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盲目跟风早教,不是说早教不好,上当然能好一些,不上也不影响孩子优秀,孩子和孩子拉开距离不是在这段年龄。
我儿子小时候我也算是比较焦虑,也试课很多早教机构,也有看中的,但是价格真的很贵,另一半很反对。接送上课也是问题,所以根据种种,还是打消了早教的念头。
经济上有能力,家里人都支持,接送也方便,那当然报了。
身边有朋友报了我看中那家早教,我感觉她孩子也没有多出众,变得有早教机构宣传的那种好。
还有一点就是,任何外面课外班兴趣班,都是要家里练习的,不然很难看出效果。早教也是,上课听的英文歌,小游戏,还是要依靠父母的陪伴参与,想孩子优秀,还是要父母本身下功夫。
当然合适。
早教是近几年开始风靡的,也受到很大妈妈的追捧,我们单位就有很多妈妈都带宝宝上过早教的课程。这种形式的课程价格不菲,而且要求爸爸妈妈要陪同。所以想要孩子上早教不仅需要经济支撑,还需要时间的支撑。上过早教的妈妈会发现其实那就是带孩子玩的一种,很多游戏或者玩具家中都有,但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就更加的系统和专业,感觉上对孩子是有帮助的,但是其实想通过一周的一两次课程就能改变孩子什么习惯思维还是很难的。
其实我家大宝也曾经去上过几次的早教课,但是我发现早教的很多家长过分看重课程的功利性,我就放弃了。自己在家带她玩也是一样的,如果有时间我会更加愿意带她去公园跑跑或者去老家认识认识生活。后来因为大宝小,二宝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去过早教,因此两个孩子加起来也就三四次的课程。
对于孩子的早教,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之前在红黄蓝早教中心呆过六个月,有二胎后辞职在家带娃。我以为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给你分析分析原因。你可以自己进行决定。
早教教育理念
中国的早教中心无论是红黄蓝,巧虎这种机构,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教育理念“蒙特梭利”。但是,传国内似乎就变了味。投资者为了抓紧变现,不断圈钱。早已不在乎教育的质量。
如果你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超越同龄人,我劝你放弃这种想法。
如果你想让孩子多一些朋友,找个好玩的地方,那你可以试一试。
早教师资力量
所有的早教中心都称自己师资力量强大,老师如何专业。但是如果你去查早教机构老师的学历,会发现很多老师都是专科毕业,专业有学前教育,更多的是跟教育一点不搭边的。(没有看不上专科的意思,就是想说,这个打着教育旗帜的行业,它的老师的教育门槛并不高。)
早教老师通常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如果你去问他,他的答案一定是去过哪些地方经过专业的培训之类的。
或许教你宝宝上课的老师之前是个卖手机的。
贩卖焦虑
早教通常为了营销,而创建“体验课”,体验课表面上说是不收费,免费体验。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场体验课下来,不管你宝宝什么性格,什么状态,什么表现。分分钟都能找出你孩子的毛病。
宝宝内向,就说你宝宝社交差,以后上幼儿园肯定适应不了集体生活。
宝宝外向,就说你宝宝专注力差,以后读书不专心肯定成绩不好等等。
反正怎么让你害怕怎么来。让你觉得你宝宝有缺点需要通过他们帮你解决宝宝身上的所有问题。
顺便还会邀请一些专家进行讲座,给你宝宝做一个发育商测评。所有的目的都是想让你出钱给宝宝报名。
我作为曾经的内行人爆这么多黑料。早教就没有任何优点吗?优点当然有,前提是你不差钱。
圈子
早教课程并不便宜,能够拿得钱给孩子上早教课程的父母基本都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所以,当你的孩子进了早教中心,大家条件都差不多,很容易有共同语言。家长一起讨论育儿经验也更加容易。
