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家长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问答分类: 游戏孩子玩游戏,家长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7 回复
0
小柚子姐弟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放假=玩手机?

最近,邻居小孩放寒假了。昨天晚上,我隔着墙壁隐约听到小白妈妈吼孩子的声音。正巧早上出门时碰到了小白妈妈,打过招呼后得知她是要去办宽带断网。不等我再问,小白妈妈便竹筒倒豆子似的向我倾诉起来。

原来,小白放假几天来,整天手机、电脑轮番上阵地玩电子游戏,不肯出门,也不做作业,吃饭时间到了也要妈妈一喊再喊才肯上桌。妈妈心中恼火,就逼着小白出门去找小伙伴玩。

结果呢,到了晚饭时间,小白妈妈去接小白回家,却看到他正和小伙伴坐在沙发上捧着iPad对战,妈妈进来连头都没抬一下。这件事让小白妈妈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就爆发了出来,于是决定迅速去办断网手续。

如今,孩子们沉迷于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捧着手机、iPad玩个不停的学生。但电子设备带来新鲜好玩的体验的同时,也在无孔不入地诱惑着孩子们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让他们迷失其中。

这一年中孩子玩游戏大量充值、健康受到影响的新闻屡见不鲜。

网络信息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无孔不入。不是我们拿走孩子的手机、掐断孩子的网络就能够完全禁止的。

与其严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让帮助孩子理性解决问题,合理使用手机。

孩子为什么依赖手机?

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

社交型依赖。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个好友,各种QQ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游戏型依赖。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娱乐型依赖。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如何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手机上瘾?

1.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即学习、社交、身体状况如何

什么叫做社会功能受损呢?一个孩子玩手机,但是他学习还是很好,社交功能还是很好,包括身体功能也很好。他还是在锻炼身体,按时吃饭,按时睡觉。那这种情况你根本不用太担心。

如果一个孩子玩手机,即使看上去玩得比较多,但是功能性没有太大受损的话,父母暂时可以不用太担心。

2.人际关系是否受影响,即和家长、同学、老师之间关系如何

要重点观察,孩子在玩手机,特别是游戏之后,他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是否是和谐的?这个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和家长之间的,他和同学之间的,还有他和老师之间的。

也许有些孩子的功能性没有受损,但是你会发现他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说,他开始变得非常暴躁、易怒,或者他开始变得很不耐心,开始变得特别忤逆,不过这些也是青春期本身的一些特质。

但是,也需要区分,究竟这些是游戏带来的,还是因为青春期他本身的特质。

如果围绕着游戏这个过程本身,产生了很多冲突的话,说明某种程度上,游戏成为了家庭或者其他关系中,张力和冲突的载体。这个时候就是去审视这些关系的时候。

3.是否发展了不良癖好——熬夜、花钱

比如有的小孩,他因为玩手机而开始熬夜,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或者有的小孩,他因为玩游戏发展出了偷钱买装备的习惯。这些不良癖好的产生,也是一种非常糟糕,需要被注意的状态。

4.作息或性情突变——是否早上起不来、不吃饭、讲话烦躁

可以举例为,孩子是不是现在早上起不来,饭都不吃,包括性情大变,讲话很不耐烦,或者说把自己包裹起来,用很沉默的状态去进行回应。这些都是需要被注意的状态。

当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的时候

1.家长首先需要“闭门反思”

有些时候手机本身是一个“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亲子关系当中,本身就结下的一些“梁子”。通过手机能看到,孩子在关系当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样在虚拟世界当中被满足。

所以当家长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第一点是要关起门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这种亲子关系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压力或者状况是需要去面对的。

这里要强调的不是说,孩子玩手机就要去反思。这个语境是说,当孩子已经沉迷于手机成瘾的时候,父母要去思考的一点。

如果孩子只是玩儿,但是不符合刚才讲的那些上瘾的标准,父母大可不必太过焦虑。

2.家长要抓住孩子对“够酷”的需求

建议父母适当地去了解一些手机上的新兴事物,和年轻人的一些语境。比如说游戏、直播、二次元等等。

因为青春期有一种非常典型的心态,就是我得做一些和爸妈、老师不一样的事情,不允许的事情才够酷,对不对?

