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中,怎么和孩子玩效果最好?

问答分类: 游戏亲子活动中,怎么和孩子玩效果最好?
6 回复
0
专业宝妈80后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0-19之前

感谢提问,就这个问题说下我的看法供参考。

怎么玩和孩子玩效果最好呢?

先说一个原则,以孩子为中心

以孩子为中心是和孩子玩好的关键,孩子喜欢什么东西,什么节奏,玩什么?看什么。要留心观察适当引导。

杜绝想当然的,自己不感兴趣就觉得孩子不感兴趣,或者只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要注意孩子的节奏,培养专注力

亲子活动或者跟孩子玩,要注意孩子的节奏,不是时时刻刻都在不停的和他说话,不停的往手里递东西,或者叫孩子。一味的这样干预,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观察孩子,玩的投入的时候要停止家长的参与,在旁边注视,这时最好进入粉丝关注的状态,只需要欣赏,等孩子需要你其他方式参与的时候,他就会自己找你。但是不能离开干别的,或者看手机。

互动类是最好的游戏

亲子都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这就是传统的棋牌,拍手等活动是互动类游戏。

对于小宝宝,微笑、轻轻拍后背、跟他说话、摸摸小手指小脚趾,就是很好的互动。

再大一点拍手,盘脚,藏物找物,讲故事。

再大一点捉迷藏,发现楼下的花草,记录植物的生长,爬山

再大一点可以一起设定一个长一点的目标,一起执行,一起做一个手工,做一个产品。

等等,留心,用心,坚持,看看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

要真的全心投入,牵手孩子共同享受

孩子虽然不说,但是能很明确的感受父母的爱,父母的投入,所有要百分百尊重孩子,全投入。

0
蓝色winds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0-19之前

一次下课,回到办公室,一个同事对我说:“班上的那群小朋友和你玩的很好啊!”我还没反应过来,另一位同事接上话:“你看他本来就是个小朋友嘛!”我于是跟着笑了笑。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人想和孩子愉快地玩耍,从各种红红火火的陪娃游戏公众号就可以看出来。然而,能和孩子玩起来的父母,似乎并不太多。有个同事就吐槽,她老公对2岁的儿子说:“来,亲我一下!”儿子不理,他继续做出拥抱状:“就亲一下嘛!”还是没什么卵用。

有的父母和孩子玩不起来,觉得是因为自己没办法装出傻乎乎的样子。其实,“傻乎乎”只不过是表面的现象,要想和孩子愉快地玩耍,你首先要做到的,是加入孩子的世界!

01.

在我们大人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追求所谓的有效沟通,语言越精准越好,交流越干脆越好;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戏是他们主要的沟通方式,你越想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反而越是反抗。

有一次,儿子睡午觉,他奶奶把客厅打扫了一遍。不久,儿子睡醒出来,发现原本放在地板上的小汽车被放到桌子上,于是,一场“战争”就爆发了。

儿子:奶奶,你不要把我的车放到桌子上!

奶奶:我刚才扫地,把车拿起来才方便扫啊!

儿子:我不要你扫地!

奶奶:不扫地的话,地面会很脏啊!

儿子:我要地板很脏!

奶奶:地板很脏的话,会有很多细菌,吃到肚子里会很痛啊!

儿子:我不怕!我要把细菌吃到肚子里!

……

      你会不会觉得,我应该把儿子训一顿,然后语重心长地跟他把道理讲清楚?我也希望能够如此简单,可是现实要求我另想办法。

      后来有一次,我要准备扫地,这时,我模仿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一个周围好多小孩子都热追的动画片)的情节,给儿子“打电话”:“’辉辉’,我是’莱德’,我现在需要用你的爪子,把地板上的小汽车拿到桌子上!”儿子兴奋地喊“爪子!”,把两只手变成一个“爪子”,把小汽车抓到了桌子上。

      如果我选择跟儿子说:“我要准备扫地,请你帮忙把地上的汽车收起来!”儿子配合还好,如何不配合,估计半天还扫不了地。当然,强制收起来,或者打一顿也挺干脆,但是毫无疑问,用游戏的方式,效率是最高的。

      02.

