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出来一些具有相同图案的纸(可以是不同的圆,三角形或者任意形状),和孩子一起用不同的图案或者花纹去填充,思考+创造,非常推荐这个有创意的游戏。
将家里不用的大纸箱取出来,让小朋友自己来绘制一个游戏场,将小脑袋里想像的情景都实现出来,再把乐高小人或者小玩偶都拿来,在自己创造的游戏场里玩情景游戏,充满乐趣。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而不是找到别的游戏来让他远离电子产品。虽然有点绕口但是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
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得不说,现在孩子们对于电子产品的迷恋有相当大的原因是家长的榜样。家长回家就抱着手机,吃饭也看着电视,睡前还抱着电脑。孩子自然会学习家长亲近电子产品,更何况电子产品的诱惑力吸引力确实大。
- 家长的陪伴少。家长每天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孩子百无聊赖之下自然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乐趣了。
孩子沉迷于Ipad,是因为在孩子生活中,她认为没有比Ipad更有意思的事情,别的都引不起他的兴趣。这就需要父母多多用心,去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别人家的家庭游戏不一定就适合你家孩子,这需要父母自己去寻找孩子的兴趣点。
我觉得拼图游戏、藏猫猫、摆积木、一起看书,这些都是不错的家庭亲子游戏!
有的时候孩子沉迷于ipad,或者电视、手机动画片的时候,多半是因为孩子感觉无聊,没意思,这些能给他增添乐趣,他就存在依赖感了!
如果我们平时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或者一起玩一些小游戏,增添孩子的乐趣和兴致,孩子自然就不会老师依赖于手机等一些电子产品!
我觉得如果想让孩子远离ipad,最重要的还是家长首先要放下手机电脑电视,多多陪伴孩子。可以跟孩子一起画画、玩粘土、看书、去公园散步、踢球等等,简直太多了。孩子没人陪她玩她才会沉迷于电子产品,如果有人一起玩,就不会沉迷电子产品,家长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要想孩子不沉迷ipad,家长也需放下电子产品,陪伴孩子。
玩对于孩子来说是天性,只要我们能高效陪伴孩子,就能轻松帮助孩子戒掉IPad。我们家豆豆以前也是手机迷,为了戒掉他的手机瘾,我偷偷的把手机藏起来,然后跟他一起玩亲子游戏。当然,孩子年龄大小有差异,游戏也会有不同。我们家豆豆刚满3岁,我们经常玩的游戏:
一、涂色书。3岁的孩子对颜色有了很好的认知,开始喜欢涂涂画画。所以,我会跟孩子一起随意涂鸦、涂色。在涂色的过程中,孩子不仅锻炼了手部肌肉,还培养了对色彩的辨别、使用和审美的能力,同时孩子的思维力、观察力和创造力也都能得到提高。涂色的过程中,我们会讲究随意,怎么开心怎么涂。
二、剪纸(备儿童安全剪刀)。剪纸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还可以锻炼手部肌肉群,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因为3岁的孩子控制剪刀的能力还不够,有时候会出现剪几次都剪不下来的情况,这个时候,豆豆就会有挫败感、小情绪,我就会在旁边安抚它、鼓励他,让他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直到享受成功的喜悦为止。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随意剪,不需要形状要求。
三、亲子阅读。我们家从六个月开始阅读启蒙,到现在已经阅读了好几百本书,已经养成了阅读习惯。我们每天会亲子阅读,然后拿书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四、黏土制作。应该没有一个孩子能逃过黏土的“魔力”,反正豆豆是爱得不要不要的。玩黏土可以促进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增强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
五、骑自行车。天气合适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踩踩骑车。即可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还能促进儿童运动、平衡能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越早骑自行车,对孩子运动天赋的发展越有利。
孩子沉迷于ipad ,却是是大人头疼的一件事,可是孩子迷上iPad 并非一天形成的!而是时间的累计与推移,让孩子养成不良嗜好!
让孩子远离游戏ipad ,其实也不难,大人可以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互动游戏,交流,没有固定的游戏,主要是看大人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有没有全心的投入!
我觉得关键在于有人陪伴,而不是单纯哪一款游戏有特别大的魅力,可以抵御iPad的影响。
我家孩子也很喜欢玩iPad,只要没事了,抱着就不放手,有时用来学点东西,有时就是打游戏。我也曾经很苦恼。后来发现,孩子在家里,没有人陪着一起玩,无所适事,才是玩ipad的主要原因。
我的对策:
一是参加户外活动;
二是家长陪着玩游戏;
三是找小伙伴一起玩。
只要让孩子做更有兴趣的事情,自然不会沉迷iPad。
孩子之所以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原因还是在于大人的缺乏陪伴,与大人的影响!爸爸妈妈有时没事握着手机看着朋友圈,而答应孩子的游戏,通常被遗忘,孩子在精神上没有寄托,而ipad成了他的依赖,甚至可以说是朋友!
如果想让孩子改掉这一不良嗜好,不妨大人先约束自己,可以多多的找机会与孩子多聊聊天!谈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