早教中心一般都会在每个节假日都会办各种不同的小活动,当你带着你的宝宝参加活动的时候,宝宝即交到了朋友又长了见识。
总结
早教是个奢侈品,如果你家庭条件富裕,不差钱。只让孩子在里面交朋友玩游戏,你可以选择去。不要奢望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老师的资历可能还不如你。
作为幼师,我说说真实想法。对于宝宝上幼儿园前该不该坚持送早教。
其实早教上不上关系不大。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做好以下几点,孩子一样适应幼儿园生活。
1、生活能自理。
能够自己穿衣服、吃饭、解决大小便等生活技能。
2、具备语言组织能力。
孩子能够自己表达饿了、困了、上厕所等情况。有了基础的语言系统,自己有什么事情会主动征求老师或者向老师诉说。
3、适应陌生环境。
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能够发现幼儿园有趣的地方。如看别的小哥哥、小姐姐怎么唱歌、玩耍的,让她逐渐熟悉这样的环境,激发她爱上幼儿园的欲望。除此之外,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能够积极的面对新环境。
5、具备社交能力。
能与同龄人一起玩,而且能与同龄人和谐相处。小朋友们年纪小不懂事,相处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绊绊,争吵打闹,当出现这种情况,宝宝可能对幼儿园产生抗拒心理。
6、学会独处,减少分离焦虑
给宝宝独立玩耍的空间,妈妈们短暂的离开去厨房做辅食,培养宝宝自己独立玩的能力。
7、适应幼儿园的作息规
很大一部分宝宝不适应幼儿园的原因,是作息规律的改变
为了让宝宝适应其中,妈妈们可以有针对调整宝宝的作息规律,把宝宝一天的活动安排尽量向幼儿园看齐,养成早睡早起、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其实宝宝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这些能力,也是我们平时在培养宝宝的,只要妈妈们耐心指导和鼓励,凡事不要“包办”,相信每一位宝宝都能成为一名小能手,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在法国,没有早教,但是会把孩子交给托儿所,或者受过培训的阿姨。。。
法国的很多女性,在孩子4个月的时候,就要返回工作岗位。我身边很少有女性全职在家,可能大部分都必须赚钱养家,哈哈,谈偏题了。。。
早教的性质,是为了营造家长的紧张和焦虑,‘一切都不输在起跑线上’商业和经济上的需要。 三岁以前的小宝宝,最需要的是陪伴,带着宝宝去公园玩,带着宝宝去看绘本,带着宝宝一起去散步, 带着宝宝一起玩桌面游戏。。。。。一切几乎就足够了。而且能够看着宝宝一天天飞速成长,昨天可以爬沙发了,今天开始唱歌了,明天不知道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但是幼儿园之前,也需要慢慢让宝宝理解很多事情。比如,吃饭必须坐在专用宝宝吃饭椅子,不可以随便乱跑;上厕所,可以表达出来,让爸爸妈妈知道;玩玩具的时候,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分享,而不是独自专横的抢别人的玩具;不是宝宝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
其实父母才是最好的早教老师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前都会一些这样相关的疑问,其实,我们应该要清楚想明白给孩子早教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早教是能够从孩子对知识的探索开始的启蒙时期就有专门的去对孩子的引导,让孩子提前去开始接受早期的教育探讨和实验,发展智力的,可早教到底重不重要?要不要去早教机构上?
