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会走路了,这个时候宝宝走路还不是很稳,只能站立一小会儿;宝宝这个时候能听懂妈妈说话的意思,与妈妈可以简单交流了。这个时期宝宝的好奇心很大,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而且会主动要求到户外去。
宝宝已经会看图画了
十个月宝宝能够自己看图画,而且能够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宝宝通过眼睛看到的实物种类和数量已经收到了限制,我们就应该通过图画让宝宝认识更多的物体;父母在给宝宝选择图画的时候,要选择逼真,图画里面名字和形状准确的画册,每次给宝宝认识的物体不要太多,1-2种就可以了,第二天给宝宝看的时候,要让宝宝重复一边昨天的物体,这样技能培养宝宝看画册的兴趣。这个时候不要让宝宝看漫画和卡通等,等宝宝大一些了,通过卡通和漫画来提高宝宝阅读的兴趣。
宝宝能听懂很多话的意思
十个月宝宝已经能听懂父母很多话的意思,听的能力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基础,父母要抓住宝宝这个时候听懂自己话的意思,经常给宝宝交流,交流的时候发音要准确而且要慢,让宝宝能跟上节奏。
不能让宝宝听电视上的语言,很多妈妈认为电视上的语言标准,可以让宝宝学习;其实,这是错上加错,这样不仅耽误了宝宝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而且减少了父母和宝宝交流的时间。学习语言妈妈是宝宝最好的老师。
宝宝会说简单的词语了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不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这个时期宝宝说话早晚与宝宝的智力是没有关系的;宝宝说话的早晚和父母或者看护宝宝的人有很大关系,父母与宝宝说话次数少,宝宝就说话晚一些。父母要多和宝宝交流,不与宝宝交流的父母是不合格的。
宝宝开始喜欢很多活动了
这个月的宝宝开始独立玩上一阵子了,宝宝看到同龄的小孩子,还会凑到一起玩。宝宝对于自己的喜欢东西很注意,父母也不容易拿走宝宝喜欢的玩具。这个时期父母只要注意宝宝的安全就可以了,不要太限制宝宝的轰动。
这个宝宝学习走路的机会多了,让宝宝学习走路的时候,妈妈不要一直扶着宝宝,要把宝宝自己独立站立的第一次交给宝宝,如果宝宝摔倒,没有危险要坚持让宝宝自己站起来;
宝宝这个时期爬的能力很强的,宝宝会爬到很多地方,让你想都想不到,只要宝宝没有危险,就不要去限制宝宝的活动,而且宝宝的活动能力是不同的,不能从一个方面去判断宝宝的发育能力。
宝宝记忆和思维能力
这个时期宝宝能够延长记忆的时间了,能将交给他的东西记住一天或几天,这就是给宝宝实施早教的基础,宝宝能够记忆中更多的知识,进行这些活动才有意义。
宝宝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定自己思维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来提高宝宝思维能力,;比如让宝宝去够放在有台布桌面上的玩具,宝宝是够不到的,当宝宝抓住台布,发现玩具能跟着移动的时候,而且能够离自己越来越近,这就是宝宝思维能力的一次提高。父母可以采取其他的游戏来提高宝宝的思维能力。
与宝宝玩更多的家庭游戏
父母不要太忽视一些古老的游戏,这些游戏能够提高宝宝很多思维,情感、协调的能力。这些必去一些婴儿潜能开发中心要好的多,主要是这些地方有条件去的时间也是很短暂的,如果父母能利用与孩子平时相处的点滴时间与孩子玩这些游戏,效果一点都不会差。
家庭游戏有:给布娃娃穿衣服让宝宝学会关心他人;翻画册让宝宝认识小动物;拍打桌子,通过声音的大小训练宝宝分辨声音的能力;通过躲猫猫来回的运动和寻找锻炼宝宝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做事情的独立和目的能力。
这个时期的宝宝学会了从爬行到扶物站起,会捏去细小的东西;有个别的宝宝能称呼“爸爸”或“妈妈”了;到10个月时,宝宝会用双手捧着杯子喝水了,不过大人要帮他托着杯底,因为宝宝暂时还不能拿稳杯子。
爬上斜坡
- 玩法:
- 将被子叠成一个方块,把宝宝放到四周方有障碍物的床上;
- 宝宝会克服自己身体的重量往被子上爬。
- 目的:
使宝宝锻炼下肢的负重能力,为站立行走做准备。
- 小贴士:
