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爱玩手机游戏,难道都是手机和游戏的错?

问答分类: 游戏孩子们爱玩手机游戏,难道都是手机和游戏的错?
4 回复
0
采芊迷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们爱玩游戏,都是手机和游戏的错?这话我不认同。

玩物丧志,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工具,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手段,何罪之有?这只是一些不懂教育和不愿上进的人们给自己的无能找的一个替罪羊而已,这个替罪羊现在是手机游戏,2010年是电脑网络游戏,2000年是电脑单机游戏,90年代是街机和小霸王,80年代是丢沙包滚铁环,未来又会是什么呢?不要忘记,这些东西现在是历史,可还有它们不曾出现过的年代呢,那个年代就是精英遍地吗?所以我觉得游戏并没有错,那么这个锅谁来背呢,且看我以下分析。

每个人的天性都有所不同

打从我们小时候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就已经开始产生了,有些孩子学东西快,勤学好问,有些孩子比较贪玩,学不进去脑子也不好使,自制力也差,这些东西生下来就注定了,就像那些天才们,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这不是后天的教育能够弥补的,家长们只能在能力所及的地方限制孩子的玩心,强迫把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做得好的家长也确实可以弥补孩子天生的一些不足之处,但这都是次要的,有些孩子你都不需要多加管教,人家会很自觉地学习,该玩游戏的时候人家也会玩,但不会上瘾,可更多的孩子就不行了,说还说不听别说不管教了,抱着手机玩个没完,这就是家长的责任了,你怪手机游戏是没有用的,给你一家人放在90年代你会怪街机,放在古代你会怪其他娱乐事物,能不能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

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

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手机游戏?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了快乐,这是人类的本能,这有错吗?不管你是个孩子,还是个大人,你都会愿意去追求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不同的是,孩子们的自制能力差,不知道适可而止,而大人身上背负的有责任,很多时候会牺牲自己追求快乐的权利,对于孩子们来说,问题不在于杜绝手机游戏,而在于限制他们玩游戏的时间,这一点全靠家长安排了,想想你小时候怎么过来的吧。

人类历史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当时的娱乐项目

一开始我就说了,近几十年都有这么多不同的娱乐活动,早年的时候就没有吗?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出过几个状元?现在是有手机你这样说,那没有手机的年代呢?又要把矛头对准当时的娱乐活动?我们这个年代是有手机的,可如果没有呢?就不会有其他娱乐活动了吗?试想一下,假如现在没有手机,那街机肯定延续下来了,家用游戏机也是,假如没有游戏机,没有游戏,那还会有台球,录像厅,假如这些都没有,再往早了说,还可能会是斗蛐蛐,斗鸡,养鸟,反正总要找出一个影响孩子们的理由不是。

总结:问题不在游戏上

问题还是在于人,游戏只是出来背锅的,我明白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可也希望你们能够接受孩子的平凡,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龙的,与其纠结于孩子的娱乐,不如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多花点心思,他只要有想玩的心,手机游戏存不存在问题根本不在这里,你就是丢给他一根棍子,他也能自己玩的津津有味,至于怎么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那就看家长的引导了。

0
硬核心理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如果这要较真的话,可能是父母的错。环境是一个影响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疏于管教,对孩子日常行为的管教,是一件呕心沥血,可能气到吐血,累到吐血的工作。

大多数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他们全天候的介入孩子的生活,光靠提醒和对孩子的警告远远是不够的。研究表明:双亲家庭的孩子在制止力上远远好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多一双眼睛盯着孩子的行为,就有了双倍的监管,区别很大。这也简单的说明了一个道理:对孩子行为的塑造和监管,来自于父母尽可能的多关注。

从我个人来说,我的第一个游戏机就叫我爸给砸了,用锤子,我爸在对我的不良行为上的管教,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所以我这辈子虽然犯错很多,但并没有大错,总体上是亲社会的,有一定的同理心和制止力。

游戏机不是原罪,游戏也不是原罪,真正的原罪在教育上,在教育的方式上。如果父母把游戏害人的原因不归咎在自己身上,就根本不可能让孩子改变玩游戏的心态和行为。我们经常批评一个孩子不听话,犯错误,却总是选择性的忽略了父母的责任,认为父母艰难,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这都是原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父母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一个人身上的毛病,总是可以改变的,但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心理学上也揭示了,习惯和潜意识可以用强提醒和有意识的方式结合来进行改变,对于有恶习的孩子来说,就需要家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提醒和引导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其过程之煎熬,不是过来人根本无法想象。

0
洋洋得意20182Z4L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小孩子爱玩游戏,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这是很正常的!最重要还是在人而不在于物上!

