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就比较有发言权,因为我儿子七岁也是爱看电视,爱玩手机游戏,也是因为这个每天生气,我是这样做的,孩子有感冒的时候,就会难受,我就会告诉他是因为你玩游戏玩的,给他讲道理,他知道感冒后很难受,以后就慢慢适应了,不玩游戏了,现在基本手机不碰。电视偶尔看下,希望采纳
兰海的《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能告诉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沉迷游戏的孩子迷途知返。
书中,有个小女孩叫向真,10岁左右,参加了兰海的冬令营。她非常喜欢打游戏,进入冬令营后,游戏机便没有离开过她。
但有一天,向真却不可思议地展现了她对各个国家历史文化的深刻了解,这让兰海非常吃惊。
随后,兰海找向真谈话,一席话,让向真成功地放下了游戏机。她是怎么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步,信任孩子。
晚饭时间,向真假装不舒服,不要吃饭。
兰海看穿不点破:我来看看,你知道的,心理学也是要有医学基础的。我看看,把你的手给我。
说完,还非常认真地给向真把脉。
当我们感受到孩子有表演成分的状态时,我们首先要表现出“相信”她的状态,真正地关心她,真正的结果会在你的关心下被揭示出来,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都有逆反倾向,我们的不信任极大可能会激怒他们的自我保护。
第二步,找到和孩子的共同点。
兰海说:你好像看了很多书。
向真不以为然:我看书?谁这么认为啊?我不过就是怪物啊!
兰海:你知道吗?我小时候,就是我读中学的时候,我的外号就叫怪物。真巧。
向真认为自己是怪物。当她沉迷游戏的时候,身边人看待她的眼光便不同了:这孩子,沉迷游戏,不学好,没救了!而向真自己也这么认为,变成坏孩子了,会自责,会愧疚,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因为她的用功,没有人会相信。
孩子失落的时候,我们争取找到自己和他身上的共同点,以缓解孩子的自卑情绪。
第三步,显示对孩子的重视。
向真仍然不去吃晚饭。兰海叮嘱过来叫吃饭的同学:别忘了,要给向真留一点儿。
有逆反倾向的孩子,往往自尊心很强,如果一直在唠叨“快去吃饭”“饭凉了”之类的,或者强硬命令必须去吃饭,会让孩子反感甚至反抗,会将孩子推得更远。所以兰海并没有强迫向真去吃饭,而是尊重向真的选择。
但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总会饿的。兰海的话,能让向真感受到兰海是真正关心她的。
从语气表示对孩子的重视很重要。很多父母不注意说话时候的语气,所以就算说得很对、很到位,也没有效果。
第四步,寻找孩子的优点。
兰海:在我眼中,你也很棒啊!你懂得很多,能从基本现象上总结出自己的想法。这比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成熟很多。你是不是看了很多书?
再颓废的孩子,都有他的优点。比如向真的优点,就是看书多,有自己的想法。把这个优点,用语言具体地描述出来,才更能被孩子接受。
我们经常公式化地对孩子说“棒”,看上去是鼓励,实际上是大人的一种“敷衍”。简单地对孩子说“棒”会让很多年龄大的孩子觉得虚伪和企图,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她具体的优点,才能真正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优秀。
第五步,让孩子直面挫折
兰海说完她想说的,就让一个叫章鱼的孩子过来找向真。章鱼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在向真的眼中,就是优等生的代表,和自己这个“坏”学生完全不同。
章鱼:向真,大家都还没吃饭,刚才兰海让我们吃,但我们整个营的人都在等你呢!
向真:我又没有让你们等,你是谁啊?我让你做了吗?
两个孩子起了冲突。兰海靠在墙边,什么也没做。因为她需要让孩子直面可能会有的挫折。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得到成长。
“狠心”是明明知道孩子会失败,也仍然要孩子自己承受这个结果。只有经历过失败,他们才能学会成功。学习失败比成功更重要。而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建立保护措施和结束后的引导。
第六步,故事寓人生
兰海给向真讲了一个故事,在古巴比伦,相隔不到50米的地方有两个湖,虽然相隔很近,但一个鸟语花香,一个臭气冲天。为什么?因为鸟语花香的那个湖里有一个洞,而另外一个没有洞。
兰海循循善诱,让向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向真很快便明白,敞开胸怀,找到自己的出口,才会被人喜欢。
不要就事论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沟通原则。直截了当说明问题不仅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也会丧失一个让孩子自我反思的过程。
对于您的这个问题,我本身是存在质疑的。孩子爱玩游戏是指孩子爱玩电子游戏,还是孩子爱玩生活当中的游戏?还有孩子现在是多大年龄?