大人平时应多为宝宝创造爬上斜坡的机会,如半米宽的光滑木板、支靠在椅子或箱子上,或利用小宝宝们玩的三级滑梯的斜面等。
捏葡萄干
- 玩法:
- 大人将买来的葡萄干洗干净、消毒,再洗净宝宝的小手;
- 然后再地板上铺上干净的纸巾,放几颗葡萄干在纸巾上;
- 妈妈用食指、拇指捏一粒葡萄干放在自己口中咀嚼,引起宝宝想去取的愿望;
- 开始宝宝会伸出手掌,葡萄干全黏在手上,不容易吃到嘴里;
- 这时,大人可以示范用食指、拇指捏一粒、吃一粒;
- 宝宝便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用食指、拇指捏一粒、吃一粒,学会用两个手指捏取东西。
- 目的:
锻炼宝宝手的技巧,为以后的精细的手部动作打下基础。
- 小贴士:
当宝宝学会用手指捏去葡萄干,以后还会用两个手指捡起别针、豆子、头发等细小的东西。
认识大小
- 玩法:
- 将一大一小两个苹果放在桌上,爸爸抱着宝宝坐在桌旁,教宝宝说“苹果、苹果”;
- 然后爸爸要求宝宝拿大的苹果,如果宝宝拿对了,爸爸就把宝宝抱起来亲亲表示鼓励;
- 如果宝宝拿错了,爸爸自己拿起大苹果说“大的,大的”,让宝宝再试着拿大的;
- 经过示范,宝宝就能认识大小了。
- 目的:
让宝宝学会分辨大小的能力。
- 小贴士:
注意要先让宝宝学习拿大的,因为大的容易引起注意,让宝宝先拿大的容易成功。
不要反过来先让宝宝拿下的,因为宝宝眼睛盯着大的,顺其自然就会把大的拿来,让他拿小的就容易拿错。
称呼爸妈
- 玩法:
- 当爸爸回家时给宝宝带一个新玩具,爸爸说:“叫爸爸才给。”
- 宝宝想要玩具,就会大声叫:“爸。”爸爸高兴地将玩具拿给宝宝,并把他高高举起,以表称赞;
- 当妈妈回家时,宝宝举起双说让妈妈抱,妈妈说:“叫妈妈才抱。”
- 宝宝想要妈妈抱,就会叫:“妈。”这些都是有意识的称呼父母。
- 目的:
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
- 小贴士:
宝宝学会称呼,并能巩固下来,会有几个星期又不再称呼父母了,这是常有的现象。
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仍然经常同宝宝说话,要他称呼父母,一段时间后,宝宝又会称呼父母了。
翻开盒子找物
- 玩法:
- 爸爸同宝宝玩两个有盖的大小盒子,把盒盖拿掉,来回摆弄;
- 突然爸爸把大盒子扣过来盖住小盒子,问:“小盒子呢?”
- 宝宝到处看,到处摸,最后翻开大盒子找到小盒子;
- 这时,爸爸告诉宝宝小的在大的里面,再把大盒子扣到小盒子上,让宝宝自己练习翻开;
- 爸爸再那一块积木,也用盒子扣住,让宝宝自己找积木;
- 以后宝宝就知道可以用盒子扣住小的玩具来做“寻找”的游戏了。
- 目的:
训练宝宝学会同别人玩游戏,与人相处的能力。
- 小贴士:
当宝宝找到东西时,大人要表扬宝宝“真棒”,让他有成就感。
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宝宝同爷爷、奶奶一起玩,要教宝宝学会尊重老人。
玩转大笼球
- 玩法:
- 妈妈扶着宝宝的腰和臀部,让他在大笼球上转;
- 待宝宝习惯后,在大笼球前方放个玩具,妈妈拉着他的脚踝,让他伸手到地上捡玩具;
- 大笼球是球体,宝宝趴在上面转动时,身体会跟着球旋转,体位变动需要自己不断保持平衡;
- 目的:
给宝宝的前庭和小脑一定的刺激和锻炼,锻炼全身动作的协调能力。
- 小贴士:
如果没有大笼球,让宝宝坐在秋千上晃动,也有相似的效果。
摇拨浪鼓
- 玩法:
- 妈妈拿起拨浪鼓摇动,让拨浪鼓的两个小扣子在鼓面上击打出声音;
- 然后将拨浪鼓递给宝宝,让他自己摇响,宝宝就会摇个不停;
- 妈妈再示范,手腕前后转动才能打响拨浪鼓;
- 多示范几次,宝宝渐渐就学会了摇拨浪鼓。
- 目的:
训练宝宝旋转手腕的动作,为将来宝宝学习写字和画画打下基础。
- 小贴士:
同样,当宝宝学会摇拨浪鼓时,大人要说“真棒”,以鼓励宝宝。
指图作答
- 玩法:
- 妈妈给宝宝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妈妈问:“今天讲谁的故事啊?”宝宝会指着封面图中的猫;
- 妈妈可再问:“猫去干什么呢?”宝宝又会指着鱼,表示猫去钓鱼。
- 目的:
让宝宝学会使用身体语言。
- 小贴士:
大人每天给宝宝讲故事时,一定要他回答问题,宝宝虽然不会讲话,但会用手指指图作答。
另外,当宝宝指图作答时,大人把宝宝指出的事物清楚地说一遍,为以后宝宝用声音回答问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