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小孩一天到晚拿着手机玩游戏,该怎么办?

问答分类: 游戏现在不少小孩一天到晚拿着手机玩游戏,该怎么办?
8 回复
0
五金员工陈可为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当父母的耐心教育,不能大意,小孩不知道理由,开心快乐就好,家长必须管教才行。

0
高考填志愿好帮手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解决孩子手机玩游戏,堵疏结合为好

手机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在疫情网上授课期间,手机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智能手机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大大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确实程度不同地影响了部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以及身心健康。

一、首先解决孩子不玩手机还可以玩什么的问题

回想我们70年代的人,儿童时代的生活丰富多彩,趣味十足。如和泥巴,跑风车,夹蛋,打瓦,跳格,跑牛牛蜗,玩打仗,打火柴枪,自制三珠车,捣块,掏巧,叠罗汉,骑上同学跑,踢毽子,游大绳,捉迷藏……数不胜数。那个时代不必说手机,能拥有一台电视都觉得奢侈。玩这些也没有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我们还不是快乐成长了吗?假如你现在坚决不让孩子玩手机,能有什么可以取代手机游戏?孩子从何寻找快乐?除过陪伴孩子放几次风筝,除过把孩子送进辅导机构,除过领孩子超市逛逛……家长们还能想出什么游戏可以使孩子的童年快乐。我们玩的是生活中的游戏,孩子玩的是手机游戏,时代不同,玩法不同,媒介不同,总子,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我们不能剥夺孩子拥有快乐的权利。更何况,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压力在加大,我们能有多少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

其次,考虑孩子不在家玩手机哪里更安全的问题

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不必担心孩子被拐卖,不必担心孩子出去碰上车,也不必担心孩子结交坏朋友,没有听到学生跳楼自杀,没有校园欺凌,没有什么抑郁症发生……到天黑前,我们看见炊烟起立马跑回家。现在假如孩子有玩手机游戏的需要,家长坚决不让玩手机,孩子可能会偷偷上网吧,网吧可是个鱼龙混杂之地,结交上坏人,染上恶习的机会很大,上网吧途中的安全如何保障?遇上不怀好意之徒怎么办?玩游戏手头没有人民币怎么办?所以,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玩手机游戏,不要恼火,反而需要冷静思考,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是上策。

第三、要了解手机游戏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的问题

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之所以常盛不衰,历久弥新,品种繁多,五花八门,生命力相当旺盛。之所以存在肯定有它生存的土壤和生存的必要。像补课机构一样,中央三令五申关闭它,取缔它,打击它。关了吗?闭了吗?败了吗?反而越开越多,花样种类齐全,应有尽有。说明什么?任何时代,都有时代的必然产物,有它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所以人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想办法适应它,而不是打败它。作为成人,手机上淘宝,玩抖音,拍快手,斗地主,打麻将,下棋,耍游戏……还一时停止不了,何况自制力很弱的孩子呢?现在连续3O分钟不看手机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信息时代,孩子不会玩手机能行吗,不会玩手机,就是新时代的文盲。出门拿上手机,分文不带,可以遍游四海,可以走遍天下。所以,作为家长,要了解哪些游戏适合孩子玩,哪些不适合玩,哪些游戏可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哪些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哪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哪些游戏可以使孩子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不可以一棒子打死,与其堵不住,不如疏导,因势利导,在玩游戏中,玩出名堂,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孩子,特别喜欢游泳,父亲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坚决不让孩子参加游泳活动。孩子16岁那年,父子对话,从对话中父亲得知,孩子最喜欢游泳。随即,父亲带孩子去咨询资深游泳教练,教练对孩子仔细观察后,惊叹道:你这位父亲扼杀了一名奥运冠军。原来,这个孩子的脚掌,手掌都比常人大出许多,是天生的游泳苗子,但由于父亲的无知,断送了孩子的前程。

所以我对于孩子玩手机游戏,不全盘否定,首先为孩子的成长着想,要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其次,为孩子的安全着想,要让孩子有一个安全成长的环境;第三,为孩子的发展着想,学会陪伴孩子成长,规定玩手机游戏的时间,理顺学习知识和玩游戏之间的关系,学习是一种需要,玩游戏是一种调节,两者互促互补,玩的同时布置驱动性任务,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验,有什么感想……玩后写出来,记录下来……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尽量和孩子一起玩,起到监督作用,力求选择寓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游戏,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个智慧型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许扼杀一名游戏设计与创作天才。永远记住:家长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0
撞进先生怀里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其实很多小孩玩手机是因为无聊,在假期里边小孩不像我们大人,每天有手机,有工作很忙碌,很充实,他们除了幼儿园布置的作业之外,就非常的无聊。

我家的小孩也特别喜欢玩手机,今年六岁,有一次我跟他认真聊过之后,他告诉我说他玩手机是因为感觉没有什么玩的了,玩具玩烦了,积木也不想玩了,折纸也玩够了,只有手机好像是一直都很好玩的样子。

