不做要看孩子的兴趣,有兴趣就做,没兴趣可以不做,做或者不做都没有错,手工不能当作业来安排。

其三,要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太难的话孩子做不了,这样什么目的都没有达到,只能让孩子产生压力,以后遇上能做的也不愿意尝试了。

这三点恰恰是很多幼儿园安排手工作业时候的误区,最后成了孩子一甩手,家长做手工,或者孩子勉强参与,毫无收获。

不仅是手工,幼儿园其他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中小学教育更是如此。连在海外办中文学校也一样,活生生的扼杀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这是中国式教育最大的误区,也是新时代家长在子女教育上要避开的雷区。

如果我是家长,遇到这种情况索性不让孩子做,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玩,一起读绘本,一起运动,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幼儿园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就不要理会了。

0
淅爸育儿记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1-27之前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悲哀的状况,本来家长应该自行做到的,但是现在却需要靠老师、学校来强制执行。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想反问一句:

各位认为老师布置亲子作业是一种麻烦的家长,如果老师不强制,您一天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认真做一件孩子喜欢的事?一周呢?一个月呢?

兴许家长们都会说:“我忙得很!”,但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扶持、陪伴,家庭教育教会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而学校教育更多的是教会孩子获取在社会生存的知识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学业再棒,也始终称不上为成功:药家鑫、谢广宇这些高材生的案件一再警示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