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亲子游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嬉戏性游戏。
如挠痒痒、举高、“藏猫猫”、“老鹰捉小鸡”等,这类游戏以锻炼孩子的感知觉、肢体运动为中心,目的在于亲子间情感上的交流和情绪上的满足,带有浓厚的亲情性质。另一种是教导性游戏,如玩拼图游戏、堆积木、讲故事、利用卡通玩偶教孩子认识物体、认字、猜谜等。这类游戏一方面丰富了孩子的活动内容,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亲子游戏的性质,在游戏过程中,成人往往更多地借助于语言来引导孩子掌握玩具或材料中所凝聚的社会文化经验,可以说这是一种带有社会文化内容的游戏。
另外,父亲和孩子玩的游戏与母亲和孩子玩的游戏是不同的。一般来讲,80%的母婴游戏源于传统的游戏形式,包括身体接触、视线交流、谈话、重复简单的歌谣、仪式化的重复动作(如拍打、摇摆、抓瘁等)。而父亲往往倾向于与孩子玩嬉戏性游戏,他们通常会选择与触觉有关、直接用肢体运动的体育游戏,如打闹、弹跳、举高等较粗犷、激烈且带有刺激性的游戏活动。
相较于母亲,孩子更喜欢与父亲一起玩亲子游戏。但现实是,现阶段,年轻的爸爸们要么太忙,要么不太善于和孩子交往,要么觉得只要给孩子挣钱、买东西就是爱孩子了,没有意识到跟孩子一起玩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孩子人生最初的那几年。
我建议年轻的父母们记住以下几点:
(1)每天留出专门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哪怕仅有20分钟。
(2)保证和孩子一起游戏的时候,自己是专注的;共同游戏时间内是不受任何干扰的。
(3)游戏的内容不限,越丰富越好,一般可以追随孩子,父母平等投入就好。
(4)父亲的作用尤其关键,在早期亲子游戏中,父亲绝对不可以缺席。
父母要多花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自己很累很忙就忽略自己的孩子,每天只要几十分钟就好了,和孩子一起好好创造美好的未来。
【猫小帅识字】是一款以冒险故事阅读来带动4~8岁小朋友学习汉字的软件。冒险故事好多哦,可培养小朋友的初期阅读能力呢。更多早教育儿资讯,有相关方面的问题请关注“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1. I spy
I Spy游戏在美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I Spy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专注力,对提高孩子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建立英语思维非常有帮助。
在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可以用下列句子引导孩子观察:
“I spy with my little eye.”
“It’s something red. It can swim.”
当孩子找到符合要求的物品时,家长立刻回应:
“Yes, it’s a goldfish. Good for you!”
当孩子回答不上来时,可用眼神引导孩子朝着某个方向找,教孩子用英语询问“Is it a …?”
当孩子对游戏规则熟悉之后,家长可与孩子变换游戏角色。让孩子描述一个物品,家长来猜。
2. 开火车
这个游戏至少需要三个人,比如:爸爸,妈妈和孩子,分别是上海站、北京站和西安站。
爸爸先拍手喊:“上海的火车要开啦。”
仨人一齐拍手喊:“往哪开?”
