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节制玩游戏,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家长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问答分类: 游戏孩子无节制玩游戏,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家长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10 回复
0
神兽麻麻奇葩说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无节制玩游戏是正常现象,

家长都做不到节制,怎么让孩子节制?

第一:时间规划分段跟孩子规划一天的学习个玩游戏的时间,说到做到!

第二: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增多,做到跟孩子一起节制!让你跟孩子成为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第三: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体力上的活动,困乏来减少无聊的时间!

第四:学习生活合理安排后,一定要鼓励孩子,在周末的时候合理奖励游戏时间!

第五:只要做到学习好,一切都好,玩游戏又如何?

有些东西无需要节制,越节制越反作用力!

0
鄂东教育人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笔者是教师,经常给家长提供帮助。孩子无节制玩游戏,要先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多事家长认为孩子无节制玩游戏是孩子自控能力差,其实不光孩子,成年人都对游戏没有免疫力,这不是真正原因

真正原因是两条:

一、从家庭内部找原因。

笔者经验,孩子沉迷游戏,九成是家长不能满足孩子成长需要的陪伴需求:1、孩子小时候纠缠父母,其实只需抱抱孩子,说说话就行;家长图省事,扔个手机陪伴孩子;2、父母因为工作忙,对孩子关注不够,父母不能满足孩子陪伴需求,孩子就找手机陪伴;3、父母自己回家就玩手机,错误示范。

二、从孩子身上找原因。

孩子学习吃力,从学习上找不到快乐,只有游戏能提供快乐,这个就很严重了。

您自己对照分析,找到原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

一、家长率先示范,多关注孩子,陪伴孩子

1、家长回家不玩手机,禁止孩子玩游戏,一定要坚持,孩子无论如何哭闹都不能让步;

2、让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多陪伴孩子。让孩子分担家务,亲子阅读,饭桌上让孩子讲学校趣事,周末带孩子出去玩,暑假寒假带孩子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公益活动等。父母关注孩子举动能满足孩子成长必须的陪伴要求,各种活动会刺激孩子,减轻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孩子玩游戏的“病根”没有了,自然就正常了。

3、管理孩子的时间。把孩子每天时间作个规划,到什么点做什么事,养成习惯。

二、孩子学习吃力。要和老师沟通一下,孩子学习吃力,是课堂上听讲不专注还是其他原因。按照老师的建议,有意识培养孩子专注听讲的习惯。

三、还有足够的耐心,给足孩子戒断游戏瘾的时间,还要防止反复,养成一个坏习惯只需几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得起码15天时间

0
涓涓细流57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无节制玩游戏,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家长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要想孩子戒掉这种不良习惯,首先要知道孩子上瘾的原因。

孩子无节制玩游戏原因:

游戏无论是从音乐、图画、情节上都是课本所没有的,其胜出原因是,游戏有带入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人探索的欲望与渴望,给人以快感和舒服,有时还有一丝安慰,所以会出现上瘾的症状,孩子岁数比较小,玩游戏没有自控能力,所以才会无节制玩。

戒掉玩游戏的方法

1、转移孩子注意力,

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找一些活动转移孩子注意力。比如,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学围棋、打各种球、学游泳、跆拳道、舞蹈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其它方面,游戏就会慢慢淡忘。

2、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下班回家后,不要一直拿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玩抖音。你如果爱孩子,就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看看书,下会棋,聊会天,看会电视,陪他们一起度过这美好时光。没人理孩子,孩子就会孤独,为了排除这种孤独感,他也许就会通过玩游戏来打发时间。

3、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孩子岁数比较小,正是学习的大好时期,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让孩子为之努力奋斗。找一下励志的视频或故事,和孩子一起观看,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寻找榜样,引导孩子向榜样学习。制定合理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一定督促孩子勤学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愿孩子早日戒掉游戏瘾,奋起直追。

0
遇见孩子们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玩游戏不能说是绝对无益的,但如果无节制地玩,那就可能在很多方面影响到学习生活,需要干预了。

不过,不知道家长所理解的“无节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现实中有许多例子,有时候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天天玩游戏,就开始焦虑烦恼头上火,觉得孩子很可能被游戏毁了。但家长是不是明确地知道孩子每天用多久玩游戏呢?如果孩子每天玩游戏在一个小时以内,而且不耽误学习或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的话,其实不能叫做无节制,即便他每天都要玩。