      作为大人,我们该如何加入孩子的世界呢?答案很简单,放低身段

      “放低身段”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大人走近孩子,和孩子面对面地玩到一块儿;另一层是指大人降低心态,跟随孩子,在尽可能宽松的原则下,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就算有些游戏自己压根就不认可

      在英国夏山学校,曾经有位学生半夜溜出宿舍搞各种恶作剧。学校尼尔校长的处理方式很特别,他穿上滑稽的服装,装扮成一个匪徒,然后在半夜把这位学生叫醒,问他要不要一起去作案。结果,这位学生一口回绝,还教训校长要端正自己的行为。学生的恶作剧事件就这么解决了。

      这个学生如果在别的学校,他的结局多半能猜到:写检讨,请家长到校,双方协商后,给予一个处分,并告知表现好才能撤销。然而,尼尔校长选择提供一种特别的游戏,让学生有机会重新反思整个事件。

      当我们不停地对孩子耳提面命,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孩子并没有得到自己思考的空间,他只能被迫做出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口服心不服地接受批评,要么明目张胆地反抗。游戏有助于帮助孩子,甚至是在一些严肃的问题上。

      03.

      作为父母,家里的几个孩子已经够自己折腾的了。作为老师,动不动就要面对上百个学生,如果不愿意加入他们世界的话,有时候连正常的工作也不好开展。

      有一次,我的课刚好跟在体育课后面。夏日炎炎,我走到课室的时候,学生一个个大汗淋漓地回来,见到我,纷纷“可怜”地说:“我们刚刚跑了好多圈,整个人都虚脱了,能不能先让我们休息半节课?”我也“同情”地说:“这个体育课太可恶了!来,赶紧到里边坐,马上给你来张试卷解解乏,我给你们开风扇哈!”“吁——”学生笑着走进了课室。

      这么看来,我有时的确是“傻乎乎”的。

      有一个著名的“刺猬法则”:

      寒冷的冬天,刺猬们距离太远,会觉得冷;取暖靠得太近,又会被对方身上的刺刺到。它们需要一个合适的距离——能相互取暖,同时保护好自己。

      我们和孩子也一样,有时需要亲密,有时需要保持距离。当我们固执地留在自己的世界,孩子与我们之间会隔着一道墙,让我们无法理解对方。当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就有机会和我们一起,找到我们都感到舒服的距离。

      我是蓝色winds,一个热衷于思考的初中数学教师,专注于数学、教学、教育和成长的方法论。

      参考资料:

      《游戏力》作者:Ph·D·Lawrence J·Cohen 出版社:军事谊文出版社 2011年

      – End –

      0
      丢沙包第一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0-19之前

      躺着玩儿!

      亲子活动不在于怎么玩儿,而是再有能不能被孩子接受。

      不能被孩子接受怎么玩都不行,被孩子接受玩什么,怎么玩都无所谓!

      开始阶段,蹲下来,躺下来,趴下来同孩子玩儿,被孩子打两下,让孩子有胜利感,五隔阂感的身体接触,就建立了同龄人无鸿沟氛围,接下来怎么玩儿都能玩儿好!

      比如一开始玩儿,只要孩子一碰到大人,大人立刻躺地上踢腿捂脸夸张的大喊不要再打我啦,我怕,孩子肯定继续扑上来找你玩儿,然后站起来说,我们玩儿什么什么可以吗?一切都简单了!

      0
      十二月不落剑淆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0-19之前

      先来介绍两款适合亲子玩的亲子游戏。???

      1.两人三足玩法:一家长与一幼儿将相邻的两条腿用绳子绑在一起,听到口令后,两人一齐向前跑,看哪组先跑到终点为胜。规则:绳子系在脚踝处。

      2.螃蟹走玩法:一名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将一个球放在上面,身体侧向迅速前进,先将球运到终点者为胜。规则:大手拉小手,球不能掉下。

      注意:爸爸妈妈在陪孩子游戏时,要和孩子一样真诚投入、非常专心,短时间完整的注意力投入,比长时间的敷衍来得更有力量。理解什么是亲子游戏的概念, 还有,爸爸妈妈也应学会更多的亲子游戏,把游戏引进家庭,使家庭演化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亲子课堂,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乐园,使幼儿在游戏中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丰富心灵、陶冶情操,真正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0
      大桥啥时通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0-19之前

      孩子呢,主要通过玩来探索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和新奇的。一件平常的事情,一个平常的游戏,往往孩子都会乐在其中。

      一、藏猫猫。我家孩子小一些,目前对藏猫猫还是很感兴趣的。尽管她藏的地方都很明显。明显的太可爱了,让我都不忍心找到她,哈哈?。另外也可以把宝宝喜欢的东西藏起来,但是不要藏的太严实,稍微露点破绽,孩子找到以后真的非常开心的,自信心爆棚呢。一定要以孩子的心态陪她玩耍。