爸爸拍手喊:“西安开”。
于是,当西安站的孩子要马上接口:“西安的火车就要开。”
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
孩子拍手喊:“北京开”。
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
3.木头人游戏
这个一般也需要三个人,游戏方法国人都知道,咱就不赘述了。
4.给数字或字母划线
涵涵他们英语班的教材里,每学一个字母,都有一道给该字母划线的题。就是出一句英文,然后从中找出刚学过的那个字母。
我们也可以把字母换成数字。比如1235287287729992,写这样一串数字,让孩子在数字2下面划上线。
当然也可以增加难度,比如:123557891888233337,让孩子划出相邻的数字加起来等于10的俩数字。
如此变换无穷的玩法,既培养了专注力,又在玩游戏中学会了数字认知和加法。
5.复述数字
这个玩法只需要两个人,妈妈说出789三个数字,让孩子来复述,然后再说2789……逐渐增加难度。
在这个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游戏里,既提高了专注力,还能顺便增强记忆力。
我之前演讲或者给员工培训的时候,从来都是很短的时间准备,也能脱稿,就跟小时候自己玩数字训练锻炼记忆力有关。不过我那个时候没人陪我玩,我是自己复述从身边飞驰而过的车牌号。
6. 智力训练
现在有很多关于智力开发并提高专注力的书或者游戏卡。
比如走迷宫,找不同,在一张杂乱的图画中找出某样物品,或者是找出一副图中隐含的数字等。
涵涵最喜欢做这类题,而且速度绝对比我快。因为小孩子比我们的心要静。
这类训练能提高反应速度,还能提升专注力,因为有的是配有沙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非常有挑战性。
7. 钟表游戏
看着表,跟孩子比赛,看谁能保持不动的时间长。最好一开始让着娃,能让他赢上几次,这样他才会觉得有意思,不会被打击到不想玩。
也可以让孩子盯着分钟走一分钟,两分钟的时间,不仅提高专注力,还能给孩子时间观念。
亲子游戏是交流亲子感情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而且还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育,那么要如何开展亲子活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有什么好的游戏可以推荐?在开展游戏时要避免哪些误区?
什么是亲子游戏
这类游戏是建立在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基础上,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的温馨活动。
亲子游戏的特点
在现在的许多家庭中都在开展亲子游戏,广义的角度看,只要是属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有沟通、有合作的活动都算是亲子游戏;但是站在科学的角度看,亲子游戏要具有4个基本特点:
1.能启发智慧。游戏应该符合该参与儿童的年纪,可以让参与儿童发挥他的能力,又具有开发潜能的作用。
2.参与者身份平等。这是游戏,不是教育课堂,父母参与在游戏活动中,应该以平等对的方式和宝贝相处,不能摆着架子。
3.游戏具有趣味性。在游戏全程中,应当让小朋友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父母也能从其中感受到与孩子互动的乐趣。
4.团队精神,自然启发能力。游戏设计要合理,让宝贝自己积极地向父母寻找帮助和配合,在这个配合的过程中,父母就可以寓教于乐了。
亲子游戏的意义
这类游戏活动对父母和宝贝均是有益的,它不只是娱乐活动而已。
1.不仅能加强父母与宝贝之间的互动,联结情感,对于宝贝个性的培养也是有帮助的;
2.能够培养小朋友的操作、认知能力,对他的实物类游戏以及和其他同龄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戏都是有帮助的;并且小朋友在这类活动中获取的经验也将充实亲子互动的内容。
3.在与父母的协作、沟通时,小朋友能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一定的体会,对其社会交际方面的能力有帮助。
如何开展亲子游戏