那换句话说,从一个稍微狡猾一点的角度,如果一件事情爸妈跟老师自己也做得挺来劲的,一个小孩儿他可能就觉得没兴趣了。他就觉得这个不够酷,好像连我爸妈都做的事情,我就觉得很没劲。

所以,当一个爸妈对于游戏持一个比较中立、温和的态度,而不是把他当敌人的话,有些小孩儿他自动就觉得这事儿也就这样。

但如果说,你非常严肃地去反对孩子,可能会适得其反。他反而就像找到了一个青春期叛逆的抓手一样,开始死死地抱住手机不放。

所以最好去了解一下,游戏的行业发展和年轻人的语境。包括如何帮助孩子去选择相对适合的一些游戏。

其实,网络游戏也分很多种,这个网上可能有几百万款游戏。有些游戏非常益智,而有些游戏除了宣扬暴力和色情,骗装备的钱之外就真的没有什么好处。

3.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在玩手机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去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留给自己。有些孩子玩手机,爸妈难免会担心说孩子沉溺。我觉得与其把担心闷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态,可以是:你玩手机我并不会反对,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个规则,去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来说,他怎么玩手机。

比如,有的小孩儿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儿半个小时,有的小孩儿说我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玩20分钟。但是,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

自我管理的感觉,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这种自由度是不一样的。

监督执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个边界。就是,当这些规则被制定出来之后,去监督他从始到终的执行,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4.帮助孩子认识网络背后的东西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爆红的手机现象背后的一些东西。这个是指,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学者或者文章在讨论说,游戏动漫究竟为什么会让人成瘾,或者说设计者设计的时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讨论这些内容。就相当于你去解剖这个游戏或者动漫的过程,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

说不定,以后他长大真的会去变成一个游戏设计师或者漫画家呢。家长可以在有引导的状况下,和孩子一起去看这些。用一个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网络更加健康的态度。

5.帮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做一个有趣的人

在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公司在进行游戏化的管理。比如说,员工打卡不再需要考勤机,而是用积分或者说像那种玩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那么,在一个家庭当中进行这种游戏化的思考,父母也是可以去学习和借鉴的。

比如说,当你希望孩子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你怎样通过一种游戏化的设置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

或者说在你们的一个沟通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旧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这个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0
louxi315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孩子玩游戏,家长的态度应该是:疏,不堵!

我家儿子从小就对电子产品感兴趣,可以说是特别喜欢玩游戏。这不,前两天刚给我说,大学要选计算机专业。他还抱怨我说,他小时候对他玩电脑管的太严啦,让他的次数太少啦,每次玩的时间也太短了,有好几次都是他当时一个游戏还没结束却时间到了,我却给他强制把电断了。还说如果小的时候不给他管的那么严,放开让他玩几天过过瘾,他的兴趣肯定也不会那么浓了,也不至于现在对电子产品还这么痴迷了;还说我现在对他玩电脑手机都不管了,他自己屋里虽然有电脑,自己虽然有手机,也不是天天玩,自己管理的很好,学习也没有拉下,而且还很好……

确实,儿子小的时候,总担心电脑看的起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担心他沉迷游戏而耽误了学习。所以,从小就对他这方面限制了好多。记得小学时,规定每周周五晚上只玩一次,一次1个小时。所以每周的周五都是儿子最期盼的一天,虽然约定好的每次1小时,但儿子每次时间到了都不舍得关电脑,往往都是在我的强势中强制关机。

所以,对孩子玩游戏,要“疏”。要和孩子明确游戏的利害关系,引导孩子玩适合玩的游戏,和孩子共同商议玩游戏的时长,不妨也可以让孩子像我儿子说的那样,在做完作业的时候过过游戏瘾,而不是像我一样一味地“堵”!

