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听话的原因,一方面是统治者在思想方面的宣教,“服从命令是士兵的天职”这句话从古至今都是统治者宣传和标榜的。另一方面是对士兵顺从意识的培养,如果不服从命令,军法从事就直接咔嚓了。
在几十万的军队里,军法就是应对不服从命令者的,主帅要做到的就是绝对的威严,对于不服从的将领,或军杖,或斩首。而士兵,他们只会在出发前造饭前知道命令,但是也只是知道自己干嘛,不知道敌方布置了什么军力,不知道自己是要被当做诱饵还是作为作战主力军。
此外,古代打仗都有督战队,在战场上杀死违抗命令,临阵脱逃的士兵。光荣战死的士兵可获得为国捐躯的荣誉,家里也会得到国家的抚恤,统治者会赞颂他们,而临战逃跑,肯定会被当众斩杀,以正军威。
一方面是文化的宣传…“服从命令是士兵的天职”这句话从古至今都是统治者宣传和标榜的。用兵符调动几十万,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从伍长、什长。
士兵通常是没有发言权的,也不能有思维,他们是战争机器,在军营里,新兵听老兵,老兵听班长,班长他的上级,这样一层层管理。兵必须服从军官的命令。虽然有点愚民政策,但是在部队中却是很正常的,将军在领军出征前,也会说一些鼓舞士气的话来诱惑他们的心灵,比如安禄山在起兵之前,也要告诉士兵们宣称自己是要去讨伐奸臣杨国忠
一方面是这些士兵们在前线征战,他们接到的命令都是将军直接下达的命令,而士兵们从来都不会接到皇帝下达的命令,一来二去士兵们就养成了习惯,只有当自己的将军下达命令的时候士兵们才会去执行。
另一方面古代的帝王并不是谁都可以看到的,古时候的帝王只有大臣们才可以看到,可以说士兵们可能一生都不会见到皇帝一面,而自己的将军却不同,跟随自己的将军在前线征战,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将领,跟自己的将领特别的熟悉,并且将领在前线征战的时候,每一次的征战都会陪在士兵的身边,这就导致了士兵们与自己将领会建立深厚的友谊,所以士兵们更愿意听命于自己的将领,而并非皇帝。并且在古代军队里想要升迁的话,都是将军自己提拔,而并不是皇帝,所以说一般的士兵想要升迁都会和自己的将军搞好关系,并且士兵们也见不到皇帝。
古代士兵为什么那么听话?
因为在古代生产力低下,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当兵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假如他当兵的时候不听话,家里就会被连累。所以在古代的士兵都非常的听话。
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当兵都是世代当兵。如果他不听话的话,会给家族里带来麻烦。所以也只好非常的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