孩子从游戏中也能获得许多有益的体验,同时这也是时代的孩子所处的成长环境之一,家长也没有必要一杆子打死。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反对孩子玩游戏,有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地真正无节制地玩游戏。

当然,如果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过长,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习生活了,那家长确实要多操心多想办法。有几点建议希望对家长有帮助:

1.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带孩子旅行,带孩子参加集体性运动。

家长不要指望着通过打骂或者没收游戏设备的方式将孩子从游戏世界中拽出来,现在的孩子普遍脆弱,真被家长逼急了往往可能做出极端举动。

家长也不要指望着有什么良方能够立竿见影地让孩子放下游戏转而去努力学习,这真的不显示。游戏玩得太深,就如同成年人因为什么事上了瘾,需要“戒瘾”,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所以家长不要只顾着逼孩子去学习,最好是能找到孩子的另外一个兴趣点,多带着孩子去体验,比如带孩子去旅行,行万里路看人世百态。比如带着孩子多参加集体运动,让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一起组团合作竞争的伙伴,在运动中找到愉悦感和自己的价值。

孩子在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用的时间多了,玩游戏的时间自然就少了,慢慢地就可能会戒掉游戏瘾。

2. 在心理上理解孩子,不要给孩子贴“玩物丧志”的标签。

家长还是需要去了解和理解为什么孩子会沉迷于游戏,其实孩子很可能在游戏世界里“生活”得很出色,他在那里找到了现实世界中不曾拥有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那么家长如果要想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首先还得是能理解孩子的感受。

现实生活中孩子处事的方方面面,家长也要多给予鼓励,不要逼得孩子一步步往游戏世界里退缩躲藏。

3. 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跟孩子约定好玩游戏的时间,给他空间。

有了前面两条的基础,孩子也不是白眼狼,也能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往往就能够配合家长,主动地从游戏世界中走出来。

这个过程中家长千万别过于急躁,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可以跟孩子约定好,一点一点地缩短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去自行纠正偏差。

总之,孩子沉迷游戏确实是会让家长上火头疼,但家长还是要尽可能地克制负面情绪,少对孩子发火少粗暴地逼迫孩子,带着他去寻找其他有益的兴趣爱好,给孩子调整航向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关节,孩子们会走出来的。

0
知识力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这个问题属于家庭教育问题,

凡是无节制的状况都是成瘾之后的一种现象,

凡是无节制的现象都是在早期发生的时候父母没有重视最后形成管不住的恶果,

凡是成瘾的任何坏毛病都是没办法通过讲理可以解决的,

所以不要相信某些专家教的话术或者沟通技巧可以彻底解决,

成瘾之后的无节制状况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办法,

简单的初期无节制可以设定规则督促做到,

复杂的深度无节制可以先找到转移出去的标的之后再来设定规则进行渐进式改变,

严重型的无节制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之后再启动转变的工作,

无可救药型的无节制需要先理解接受之后,

获得孩子的主观上认同配合,

才能基于慢慢转变的步骤逐渐转移出来。

0
浮絮飘萍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和父母都爱玩游戏,只是需要自律自己。在平常生活中,如何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朋友圈都在分享关于育儿的问题和烦恼,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们都很头疼,包括用老一代的教育方式,往往已经不适应,孩子的养育方式该怎么办?

今日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邻居家的的儿子,今年8岁,他平时是比较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所以左邻右舍都很喜欢他,也马上就要9岁了,而且也很有主见,独立意识也很强,性格方面也慢慢有了不少的变化;平时是很乖很听话的,邻居经常为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而吵闹,学滑轮,玩滑轮,玩飞行玩具,上一年级的学习成绩,会听到不听话,闹别扭,拒绝父母的建议;以前孩子还是会跟妈妈说,什么事都会说,现在就变得不跟爸爸妈妈说,看着孩子在学校里的这些小变化,邻居家就变得很烦躁;

可是第二次在跟孩子说要整理房间时,他还是不以为然地跑掉了,这个时候邻居也不客气,直接跟孩子好好沟通了一次,毕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自己动手,还要尊重妈妈的意见,说到做到。孩子竟然反驳:这和我孝敬我的母亲有什么关系?那我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呢?接下来就是一个个反驳。