早教有它的重要性,这很多爸爸妈妈都是认同的,但我们有没有必要把孩子送去上早教班,这是有很多争议的,我个人是认为爸爸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时间来做,并不一定会要去早教机构。
不去的理由有很多:
1:孩子的童年时光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在过后长大的时候,童年会是孩子最怀念的阶段。所以会有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应该更多的是自由和快乐,而不是受到各种早教课程的压迫并且去完成那些并不是他们这个年龄应该完成的作业任务。
2:有时候父母会认为只有早教好了,之后孩子的成绩才能平步青云。这个观点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很多孩子在童年时期玩得很疯,但是一到学习阶段,他们可能就会变得非常认真。
有些孩子在接受了充分的早教课程之后,去到学习还是跟不上学习进度。所以关于早教对孩子的以后有没有帮助,这是因人而异的。
去的理由也有很多:
1 : 如果孩子存在与人交流的障碍,那么去早教班可以帮助孩子去适应陌生环境和人群,帮助孩子有更多与人交往的勇气和自信,这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
2:如果遇到好的早教班,就可以真正的帮助到孩子启发他的电脑智力,让他提前开始知识的储备,并且提早的进行了学习的阶段,的确会比没有上过早教的孩子更能适应上学。
3:早教能够切实的为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制定最合适他们的课程去培养,这能够更好地挖掘孩子的自身潜能和培养未来的兴趣方向。
4:早教不仅教的是孩子,同时也教爸爸妈妈。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早教不仅仅是对育儿书上的理解,还会给新手爸妈一些实战的体验,培养他们更加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更能够去和孩子沟通。帮助的不仅仅是孩子,同时还要父母。
事实上孩子的小时候比早教更重要的是这几件事:
1、家长给孩子足够的陪伴,让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孩子在小的时候,还不太懂事,对这个不可知的世界还充满的恐惧,这时候父母特别是妈妈的陪伴,会让孩子内心充满爱和温暖,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值得爱,这个世界充满爱。
2、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营养
孩子的一岁前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这时候营养最重要,建议最好母乳喂养。
3、注重孩子的运动能力的培养
孩子学抬头,学坐,学爬,学走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动作发育关键期,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进行。
所以,孩子上幼儿园前该不该坚持送早教?我想这个爸爸妈妈可以自己多权衡,不是说我们把孩子送早教就能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我们在这个阶段是如何陪伴、照顾孩子的,孩子的安全感够不够,孩子的饮食营养足不足,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指标达没达到,多陪伴孩子,爱护孩子对他的成长很重要。
我是Anan妈咪,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评论哦!
分享一下我的意见
我的妻子专职是艺术早教教育工作者,从我妻子和我的经常沟通交流中,以及我们照顾孩子,和对孩子的早教培养观念上,我觉得。
1.首先早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在语言,智力,行动力等方面的发展是需要提前介于教育的。比如语言2到3岁是学习的最佳年纪,6岁是发展孩子大小,方位知觉的最佳年纪。所以2岁开始,2到6岁是进行早教的最佳时期。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永远伴随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孩子能不能成才,父母是很大的关键因素,因为父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而且父母的影响对于孩子以后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的。因为孩子懂事,成才,成家之后对于以前父母的教育还有家庭,永远都是不可割舍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养育和教育工作。父母关系和谐恩爱是首要。对孩子不能太极端,比如坚决让孩子怎样怎样等等。好的教育方式是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素养和兴趣爱好。
3.如果父母是高知分子,或者是教育等领域相关的工作者,有能力也有时间教育孩子,那么我的想法,送幼儿园之前可以由父母进行早期教育,培养孩子的语言,智力,行动力等。
4.如果父母有费用或者没有太多精力培养孩子,我的想法是需要为孩子进行早起教育介入,那么选择合适的早教机构很适合。不过要选择正规,品牌度,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都比较好的机构,切莫贪便宜选择不正规的机构,这样只会耽误孩子。
综上:宝宝上幼儿园之前要不要送早教机构,还是看父母家庭商量的结果,早做规划,量力而行!
我个人还是觉得早教挺有必要的,毕竟幼儿园要到3足岁才能上,在宝宝小的时候可以让她接触更多的人、和更多小伙伴一起玩耍;而当宝宝长大一些之后,她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更系统地学习,比如音乐、舞蹈、绘画,很多东西都是从小接触后更容易自然而然地领会。
提高自律性,学“规矩”
我家大宝在2岁左右开始上早教,当时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她的自律性好了许多,懂规矩了,在外或者家庭聚会时,也不再是任性起来,大吵大闹,叫不听了,我归功于早教老师,集体生活的熏陶。尤其是老人带的孩子,感觉上了早教后,“脱胎换骨”。
技能的学习,还是兴趣的培养
我觉得兴趣和技能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技能是学习的方式,两者互相作用,才能做到最好。比如宝宝一直在去的美术创意早教,就很好的概括了这两项。她一开始只是喜欢鲜艳的颜色和涂鸦,创作出来的作品虽然是“惨不忍睹”,但是好玩得很开心,每次都很乐意去。慢慢地,她开始掌握一些绘画的技艺,如何用笔刷、如何用胶水、如何使用各种颜色搭配等,现在的作品也越来越好了。
如何考量一家早教机构的好坏?