我的一些方法:

1⃣我就在他玩的手机的时候,设置一个限制时长,比如说他经常玩的游戏,就会给他设置一个就是玩15分钟休息15分钟的那种模式。

并且限制早上和晚上手机起床和手机睡觉的一个时间,告诉他手机像我们一样需要休息,需要睡觉。

2⃣一些奖励机制,就是规定他如果每天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喝够八杯水,按时写完作业,并且乖乖听话,然后今天就可以得一朵小红花。

并且告诉他一个小红花就相当于你的金钱,当你存够一定数量,你就可以兑现你想要的礼物。

比如说他最近很想要一本图画书,这本图画书需要18块钱,我就会告诉他你需要完成任务,得够18个小红花,你就可以赢得你的图画书。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孩子想要什么?就可以打淘宝,就是打开儿童玩具,说我想给你挑一个礼物,你看你喜欢哪一个?

等她挑好之后,你再告诉他说这个很简单,只需要十几个积分就可以完成,你只要认真完成任务,这个礼物马上就可以到家了)

如果孩子真的每天认真地完成了任务,拿到了兑换图画书的18个积分,家长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在他即将得到18个积分的时候,就要去网上下单,把那个东西给买回来,当他完成18个积分的那刻,你就把这个礼物拿出来,他就会非常的惊喜。

这个方法对于小孩子的思维培养也有一定的好处,他们会通过这个事情去相信他想要的一切都是可以自己努力去赚来的。

3⃣注意力的转移

当这个图画书买回来之后,我当时也没有想到这个图画书买回来之后就是会怎么样?会给小孩产生什么明显的影响??

是当这图画书就买回来之后,我就明显的感觉到这个小孩,他没有那么依赖玩手机了,他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会说嗯,我想先涂一会儿画,而不是说我想去玩一会手机。

(但是前提是这个东西真的是他非常喜欢的,并且是一个可以有一点点持久性的东西,比如我家小孩就非常喜欢恐龙,当时选择礼物的时候,他就会选择恐龙贴画,或者是恐龙涂色书。

然后我就经过挑选,选了一个里面不仅有恐龙,还有他第二喜欢的海洋动物,还有一些花、水果的图画书,结果他就非常的喜欢,害怕礼物太消耗钱,可以在当初打开淘宝的时候就设定一个价钱,就是是在20块钱以内的礼物)

很棒,家长朋友可以试试看。

0
全能超人8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现在的小孩子玩手机上网打游戏有的已经成瘾,很多家长意识不到严重性,让孩子为所欲为,有的孩子更是找到了父母的软肋就是一哭二闹三给手机,还有的是父母不想让小孩烦自己把手机给孩子玩,久而久之孩子们已经养成了玩手机打游戏的坏习惯,严重的甚至会眼睛出现问题,头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怎么样才能不让孩子玩手机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计划,不是说不让玩。写完作业可以玩30分钟手机,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可以玩30分钟手机。慢慢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孩子玩手机的不良习惯。

0
半桶蒜皮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家长多陪陪孩子,把孩子从手机上抢回来。

0
半杯咖啡有点苦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孩子拿手机玩是很普遍的现象。大人们工作忙,疏于管教引导。爷爷奶奶带孩子,有代沟,学习上基本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对于这种情况,可已多种途径,多方引导。

第一,需要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新鲜事物总会很好奇,不断去尝试。大人应该详细的了解孩子现时段需求,比如看到新玩具了、饮食过腻了、衣服不如别人了、才艺比不上别人、没有别人会说话、家境不好感到自卑了等等这些,了解需求后,引导起来也会容易些。

第二,多带孩子去户外。孩子成长期间,需要不断开阔视野。带孩子去旅游,写一下旅游的感受或写日记。带孩子去爬山,去徒步。给他几个小任务,在前行的过程中去完成。完成后再适当的给些小奖励。带孩子去城市走遍空气好的地方野炊。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趣味性,也可以学习一些生存技能。

第三,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很大层度上受父母的影响。与孩子相处时,不要玩游戏,不要刷视屏,不要一直拿着手机而忽视孩子。孩子会学习大人的行为方式,大人手机玩的少了,孩子自然会少玩。

第四,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放孩子多参加各种兴趣班或者才艺培养。让孩子不断学习,尝试去考取专业证书,提高孩子的自信和竞争能力。

了解孩子,做好引导,身体力行,才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健康成长。

0
兰州小骚年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给他设定小任务玩手机吧!例如:玩学习半小时可以玩十分钟[机智][机智]

0
dfkbs-lt 管理员 回复于2021-08-17之前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一不留神,孩子天天拿着手机玩起游戏来,老人说也不听,只有他的爸爸妈妈说听,他的爸爸妈妈也不能总在家还得上班呢,这样长期下去孩子的眼睛肯定会出现近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