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在家里和孩子可以做很多亲子互动活动,而且就把这些亲子互动活动渗透在一日生活中。
第一:饭后看新闻联播。边看边跟孩子讨论。同时,家里可以张贴一份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结合新闻联播中说的事情找一找发生的城市和国家,这样孩子慢慢会对地理感兴趣。这个从三四岁就可以开始。
第二、散步。跟孩子一起散步,不仅锻炼身体,还能边散步边聊天,加强亲子沟通。
第三、共同洗漱。妈妈和孩子都刷牙、洗脸、泡脚。不但让孩子按时做这些事情,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第四、上床睡觉前讲故事、看图书。可以妈妈给孩子讲,也可以孩子给妈妈讲。
跟孩子在一起,就是一起体会生活。
固定的事情每天都做
接他回家,一起聊聊一天有趣的事情。听他天马行空的神侃,说说高兴的事情。
在奶奶家吃完饭,一起收拾餐具,偶尔他会扫地,拖地。
让他给我、爷爷、奶奶踩背,捏脊。现在大了,不踩了,改成了拔罐。
回到家他看书,我写文章。就静静的待着,偶尔他问我一些问题,这个字怎么读?这句话什么意思?
不固定的事情很多
一起折纸,做手工。
捏陶泥,超轻黏土。
摆弄他的小兵,一家人一起玩一局桌游。
废旧的电器,一起把它拆了。
………
没有什么特意的安排,一切都是生活。
我是老爸的修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
我们家是六岁,因为工作比较忙,孩子中午是在学校吃饭的,所以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是晚上了,我们都非常珍惜这段时间,尽可能地进行高质量的陪伴,我们常做的有以下几种:
1. 游戏类。
和孩子一起玩积木。搭积木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立体感和专注力想象力,包括搭乐高、磁力片、多米诺骨牌等等,孩子都喜欢玩,就算是自己玩也津津有味,非常投入,但只要有空,我们都会像个孩子一样和孩子一起玩,不但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更加脑洞大开,越玩越聪明。
我们还经常玩的游泳还有捉迷藏,扑克牌,简单桌游等,每一次都能体会到孩子的满足感兴奋感,这对于孩子健全性格的培养有很大好处。
画画,走迷宫,各种智力开发书。
画画是我们经常做的,普通白纸作画,最近买了很多刮画纸,孩子都非常喜欢,我非常信奉一种理念,十岁之前不要用技巧限制孩子画画,让他自由发挥,所以我们的画常常乱七八糟看不出来是什么,孩子很热衷于向我们讲她的画,别笑话他,一定认真的听,孩子的小脑袋里的东西常让我们惊叹。
读书。别的都不固定做什么,亲子阅读是每天必做的。
让孩子爱上阅读是每一个家长都应尽的责任,我要让我的孩子成为内心丰富,无论在怎样的困境都能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目前读的最多的是绘本,各种经典故事书,每次都能沉浸在故事中,孩子早就离不开书了。最近我们读的是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我和孩子跟着故事有笑有伤心,深深地爱上了温情的霸王龙。
无论做什么,亲子陪伴的过程本身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给他们高质量的陪伴。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我们曾经在一间幼儿园做过一个活动:关闭电视周!
活动方法就是一个星期的晚上家里不开电视,
以此来促进亲子间更多的人与人的互动或者活动!
周二的早上,幼儿园的园长就和分享了一个家庭的“关闭电视周”第一个晚上的实施情况,那位妈妈和园长说:唉,电视一关,一家大小,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所以家庭对人的影响,不能仅仅是孩子,也包括家长!
每天晚上在家里和孩子们的亲子互动活动有哪些?
晚上和孩子在家,除了看电视,还有很多活动,可以进行!
首先,我们得和孩子好好聊聊天。
不得不说,很多孩子是天生的聊天高手,你一句话问过去,孩子可以口如悬河的说个不停,你要做的是适时的点头,目光的注视,孩子会很享受这样的时光,当然有些家长是不会聊天的,因为家长总会在聊天的过程中加入道理啊,说教啊(当然是非观念的还是要讲),尤其是有的家长几句话就是问孩子在幼儿园的吃啊,睡啊,老师有没有表扬啊,这些话题容易让亲子间的沟通进入死胡同!
其次,
晚上在家和孩子玩游戏!先推荐一本书——游戏力!