我会采用四个字的标准,那就是“道听途说”。首先我会从亲朋好友那儿取经,听他们说自己的经验与选择,然后大致确定一个范围。接着我会去实地考察,但不是去试听课程,而是去观察那家早教机构的学生都是什么样的,他们上完课之后是否开心,家长们的表情是否满意。再次筛选过后才带宝宝去试听。毕竟一家早教机构的好坏,还是要上了课才知道。就比如之前,我带着宝宝去了社区附近的一家早教试听了一节活动。刚进门就有老师出来迎接,笑容满面,很亲切,宝宝看了就喜欢。室内的布置颜色缤纷,空调的温度不冷不热刚刚好。而那一节活动是端午活动,老师带着孩子们穿着应景的服装,做一些小游戏,宝宝玩的很开心,走得时候还有点不舍得呢。我觉得这样的早教机构就是好的,从环境到人,再到课程活动,全方面的感受才是最值得信服的。
最后我想说,早教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只有送到专门的机构去才算让宝宝接受了早教。家庭氛围中父母言行的耳濡目染就是最基础的早教。多和宝宝交流,一起画画、看书、唱歌、跳舞,不仅进一步培养了宝宝的兴趣,还能够和宝宝建立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
更多育儿资讯,敬请关注“萌宝派”采芊迷!
你好!
上不上早教都行,快乐是根本,孩子喜欢去就去,不喜欢就不去,这么小的孩子哪有那么多要求,更不需要坚持二字!不要看别人,不要听别人,孩子最该问的应该是孩子!
幼儿园之前基本是亲子互动和感情培养,如果家长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多见识一些事物,多亲近大自然,这才是认识世界的开始,你说去早教中心,天天闷在里面,就算是有户外场地,也太局限,至于说培养孩子思维,智力,情商,就算不去早教中心孩子也一样会正常发展!
另外早教的确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局限在早教机构,不能只是把孩子放到早教机构就可以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真正的启蒙老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上不上早教的问题,我有过很多回答,可翻阅一下,相信会给你带来帮助。
这里简要重申一下我的观点,宝宝都需要早教,但不一定需要早教中心。
现在的早教中心和幼儿园出现了融合趋势,即,幼儿园开始加入早教课程,早教中心开设不需要父母陪同的全天日托班,而不仅仅是一种特色课堂。
这就为父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要把幼儿园和早教割裂和对立来看,他们是可以很好结合的。
题主你问幼儿园以前上早教合适吗?其实,早教应该是贯穿婴幼儿上小学之前始终的,也就是0-6岁都需要早教,并不是上了幼儿园后早教就停止了。
早教主要目的分两种
一是性格培养。比如养成善于沟通、乐于思考、管控情绪、敏锐观察、缜密思维等,这些都需要长期有系统的训练,也是早教区别散养的主要功能。
二是学习知识。比如学习涂鸦、背古诗、讲古诗、说单词、唱儿歌、搭建积木城堡、踩脚踏车、数数字、算算式等,这些是早教的附带功能,不需要早教中心也可以学会。
第一种目的是早教主要研究和解决的方向,因为给孩子一辈子生活打基础的,建议家长在选择早教中心时,注重从这个角度考虑。
分析事物本质,提供解难实招。我是贝贝要鸡蛋,蒙特梭利教学理念推广者和实践者,专注0-6岁儿童性格养成研究,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