其实无论是爱玩哪一类游戏,我们都应该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在教育学界,我们主张“寓教于乐”。
一、小学阶段及更小儿童
如果说您的孩子是爱玩电子游戏,那么这说明可能在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您有喜欢玩手机、玩平板或长时间看电视的习惯。那么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我们该怎样去处理呢?
最好的药方是父母的陪伴,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去发现与探索生活当中有趣的事情与游戏。因为您对孩子缺乏关注与陪伴,所以,孩子才会过多的沉迷于电子游戏当中。因此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沉迷于电子游戏,我们的父母或长辈应该带着儿童走出去,去发现世界的美,并且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群体活动等。
二、青少年前期(初中阶段)
怎么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如果过多的沉迷于电子游戏,肯定会影响成绩。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又容易处于叛逆期,因此会比较难处理。我们既要注意孩子的成长心理,又要关注孩子的激励机制。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孩子主要采取激励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约定好玩游戏的规则及奖励机制。比如说你必须在完成了作业的情况之下才可以玩1~2个小时游戏,比如说你,如果你坚持多久没有玩游戏,那么爸爸妈妈是可以满足你的一个条件,比如旅游,或者是说购买一件他很想要的礼物。
三、青少年中后期(高中)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兴趣引导孩子,通过孩子爱玩电子游戏激发孩子考入大学进行计算机专业学习。当然,这是对于还有自控力、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采取的策略,那么,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该怎么办呢?通过转移注意力,通过带孩子出去旅游、参加球赛等转移孩子对电子游戏的注意力,既然孩子成绩不太好,那么再转移注意的过程当中就不要过多的强调学习,而是通过其他的活动来吸引孩子,从而达到减少甚至戒除电子游戏的目的。
那么,如果孩子是爱玩生活当中的游戏,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我们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该玩的时候放肆玩,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更好的学好、玩好,更好的学会生活。
谢谢邀请。孩子爱玩是天性,要刻意控制,刚开始不能直接不让玩。我觉得可以减少玩的时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法,一种是减法。加法,奖励式的,让他干一件好事,不管是看书,做家务,还是其他的都可以挣取玩游戏的时间,干什么事玩多长时间,既控制了玩游戏的时间,也让他明白了做啥事就会赢得价值。减法,首先规定一天玩游戏的时间,这个可以灵活制定和加法相反做了不好的事就减去玩游戏的时间,也可以两种方法结合,慢慢过度,锻炼孩子的自制力。谢谢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让孩子离手机远一些,家长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电脑游戏对于孩子确实也有很大吸引力,孩子自控力差些,家长可以约定好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还要从环境上进行控制,有的家庭电脑闲置,孩子随时都可以玩。如果电脑不出现在孩子的视野内,孩子就要向家长申请才能使用电脑。另外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转移。父母要想办法转换他的兴趣。培养孩子用兴趣替换游戏来成为向同学炫耀的资本。其实男孩子爱玩游戏,大多在于学习上的事情太无聊,家长应该把孩子当朋友,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陪孩子一起看书,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去户外做运动,参加同龄人的交流 、游戏等。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都在玩什么,分析他的心理。现在父母都忙于工作,孩子太孤单,电脑这么普及,孩子们都是无师自通。另外要注意他的朋友圈子,朋友的作用有时比家长大得多。如果自己的孩子原来不玩游戏的,后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玩游戏,在这之前他也接触过游戏,但是后来不玩了,这就说明孩子交了爱玩游戏的朋友,然后他为了融入他的小朋友圈,开始玩游戏,开始对这个游戏感兴趣。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和其他家长还有老师交流,必要时需要孩子断掉这个朋友圈。
孩子爱玩游戏的时期,一般在叛逆期,尤其是男孩子,所以家长要尽量的引导他,而不要一味的压制,特别注意不要打骂孩子,可以多和孩子交流,多多了解的他的想法,因势利导,慢慢引到好习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