0
宝爸爱剪辑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其实我并不太支持孩子玩游戏的,因为我小时候,自己比较贪玩,那时候没有电脑,只有那种街机游戏,每天早上早早起床,不吃饭,把早饭钱拿来玩游戏。后来又有了电脑,又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父母也曾管教过我,甚至也有打过我,不过对于青春期的我来说,越是管教,就越是叛逆,越是拦着不让做的事情,就越是要对着干。

以前的时候,我学习还是挺好的,因为沉迷游戏,月子成绩直线下降,让父母也伤了很多心,自己身边的朋友也交流的越来越少,越来越疏远。结果可想而知,也不会考上什么好大学。

毕业以后,在社会上的各种心酸,那就更不用说了。其实,我一直都很后悔,在该学习的年纪,选择了沉迷与堕落,否则也不会这么辛苦与无助。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才渐渐明白做父母的心酸,才知道养育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所以我也不支持孩子玩游戏的。

不过我也不建议采取过于强硬的手段来戒掉游戏,毕竟,作为家长,你越是强硬,也可能越能激发孩子的叛逆心里,到时候,更不好管束。

不过话说回来,适当的玩游戏,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孩子有节制,适当的放松一下也未尝不了,毕竟,孩子的生活中,不可能只有学习,也应该有一些自己的喜好。

说到喜好,其实可以想办法帮孩子培养一些其他兴趣爱好的,每个孩子也都有心中的理想,可以试着从他的理想出发,帮他建立信心,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作为父母的,虽然每天会为工作,为家庭而忙碌,不过也应该多抽取一些时间,用来陪伴孩子,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做一些积极有意义的事情。

0
楠子涵妞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调查显示:男性网瘾比例高于女性网瘾比例,未成年人网瘾比例较高,初中生和职高学生网瘾现象最为令人担忧,其中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学生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

这个时代的人不可避免的会接触手机。接触手机就不可避免接触游戏,现在中国的游戏用户有6.4亿,几乎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玩游戏。青少年的比率可能更高。游戏在孩子的生命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作为父母应让孩子从小去了解戏和其他的网络应用有怎样的区别,如何辨别网络中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

家有大宝十岁,我和宝爸的要求是:上学期间是不可以玩手机或游戏,放假期间或是对于某些奖励可以规定一段时间可以玩游戏,前提是游戏不可以是暴力、血腥的。为了以身作则,我和宝爸在家或在外都从不玩网络游戏,手机上也没有下载这些游戏,从目前来看这些言传身教有一定的效果,大宝游戏上面自制力还不错,上课期间自觉从不玩手机游戏,放假期间也并不沉迷于游戏。所以我觉得父母的引导也很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当然也不能一刀切,父母也需要讲道理,现代社会游戏也成为一种社交手段,不单单是娱乐消遣,家长也可以适当了解孩子经常玩的什么游戏,增进孩子之间的娱乐互动也是不错的。

总之游戏并不猛于虎,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也有意外的效果。

0
马铃薯炒洋芋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建议让他玩游戏一个星期不休息,让他烦死。不过我没有试过[酷拽]

0
花静好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应该有一起玩的态度

0
乐彤妈妈生活日记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大家好,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大的今年8岁,针对大家关心的这个话题我以前也一直很困扰,但是慢慢的改善很多。

第一:孩子爱玩游戏,家长首先要检讨是否自己在家也是一天到晚机不离手,如果是的请先自我约束,再来约束孩子,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又如何要求孩子呢?

第二:多陪伴孩子,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书的种类千千万,总有一类是你孩子感兴趣的,那么大人可以多花点时间陪孩子一起看,如果孩子的书大人不感兴趣的,大人可以买些自己喜欢的书,坐下来陪着孩子一起看,虽然读书这件事,虽然下决心去做很难,但是你坚持了,就会发现对孩子对你都有所提高。

第三,带孩子多做一些体育运动,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个爸爸也可以参与,像很多爸爸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带上孩子和你一起,孩子每天会更开心

第四,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可以让孩子学围棋,围棋是一项智力,体力,品质,毅力融为一体的娱乐项目,我的孩子下了围棋以后基本很少在玩手机,平时放学就往棋院跑,棋院会经常组织比赛,他也有参加,我是非常鼓励他参与,拿了奖以后孩子变得有自信,也更听话,总之孩子爱玩游戏,家长不要用极端方法对待,像吼,骂,打,都是不可取的,和孩子先成朋友再去一点点去感染他,带动他,改变他,用心对待孩子,孩子一定会变得不一样!加油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