      二、排积木。不要插手宝宝的排列,让她自己动手,尽管开始会很快倒塌,但是宝宝也是很聪明的,慢慢就会找到其中的技巧了。可以和宝宝比赛,看看谁排的更好,差不多就行。不要太优于宝宝的操作,不要发挥你的全力,要适当的失误。其实,她也会观察你的操作,然后应用到自己的搭建当中呢。这个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运动技能。

      三,阅读绘本。一定要定期陪孩子阅读。一边读。一边根据文字解释图片,不要一味枯燥的读文字,那样孩子不感兴趣,也有很多不解的地方。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生动的语调,能最大限度吸引孩子注意力,并适当的问一些简单问题,如果回答正确,及时表扬。现在我家宝宝能把我给她讲的很多书,自己从头到尾讲出大概内容,也明白其中意思,宝宝也就两岁多呢。我觉得这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好方法。

      四,体力运动。我家宝宝喜欢玩球,不停的追着球跑,乐此不疲。我还专门给宝宝做了一个沙包,她也喜欢丢沙包。同时根据孩子年龄,让孩子坐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我家宝宝,我会让她帮忙丢些小垃圾到纸篓,帮忙拿东西。收衣服的时候,帮忙拿着衣服。孩子也很享受这个过程。锻炼了孩子体力,体验劳动的乐趣,很不错呢~

      五,陪孩子一起看些动画片。一点不让孩子看,违背孩子天性,也未必科学。只要严格筛选,把握时间。孩子并不会沉迷其中,相反会学到很多东西。我家宝宝看动画片学会了敲门后开门问好,连谢谢都是在动画片学的。很多平常见不到或者身边没有的东西也是在动画片学习的。一句话,只要家长正确引导,肯定会学到’更多积极的东西。

      大概我列举了这些和孩子互动的方式。

      无论何种方式,一定记住,你不是在牺牲自己的时间带孩子,要时刻觉得自己是宝宝的朋友。如果你能真正的融入进去,宝宝也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感受到游戏的快乐,感受到爸妈的爱,潜在的也就提高了宝宝很多方面的能力。

      一定记住,目的是让孩子放松,玩耍。不要想着一定要具体学到什么。孩子高兴了,感兴趣了,自己就感悟到很多东西呢~

      0
      桃子的美丽世界 管理员 回复于2021-10-19之前

      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也很想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亲子活动怎么玩效果好,这要看你要什么效果了。

      1.早学知识早认字

      我身边有的朋友就选择了让孩子早早认字,背书的这类教育方式,根据他们的经验,就是经常的孩子玩找卡片游戏,连句子游戏,在社区玩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做的卡片,全手工的,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的,三岁多的宝宝,字母能认完,背个三字经跟玩一样。

      当然,我自己是不赞同这样的,我觉得三岁孩子小就该好好玩。如果你的需求是这样,可以参考他家的方法

      2.增加父母和孩子感情

      这样的需求的其实不用刻意的选择什么类型的游戏来玩,小孩是很单纯的,想要和他感情好陪他玩就好了,哪怕是玩个你追我跑,玩上两天就会时不时的往你怀里钻了。

      3.开发孩子智力

      这个和第一类是不一样的哦,这个就是开发大脑活跃度的,我家孩子就是这样养的。反正我家孩子不认识字,三字经也就会前面几句,字母就认识a.b两个,数字能认到5,孩子今年4岁了。但是我家孩子认识很多图形,垃圾桶上的,马路上的交通指挥牌等等,颜色、形状、堆积木、涂颜色这些都做得不错。身体协调能力也很好,串小珠子什么的厉害呢。

      我家这个一岁多点就天天和我一起堆积木,我从来不帮忙堆什么样子的,每次都是他自己乱堆,然后我就问他像什么,从最开始啥也堆不出来,到现在飞机、机器人、小动物堆得可好了。

      然后给孩子买了很多的书,都是绘本,字非常的少,孩子不认识字都是我读的,读上几次他就记住了,现在还会给弟弟讲故事,有绘本上的故事,也有他自己编的故事。

      在然后给他买了很多的涂色书,有形状的、动物的等等,他习惯图,总是一边涂一边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

      还有就是看电视的问题,我家孩子也看电视,不过一般都是我陪着看,而且不能看太久,看过之后我会问他都讲了什么,增加他的语言组织能力。

      太多了,不想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