我的双胞胎外甥,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电脑,在他们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给他们买啦电脑,刚开始就是看个小孩子爱看的动画片。慢慢的稍微大啦点,学会开始玩电脑上自己学下载的单机游戏啦。

小学毕业到啦初中,玩游戏越来越会玩啦,单机的不玩啦,改玩成网络大型游戏啦。没有身份证号,就用我姐的号注册。什么游戏火就玩什么游戏。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下滑,等到初中升高中,一个成绩稍微好点的走后门上啦我们县城比较好点的高中,一个成绩差的老二外甥分流到我们县里另一所普通的高中。在普通高中里,三年整个班级学习成绩都是一般,班主任老师也是管的不怎么严,在学校里,天天带着手机,一放学就玩手机,回家也是手机没电啦,玩电脑。电脑玩累啦玩手机!当时看着他心里就想着这孩子真是废啦。

另一个在县里稍微好点高中的老大外甥,在班里班主任平时管理的非常严格,学校也是管理的非常严格,不准携带手机进校园,发现立即开除这些硬性要求。小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高一高二也是一般,在班里排中上等,等到高三学校里要求更严啦,班主任也是要求更严,稍微有点希望能考上大学的,就找家长商量自愿上补习班。我姐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给他办啦补习班,上学期补完,假期又遇到2020年春节疫情学校推迟开学,我给我姐打电话交代趁着这推迟开学在家里,一定要配合老师督促老大的学习,备战高考。听到我姐的抱怨是,学习是学习,还是爱玩手机!当时我心里想这两个孩子真是完啦,高考考个大专就不错。

没想到临近高考,我姐又给他老大孩子报啦强化补习班,让孩子在宾馆吃住学习都在宾馆。她也专门的监督学习。等到高考结束,成绩出来,不只是因为疫情高考考题容易啦,还是我大外甥真的学习啦,高考考的非常不错,走啦一个外省福州大学的二本。老二高考二百多分上啦一个大专。

对此我认为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我们小孩子生活在这多重复杂的社会环境里,不要说都是现在的手机和游戏影响啦我们的孩子,重要的因素还是我们人,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所处在这个环境里的自己!平时孩子爱玩自制力差,作为家长还是要多抽时间,对自己的孩子多点监管,多引导孩子,给孩子心理上引导。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安排!最后我们都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不然经历啦每年的高考后也不会有那么多,成千上万的上好大学的啊!

0
超人不够超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手机配置的提升,使得手机的娱乐性大大提升,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玩游戏,你都可以在手机上一并搞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性能强大的手机对于孩子们来说就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了。

孩子们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而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手机上玩游戏恰好就把这两个重要元素给抹掉了。

玩了手机,自然学习的时间就会减少。

玩了游戏,游戏的机制和成瘾性就会让孩子的注意力时长逐渐降低。

长时间的低头玩手机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无论怎么看,让孩子玩手机游戏,尤其是过长的玩手机游戏是完全有弊无利的。

那究竟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手机和游戏的问题?

一、

孩子本身没有问题,孩子的父母有问题。

孩子是一个探索欲非常强的存在,但是对于自身的控制力更加薄弱,很容易就被一些具有诱惑性的事物给吸引了过去,难以自拔。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干涉和引导,将孩子从沉迷引向正确合理的使用。

二、

一个巴掌拍不响,游戏厂商也有问题。

不得不说,游戏行业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迭代后,现在的游戏是真的具有超强的诱导性的,别说小孩了,有时候连大人都会被吸引进去。

我的观点是,能不让孩子玩手机就不玩手机。

游戏娱乐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非得是这样一种大概率会带来负面影响的游戏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