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很多和孩子玩游戏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是如何解决我们育儿的一些具体问题。
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问题,孩子早上不起床,睡懒觉,如何通过玩游戏的方法去解决,具体大家去看书!
另外我在介绍几个家里玩游戏的方法!个个活动孩子都爱玩!
第三,晚上在家的活动,还可以是亲子阅读!
关于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我想我们大多数家长都已经理解了,也有很多家长一直在坚持!可以这么说,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我们给孩子终身的礼物,不像玩具,坏了就不玩了,阅读是对孩子将来影响更深远的!
这个图片来源于一本书:朗读手册!所以你看,晚上在家还可以让孩子做家务事,这个对孩子能力的训练简直是首屈一指了,更重要的是劳动的人可以指定一个人读书给TA听,一举多得!
以上图片,来自我的一个讲座PPT,做课件不易,请大家点赞和评论来加油!谢谢!
自从孩子读学前班以来到现在初二,每天晚上在家里和孩子的亲子互动活动是学习日晚7点至11点是督促孩子学习,陪伴与孩子交流学校发生的种种事情,有时是家长询问,有时是孩子自觉汇报。?周末是晚7点至10点父母陪孩子散步,运动!周而复始的,从不间断,习惯已养成!难以改变!
孩子个个都是游戏高手,大人不防把晚上的游戏权力交给孩子,关上电视,跟着孩子一起做游戏吧:
1。我家的小姑娘最近迷上了医生护士的游戏,乐此不疲,还喜欢上了关于身体的绘本,将家中所有的玩具都当成她的小病人。游戏是非常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生僻的疾病名,各种治疗手法,都可以拿来与孩子讨论。
2,图书馆有很多关于亲子游戏的书。特别推荐《游戏力》一书,鼓励父母以孩子的游戏逻辑,换位思考,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谈判,了解孩子的感受。是一本将大人变回为孩子的好书。
3,游戏中最好不要灌入说教的内容。对于孩子而言,游戏是最好的学习。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家处理得很随机,不固定于某一种模式,看情况而论了吧,有时候是陪孩子玩玩玩具,或者看看书,或者看看电视,看看IPAD,再或者做些自己动手的家务活,比如洗洗她自己的袜子,小毛巾什么的。
之前我也想过,要不要把晚上在家的时间规律系统一下,后来觉得这种形式并不太好,有点过于呆板了,而孩子毕竟是孩子,她的兴趣点太多,爱好太多,好奇心太多,如果每天晚上回来固定玩玩具,看书,睡觉,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会觉得没有新意,太过无聊。
如果孩子有了这种心理,那么无论是陪伴,还是陪伴过程中借机的启蒙教育就都没有多少效果,因为孩子觉得这很无聊的时候,她的注意力是不会放在这件事情上的。
比如孩子这会想看动画片,我却要求她一起来玩乐高,因为现在是玩乐高的时间,这样的话,她肯定没有心情来玩,那么,我即便把她强揪过来,一起玩,告诉她这个是什么形状,那个是什么形状,这个是什么颜色,那个是什么颜色,她也不会记忆深刻,因为这一刻她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些上面。
因此,我家的晚间亲子活动不会固定项目,因地制宜,看孩子的兴趣点在那里,我们就做那方面的活动。
当然,很多孩子都爱看电视,爱玩手机,也总不能因为孩子太爱太喜欢就一直由着她,在这件事情上,我不是很极力反对,但我会限定时间给她。比如要看电视,半个小时,到点马上关电视,我们再做别的。否则就奖罚分明,不留情面,因为在孩子这里,你丢了原则,就丢了一切。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看看绘本、念念诗、做做游戏、聊聊天啊。
首先放学路上就和小朋友聊聊今天学校发生的事,一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二是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三是可以加强亲子沟通感情。
然后和孩子一起做做游戏,可以玩孩子的玩具,比如乐高、磁力片、汽车等,也可以做一些适合在家玩的小游戏,比如躲猫猫、球等。
拿出书和小朋友一起读读诗,把诗当歌唱,甚至录音玩,小朋友都会很新奇和好玩。
一起看绘本讲讲故事,也是很好的亲子时光。大点的小朋友可以适当看看科普的书,多接触各种知识,也许会遇到孩子超级感兴趣的话题,孩子愿意深入研究,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