小朋友对身边的事物还处于探索阶段,新奇的事物均能使他们感兴趣,具体要怎么把游戏开展起来,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优质的活动环境
要开展游戏,就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和空间能让小朋友充分体会到游戏的乐趣。父母若是能够帮小朋友空出一个小的空间,用帘子隔开,或者能专门为他布设一个特别的活动环境也行。
2.良好的心理环境
在开展时,要注意为宝贝营造出温暖、融洽的活动气氛,让他们能感受到彼此关系的对等。有些行为是一定不能有的:例如有部分家长喜欢把自身的想法施加在小朋友的身上,所提要求太高;沟通时采取粗暴的方式,或逗弄他们,而不是把他们平等地对待。
3.有质量的游戏内容
游戏应该符合小朋友的能力、兴趣,最好能够从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出发。像小班的同学的对大肌肉的控制正在飞快发展,而上大班后的年龄阶段,大脑对小肌肉的控制在加强。家长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作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正在上小班的宝贝正是处于语言敏感期,喜欢探索,家长们可以从这些点出发,设计些有趣活动,诸如“卷春卷”等;当到了中班、大班时,父母们就可以设计些小游戏来来锻炼孩子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诸如“摘果子”、“挑豆子”等。
4.尊重孩子的内心
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可能会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父母应予以尊重和珍惜。像本来准备的游戏是“捉迷臧”,但是小朋友突然对旁边的小树起了兴趣,此时家长应当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灵活地转换游戏内容。这样的话,小朋友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创意得到了认可,自信和兴趣会大大的提高。
5.准备适合的玩具
玩具的吸引力对小朋友来说是很大的,若是在游戏中选择了恰当的玩具,能够使游戏价值得到提升。在选择上,父母应该注意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有没有艺术感,是否安全、实惠。一个品质优良的玩具应当是:可变化的,能提高小朋友的动手与创造能力;材质可靠、无毒无危险性;具有美感或者能培养小朋友的爱心、能增进感情,例如:洋娃娃、风筝等。另外,家长也可以利用家中物件进行改造,或者让小朋友一起参与改造的过程,消毒后再给他玩。
6.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些小朋友还没有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家长就可以利用一些顺口溜,让小朋友觉得洗手是一件有趣的事。
不同阶段亲子游戏推荐
· 1岁
1.站立游戏
一位家长扶着宝贝站着,另一位家长在距离三到四步远处吸引宝贝的兴趣,鼓励他自己走到那边去。通过这个游戏,孩子自己走路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爬上爬下
利用较低矮的楼梯、攀登架等,让宝贝在上面进行运动,引导他爬上来、爬下去,反复练习,注意旁边应该有家长看护。通过这个游戏,提升了宝贝的四肢和其他躯体部位的协调性。
3.抓住小豆豆
在同一个容器里倒入两种颜色的豆子,教会孩子抓一把豆子并学会把豆子从松开的指缝中掉落回容器里。在做游戏的时候,可以跟他说:“黄豆黄,绿豆绿”等与豆子相关的话,以起到吸引的效果。通过此类游戏,宝贝的胳膊、手指的肌肉会得到很好的训练,但是一定不能让豆子误入宝贝口腔、鼻腔中。
4.我说你做
与孩子对着站好,让宝贝看着你做示范:在说完“变小了”后就做蹲下的动作,在说完“变大了”之后就做站起的动作。然后再耐心地教会宝贝听指令,反复练习就能发现宝贝的协调性和动作速度有着较明显的提高。
5.推小车
准备一辆与孩子身高相配的小车子,让他两只手掌握好小车,想办法逗引小孩推着小车向前运动。例如,可以有一位家长拿着玩具在前面不远处逗引,当小孩将推车推至家长面前时,将玩具作为奖励,放入车内。
· 2岁
