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孩子还是少儿阶段,处于启蒙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说现在就定性为品质恶劣,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一定是受到了某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诱导所致,这里要弄清楚源头和原因在哪里。如果是家庭环境,那父母或监护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是社会因素影响,同样监护人或父母难辞其咎。国外对于儿童的培养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如果发现这种情况,政府或一些团体组织会加以干预的。因为一个孩子他不仅是家庭的,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也是基于一种负责人的态度使然。在我国,同样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约束和规范对少儿的健康成长的保护规定,但需要政府的引导,学校的实施,社会的支持,家庭的配合。这样才会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教育监管网络,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人都说三岁看老,基本的性格都是在0-3岁形成的,现在孩子已经10岁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果孩子叛逆,不听话,很大程度是父母教育有关系的。
父母在教育上,平时孩子遇到委屈或者难过的事情了,我们教育心理学上说,先要跟孩子共情,站在孩子角度,取得孩子的沟通谅解,让他明白我们家长是能理解他,能帮助他的,然后问孩子具体的情况,帮助他一起解决。
给孩子一种父母是关心他,能帮助他一起解决问题的,这样孩子在后面沟通的时候才不会选择关闭心门,拒绝沟通。
但是现在孩子如果已经形成这样的性格了,我们说的是也不是不能改,就是要花多几倍的努力很难得去改,这里面父母付出的爱和关心要更多,陪伴,重新取得孩子的信任感
十岁的孩子,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可以纠正的。
但是问题的根本不在小孩子本身,而在于他的父母和老师,小孩子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父母和老师的,作为教育者,需要先自省,做出榜样,再去教育孩子,否则,教育是没有信服力的。
谢谢邀请,因为你没有说明“品行恶劣”的具体行为案例,所以先从你的题义出发,单纯说一个常规意义中的“坏孩子”,要怎么教育的问题。
中国人有句老话:三岁看八十……也就是民间普遍认可的一个道理,一个孩子的品行,很小就能看出来了,所以未来的发展,除非有重大变故,一般来说性格发展的轨迹已经是定下来的了。
但是反过来说,讨论一个人“品行恶劣”与否,本身就是一个弹性很大的话题,你根据什么断定一个才10岁的孩子就已经无药可救般悲观?没有具体事例,没办法详细说,但是很多小孩(特别是性格有点古怪,甚至行为比较极端的)都是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外在用了不适合的方式去表达而已,所以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不听话,很皮,或者总是拧巴得很,家长应该首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还有就是对于孩子的关爱是否到位?如果不自省也不改变,只是一味吧过错都推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家长也未免太让人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