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学习环境,冷静地很自然地告诉孩子现在发生了什么,这样的话他也无法反驳,然后也要说出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让孩子自己思考思考,而不是说指责或这是孩子的错误。不要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慢慢地给孩子一个期待,或者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与这种交流技巧类似,不会发生任何激烈的打闹行为。家长和孩子都是冷静的,孩子也会乐意听取父母的意见,所以教育不需要长篇大论,也不需要拳打脚踢,更需要的是语言技巧,让孩子健康、顺利地成长。

孩子是否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看父母的行为;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建议才能一步步变得更好。

0
邹智明微课堂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手机、玩游戏?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答案。


首先,我说说大家最常用的,也是没有效果的一种方法。

那就是给孩子讲道理。你说玩手机对眼睛不好,影响学习什么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能听进去的孩子也不需要你苦口婆心的讲道理。

现在多少大人一天到晚拿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不对吗?知道,但是还是忍不住要玩。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无事。

大家可以想想,你一旦闲下来是不是就自觉的拿起手机,然后玩着玩着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小孩子也一样,一旦他无聊的时候他最先想到那个最吸引他的东西——手机。玩着玩着,他发现手机里的世界真是太精彩了,超过了他对学习的兴趣,他就只顾玩手机了。


那怎么办呢?

我的方法是给孩子把每天的任务都安排好。科学的制定学习计划、运动计划、娱乐活动。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没学习就大发雷霆,孩子肯定不乐意,谁不想放松一下呢?当他把作业做完没事干那就很容易玩手机。所以,聪明的家长应该把孩子的一天安排好,并且要求他完成每日任务,及时给与他奖励。在这种“萝卜加大棒”的教育下孩子会慢慢的养成习惯,提高自律性,慢慢的远离手机。

在每天的任务中不能只有学习,还要让他玩。只不过少玩手机,多在运动中玩,在亲子游戏中玩,劳逸结合。


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就给我点个赞吧!

关注我,头条主页有更多教育干货!

0
育婴师小妮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无节制地玩游戏主要是孩子的生活太单一了,孩子除了能玩游戏不知道还能干什么。我是从以下几点和儿子规定玩游戏的。

在玩游戏之前规定好时间

一次玩多长时间或者打几局游戏,时间一到立马关掉,不能拖延,否则就用下次的时间弥补。我从儿子上小学开始就告诉他,放学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完成,他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要是看电视或玩游戏最多不能超过两小时。儿子从开始上学到现在小学六年级从来都是自己完成作业,而且做作业速度还挺快,从不拖拉。每次看电视或玩游戏到时间自己就不看了。

二、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

现在孩子大多数还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没有玩伴,家长有时候光忙着做自己的事情,没时间陪伴孩子,很多时候小孩子都是自己独自在家除了玩玩具,就是看电视、打游戏了。平时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或者培养一些体育爱好,比如,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尤其是爸爸有些运动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这样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锻炼了身体,比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屋里要好多了。

三、家长要做好榜样

现在家长都是手机不离手,孩子看到家长都是这种状态,都会跟着学。家里制造出读书的氛围,家长做榜样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读读书,学学习,并且和孩子经常讨论,有事情做的话,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老想着打游戏了。

家长不要老想着控制孩子,有的时候孩子很叛逆,家长管的越多,孩子就越要对着干。从自身做起,不要多说,只要多行动。

0
阿西爸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无节制玩游戏,说明有了成瘾行为。

而成瘾行为的根源在于家长的管控不到位,以及平时的陪伴、情绪疏导工作做的都不好,

才会让孩子沉迷游戏、网络而无法自拔。

我们作为家长,首先要摸清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目的,才能对症下药,彻底解决:

一般来说玩游戏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和游戏中的好友一起聊天,在网游中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快乐。
第二,为了玩出一定的成就,为了在游戏中让大家认可自己
第三,纯属娱乐,逃避现实,消磨时间
第四,为了赚钱,所以废寝忘食

以上这几个目的不仅仅是针对孩子,而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参考意义的。

所以我们想要让孩子从网络游戏中“拔”出来,就需要逐条对照以上的几个目的去排除,然后找到孩子的具体沉迷原因,然后就可以“药到病除”:

1、孩子为了和游戏中的好友一起消磨时间,说明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功能受阻,或者没有很好的朋友,所以借虚拟网络的方式去保证自己的社交功能完善。

这个问题就需要家长平时多带头组织自己孩子和一些适龄的孩子一起互动、游戏,比如给他报一些特长班、活动班、少年宫等等,在那里他可以结交到更多现实中的朋友,从而让自己的社交功能恢复,放弃游戏的影响;

2、想在游戏里有一定的成就感,说明在现实中经常受到打击、挫折而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慰,所以游戏中可以尽情的试错、也不会有人埋怨自己,从而让他沉迷游戏。这种情况下的孩子需要平时家长多加鼓励、引导,虽然孩子可能做的不好,但是我们也要从中找到他与众不同的、有进步的地方多加支持,让他有足够的自信面对各种生活中的任务和困难,自然就不会沉迷游戏了;

3、为了纯粹的消遣娱乐而沉迷游戏,说明平时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就不到位,导致孩子一有空闲时间就坐在电脑前或者拿着手机自娱自乐,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习惯。如果平时家长有时间就带孩子去外面登山、游泳、打篮球、踢足球等等做各种户外互动活动,你看孩子还会抓着手机不放吗?

4、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的鼓励,但要让孩子注意保护视力和健康。毕竟这时候赚钱可能并不能得到多少回报,但是这样的方式能让他非常有自信心和竞争力,所以他比较喜欢这样的节奏。我们作为家长可以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他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游戏策略和方式,这样既不耽误正常生活,还可以锻炼他的财商、情商。

相信经过家长们的努力,孩子一定可以走出游戏,拥抱美好的生活

我是心理医生西红柿奶爸,体制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会常年免费分享各种心理、公考和育儿的相关经验及资源,欢迎关注、点赞!

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困惑,我们一起讨论!

我会定期免费分享关于心理学、公考和育儿方面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

0
小书虫潇潇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在班级群里经常听到妈妈们的烦恼:“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玩起来没够。”

为了阻止孩子玩游戏,还有不少妈妈们尝试了各种办法:

讲道理、断网、封存电脑、收手机等各种办法,但都无尽于事,毕竟也不能24小时盯着小孩。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游戏开发过程中,有谁在参与其中。

游戏在研发过程中至少有4位心理学专家参与其中,他们把能激发你玩游戏,而且越来越上瘾的所有点都考虑到了。

  • 获得归属感。

和游戏中的好友一起聊天,在网游中找到了归属感,周围的同学都在玩,不玩没有共同话题。

  • 获得自主感。

对孩子来说,现实世界里的生活是被迫的,无从选择;而在游戏世界里,孩子明白了什么是“自由”。游戏世界里,目标是如此地清晰明了!更重要的是,这目标是自己认可的。

  • 获得成就感。

玩出一定的等级,可以在游戏中让大家认可自己,有时还可以获得周围小伙伴的认可。

因为游戏设计的就是为了让你忘记烦恼的。

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和孩子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通俗点说就是家庭成员以身作则,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在工作累了会玩会儿手机、在自己都未察觉到自己对电子设备依赖的情况下,却对孩子简单粗暴的限制玩手机时间是不合理的。

破解方法很简单:

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电子设备使用规则,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看到的是你在管理电子设备,而不是电子设备在控制你。

家长树立堵不如疏的观念

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

比如: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游戏,这个游戏能提供很多新鲜的刺激,也会带来成就感,而游戏被打断可能会让孩子体验到一定程度的挫折感和失控感,也会担心自己的得分。

家长可以选择等待孩子完成眼前的一局。

家长也可以表达一些自己的感受

比如“爸爸妈妈一整天都没有见到你,很想你呀,很想和你一起聊聊天,”,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这是一种平等和开放的交流。

此外,对于游戏和学习的关系,有句话值得家长铭记在心。

——不玩游戏≠爱学习≠学习好

——他不学习,不是因为他把学习的时间拿去打游戏了,仅仅是因为,他不想学习!

学习缺少一种及时反馈机制,如果在学习的时候,一直会有反馈出来, 会得到一定的奖励, 孩子们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

我们不妨向游戏学习学习,也制订一个计划如何抓住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