1.穿越隧道
选择3-4个颜色鲜艳的玩具放到纸箱里,然后用纸把纸箱的开口遮起来,再在纸上开几个洞。家长要先引起孩子的注意,让他注意到家长的动作,将其喜欢的玩具从洞口投入箱内,鼓励他将报纸捅破,爬进纸箱内将玩具取出来。在这个游戏中,小孩子的行动能力能得到提升,其力量、耐力也能得到锻炼。
2.手指顶锅
家长将一只手手心朝下伸出来,让宝贝伸出一只手的食指抵着家长的手掌心,一起喊“顶锅盖,来炒菜,抓到谁了别来怪”,然后家长再说三个“嗨”,在第三个“嗨”的时候,宝贝要马上把手指收回来,若速度慢了的话,就会被家长抓住。待小孩子能熟练地操作时,也可以与家长的角色进行互换。
3.找朋友
将几张字母卡片或者数字卡片摊在宝贝面前(其中应该有相同的),让他找出两张一样的卡片进行配对。若在配对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家长就应该及时进行解释,通过形象地比喻进行区别说明。当孩子慢慢长大,家长也就可以将游戏改成归类游戏,例如:2岁时玩配对游戏玩得很好,半年后就可以让他玩玩属性归类的游戏,像水果、动物、电器等的归类。
· 3岁
1.玩皮球
人数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可以一起拍皮球、相互传球等,或者对着目标物扔沙包等,若是害怕沙粒漏出来迷了眼睛,可以装米粒。
2.带轮玩具
家长可以让小朋友骑骑单车或者小三轮,这样可以训练小朋友的肢体运动能力,特别是双腿。应该注意的是,车子大小应适合他的身高,以其脚掌可以踩到车蹬子为最佳。
3.完成人像
给小朋友一张没有全部画完的人像画,告诉小朋友让他把画补充完整。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其逻辑能力和观察能力,在画画时也训练了对小肌肉的控制力。
4.剪纸
可以先让小朋友用剪刀沿着纸的边沿随意剪剪,待能熟练操作了之后,可以给他一张有团的纸,让他将图案剪下来。这类游戏能够锻炼到精细动作,但是由于剪刀比较锋利,家长应当在边上进行指导。
5.颜色概念
关于这类游戏,家长可以给小朋友一些颜色不一的卡纸或者积木等,让他们根据颜色的种类进行分类;也可以找一些旧书,把上面的彩色图剪下来,做成招贴画的形式等等。这类游戏是从视觉的角度,锻炼小朋友的逻辑能力。
6.大小概念
家长可以收集一些大小不一的物品,或者利用图片,让小朋友进行一个大小分类。此类游戏同样也是从视觉的角度,训练小朋友的逻辑能力。
· 4岁
1.制作图形
准备一把切点心的小刀以及多种图形的模板,让小朋友按照上面的轮廓来描绘、上色。你会发现,小朋友会做出多样的作品出来,这类游戏会训练双手的操作能力,对于创新力的培养也有帮助。
2.螺帽和螺栓
准备几对型号不一的螺帽、螺栓,将螺帽和螺栓分开摆放,让小朋友进行匹配、组装。这类游戏能提高小朋友的双手对大小的辨别能力,也培养了其逻辑能力。
3.讲讲看
和孩子一起阅读书上信息量比较多的大图,并诱导他描述所得到的信息。这类描述类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认识形状
先给孩子指定一个形状,如三角形,然后让他在家里观察,看哪些物件是属于三角形的。当慢慢熟练来了,就可以增加形状的种类,或者让小朋友自己来设计并完成图形,也可以选择在图书上剪下来。
5.搭积木
给家长和小朋友搭同等数目、相同形状的积木,和小朋友背对背分别搭建积木。在搭完之后,让小朋友来比较比较有什么区别和相同。
· 5岁
1.吸管项链
用喝可乐的那种吸管剪成约1cm的小段,然后给小朋友一根绳子,让他用绳子串好这些小段。
2.自制拼图块
找一张画给小朋友,在背后贴一张硬质纸加厚,让小朋友将其剪成适当的大小,再让他将碎纸片拼好。
3.看图书
可以准备一些儿童类的书籍,例如:具有幽默性的、漫画类或者可以普及知识的等等。家长可以和小朋友一起阅读,对其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都有帮助。
提高宝宝智力的亲子游戏
1.彩帆竞航
家长可以折两只颜色不同的纸船,在小朋友洗澡时放入浴缸里,和小朋友一起比赛,看谁先把纸船吹到对岸。
2.蒙眼抓抓
准备不同大小的豆子,先让小朋友熟悉熟悉这些豆子的形状,再让他把眼睛蒙起来,在这些豆子里找出你所要求找出的豆子。也可以将豆子换成其他的材料,材料之间有区别就行。
3.人物拼图
家长可以将一些不要旧书上的人物图剪下来,再将他们的身体部位都剪开,让小朋友进行拼图组合。
4.积木城堡
家中可以购买一些积木玩具,腾出一个空间给这些玩具,每次拼完积木后都可以拍一张照片,当做孩子生活的一种记录。