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尝试以下方法
1、转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3、有意冷落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榜样示范
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要求孩子听话本身就不是正确的理念。不听话,是孩子要求独立自主的一种表现,是孩子作为独立的人的意识的觉醒。是什么样的话要让孩子听?孩子多大?这些问题都要考虑。毕竟成人的话不一定都对,孩子也是独立的人。
如果是小学低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建议:
1.先确定为什么要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是真的为了孩子吗?
2.面对面,温和地正视孩子,请孩子面对自己,最好拉着孩子的手。
3.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清楚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和理由。
4.问孩子是否听懂了。
5.问孩子是否能做到。
6.在孩子没做到时,温和而坚定地提醒。
7.有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比如,想让孩子回家而孩子不肯回,可以跟孩子商量:过5分钟回家还是过10分钟回家?如果附近有钟表,指给孩子看,指针指到什么位置的时候回家。一般孩子都会选择一个。到时间后,温和地提醒孩子。
8.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想坚持你的做法,请你试着说服我,前提是双方都要做到心平气和。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如果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和初中生,参考上述几条。侧重考虑第8条。
如果是初中生以上的孩子,非原则、不涉及法律、道德的问题,温和地提建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